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RT含铅玻璃及其冶炼废渣的铅浸出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评估阴极射线管(CRT)含铅玻璃及其冶炼后废渣的环境影响,有助于CRT玻璃回收和处置.本文采用醋酸缓冲液法(HJ/300-2007)研究了CRT的三种含铅玻璃及其铅冶炼后废渣的铅浸出特性,结果表明锥玻璃、颈玻璃和熔接玻璃铅浸出浓度均超出危险废物浸出标准,其中熔接玻璃中的铅极易溶出,在CRT玻璃中毒性最大;而铅冶炼废渣中的铅也极易溶出,废渣中的含铅量应低于1.5%才可视为一般固体废弃物.除了铅在化合物中的含量,铅的赋存结构使铅化合物浸出毒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
胡昌盛  许来永  高善庆 《环境工程》2012,(Z2):286-288,139
随着技术的发展,CRT逐步被LED等取代。废弃CRT锥管玻璃含有氧化铅,含铅玻璃是一种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何处理这些玻璃,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锥管玻璃的氧化物含量,将废弃CRT玻璃中的氧化物含量与照明及建材玻璃的组成比较,研究了废阴极射线管及屏锥在玻璃工业中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废印刷电路板和废CRT玻壳玻璃的资源化过程作为承载实体,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电子废物资源化技术过程的物质能量转化模型;分析了废印刷电路板和废CRT玻壳玻璃的资源化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废物流以及污染物的释放与迁移;核算了物质、能量转化清单.分析结果表明,废印刷电路板资源化过程中的分选环节能耗较高,达100kW×h/t,而拆解和非金属材料的热压成型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点环节;废CRT玻壳玻璃资源化过程中屏玻璃和锥玻璃的再利用环节能耗较高,利用屏玻璃制造泡沫玻璃和锥玻璃冶炼铅的能耗分别为600, 250kW×h/t,破碎、研磨、锥玻璃冶炼铅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4.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玻璃附加值极低,毒性浸出实验表明CRT玻璃为危险废物,是当前我国电子垃圾处理处置中首要的必须解决的难题。废弃CRT玻璃安全处理处置的关键在于其含铅锥玻璃的处理处置。文章从锥玻璃的组成出发,探讨真空碳热还原除铅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计算表明真空碳热还原除铅完全可能,实验结果表明900℃,10 Pa下反应4 h铅的去除率可达93.53%,残余物中铅的质量分数仅为0.9%。该法为解决废弃危险电子垃圾CRT玻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玉祥  殷进  王徐林 《环境工程》2018,36(4):148-152
CRTs显示器玻壳中含有大量的铅,故废旧CRTs显示器玻壳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弱酸混合体系研究CRTs锥玻璃中铅的浸出特性,同时探讨了机械活化、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CRTs锥玻璃料中铅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柠檬酸-柠檬酸钠混合弱酸对CRTs锥玻璃中铅的浸出率为43.5%。CRTs锥玻璃经机械活化预处理后,反应活性显著增强,球磨24 h时锥玻璃中铅浸出率比非球磨提高了25%左右。在浸出过程中,随着浸提温度的提高以及浸提时间的延长,铅的浸出效果越好,浸提12h之后铅的浸出率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6.
陈敏 《环境保护》1992,(5):17-18,27
黑白显像管和彩色显像管都在22kV以上高压下工作,将产生x射线,为了消除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在玻壳厂屏、锥及拉管配料时,必须加入一定量含铅的物质(PbSiO_3),以防止射线的辐射.而玻璃窑炉是在1500℃左右的温度下工作的,当炉温高于1460℃时(铅的气化点),将有一部分铅挥发,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去,随着炉温增高,挥发量随之加大,而铅尘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将会影响环境,故这种烟气必须处理.一、玻璃窑炉排放的烟气成份及特性玻璃窑炉排放的烟气温度350~510℃,气体排放量38100Nm~3/h时,烟气可分为气体和固体两部分.  相似文献   

7.
用生产草酸产生的废草酸泥渣,通过采用以加热转化,硝酸溶解提取,重铬酸钠合成为主要步骤的制备新工艺,用草酸泥渣制得了铬酸铅.对用草酸泥渣制备铬酸铅的工艺原理进行了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了原料粒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硝酸用量等因素对产品产量和铬酸铅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球环境基金(GEF)"通过环境无害化管理减少电器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毒化学品(POPs/PTS)的排放全额示范项目"湖北省作为项目示范省之一.三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分别开展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技术示范、湿法废弃印刷电路板处置BAT/BEP技术示范、利用再生铅连续熔炼炉协同处置阴极射线管含铅锥玻璃项目技术示范.电子废弃物全自动化分类与拆解生产线,为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与资源化提供了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显像管的结构、材料组成、再牛利用途径以及为再利用而开发的各种废显像管的分离技术,重点介绍了采用金属丝(带)加热冷却切割分离废显像管屏锥玻璃的工艺及试制的废显像管切割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报废CRT(阴极射线管)中废铅回收的环境效益,基于治理成本法,从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两方面,分别对比研究了废铅单向流动模式与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 废铅单向流动模式的环境影响被划分为铅矿开采的污染与生态破坏、粗铅冶炼污染、废铅掺混入建材后的污染,该模式中对废铅的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分别为329.20与1 322.56元/t,后者是前者的4倍;在废铅循环利用模式的2种典型工艺中,火法回收工艺对废铅的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分别为37.80与3.73元/t,湿法回收工艺的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分别为135.10与15.06元/t. 与湿法回收工艺对比,火法回收工艺的治理成本更低、环境效益更好,但其需要在粗铅冶炼阶段中将报废CRT锥玻璃与铅精矿按1∶4(质量比)进行搭配回收. 以典型火法回收与湿法回收工艺治理成本的平均值作为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治理成本,与单向流动模式相比,其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可分别节省242.75与1 313.16元/t,共节省废铅单向流动模式94.2%的环境治理总成本. 铅矿开采固体废物治理成本、铅矿开采生态破坏治理成本与废铅掺混入建材后产生的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成本位居前三,三者分别占到了废铅单向流动模式环境治理总成本的47%、19%与17%.   相似文献   

