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化公司磷肥厂实行安全生产责任承包,取得了明显效果。1994年全厂无重大事故,千人负伤率只有0.19‰,获化工部授予的“‘八五’前三年安全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安全生产责任承包的作用是:①有利于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克服职责不清,防止扯皮推委现象。②有利于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车间向工厂承包,班组又向车间承包,呈现出分解落实、一级保一级的层层包保体系。③有利于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安全管理。安全承包书中明确了承包内容及奖罚条款,承包乙方分别要向工厂或车间缴纳一定数量的安全承包风险抵押金。承包为“安等…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普林斯登大学能源和环境研究中心及世界资源研究所协作项目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如果采用现有高效节能技术,到2020年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均能源耗用量可减少一半;发展中国家要达到70年代中期西欧的生活水平,每人耗能量只需增长30%即可。这与以前有人预计到2020年全球能源耗  相似文献   

3.
大连瓦房店轴承厂是个耗能大户,在深化改革、转机建制中,这个厂始终把节能当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件大事来抓。他们首先将能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分厂、车间、班组直至个人,节奖超罚,形成“节能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可喜局面。这个厂有号称“电老虎”的电炉设备幻台,这些电炉年耗电量4500万千瓦/时,为了节省用电量,工厂制定了《电力管理考核办法》,对每台电炉实行单台计量考核,增强了操作工人的责任感。去年5月份以来,由于实行了新的考核办法,每台电炉月平均耗电下降65%,共节电30.7万千瓦/时