11.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5,13(13-14):1281-1294
Final impact results from an industry-wide environmental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cathode ray tube (CR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computer monitors are presented for 20 environmental impact categories. Considering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each monitor, water eutrophication and aquatic ecotoxicity impacts for the baseline analysis were greater for the LCD while all other impact categories (e.g., resource use, energy, ozone depletion, landfill space use, human health toxicity) were greater for the CRT. Energy inputs from CRT glass manufacturing, for which there was some uncertainty in the data, drive many of the CRT impacts. Modifying the glass energy data based on comparison to secondary data resulted in nine of the 20 impact categories having greater relative life-cycle impacts for the LCD than the CRT. When comparing the manufacturing stages of each monitor type in the baseline scenario, the LCD has greater relative burdens on the environment in eight categories. Energy, global warming, and human health toxicity impacts are also presented in greater detail, showing contributions from each life-cycle stage. This study's results can allow industry to focus on frit manufacturing, PWB manufacturingimprovements can be made.  相似文献   

12.
显示屏(监视器和电视机)经历了从阴极射线管到平板显示器技术的快速变化。截至目前为止,只有少量的平板显示器已记录在废物收集点。平板显示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未来需要足够的用于回收的基础设施。本文旨在通过液晶显示屏幕的回收对经济影响的案例研究来提供数量、成分、回收利用技术和经验的基本数据。对于组件和材料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电子产品,如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印刷电路板或电缆,回收途径和技术是众所周知的和可用的。目前,液晶显示器(LCD)在欧洲不回收。处置时,例如,通过焚烧,有价值的材料,其成分是不再可用。例如: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应用,如,太阳能光伏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液晶显示器在欧洲具有回收基础设施,因此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阴极电解液对Cd污染红壤电动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土壤重金属电动修复过程中阴极电解室pH升高会对重金属的去除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利用Fe3+/Fe2+、Cu2+/Cu标准电极电位较高的优势,以人工模拟Cd污染红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阴极电解液[Fe(NO33、CuSO4、柠檬酸]的电动修复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分别将Fe(NO33、CuSO4、柠檬酸加入阴极电解室中,pH均控制在2~3,电动修复10 d后发现,将Fe(NO33溶液、CuSO4溶液和柠檬酸作为阴极电解液均可以有效控制阴极室的pH,CuSO4溶液、柠檬酸的加入对土壤中Cd的去除效果较差,而且Cu2+的加入增加了土壤重金属二次污染的风险.相对于CuSO4、柠檬酸试验组,Fe(NO33试验组土壤中Cd的去除率较高(大于87.27%),Fe(NO33试验组对土壤中Cd的修复效果也最为明显,土壤中w(Cd)由阴极附近的75.95 mg/kg降至阳极附近的9.13 mg/kg.分析电动修复后各试验组中不同形态Cd在Cd总量中所占比例的分析,结果显示,w(弱酸提取态Cd)所占比例由初始的74.57%最高可达到92.69%[Fe(NO33试验组],表明Fe(NO33的加入有助于促进土壤中Cd的迁移.研究显示,相比于CuSO4溶液、柠檬酸,Fe(NO33溶液作为阴极电解液在控制阴极电解室pH升高的前提下,显著促进了土壤中Cd的解吸和迁移,并达到最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用高氯酸、硝酸和氢氟酸组成的混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消解玻璃纤维滤筒滤膜采集的铅尘样品,可基本除去滤膜中的硅。大部分除去滤筒中的硅,残留的硅酸对铅的溶出和准确测定不干扰。因此是取代索氏提取法和酸煮法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高效阴极和形稳阳极为基础构建了电催化同步氧化还原脱氮体系,在还原硝酸盐的同时实现总氮的去除.同时,以电镀锌酸洗废水为例进行了连续流电化学脱氮研究,考察了电流密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和水力停留时间为3 h的条件下,硝酸盐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9.0%和88.6%,N2选择性达到99.3%以上.通过对体系稳定性的考察,发现随反应时间的延长阴极的还原效率逐渐降低,但对阴极极板进行酸洗后用砂纸清理阴极表面可使体系脱氮效能恢复至初始状态.自由基淬灭试验表明,阴极的直接还原作用为体系中硝酸盐的主要还原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显像管玻璃中Pb渗出机理分析并通过实验证明,用水、盐、酸和碱溶液处理显像管玻璃后,都会有铅渗出。因此如果将显像管玻璃随意丢弃,会有大量的铅渗出并进入环境,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都认识到丢弃显像管的危害性。并尽快的回收、处理废旧显像管。  相似文献   

17.
1986至1988年在我国两广地区进行了三年的春季降水集中观测,根据所测得的大气硝酸、硝酸盐气溶胶和雨水硝酸盐浓度,计算了硝酸和硝酸盐的清除比,其平均值分别为1.7×106和5.6×105。利用连续降雨样品的硝酸盐沉降量计算了硝酸盐的清除系数λ,λ值约在10-4-10-5S-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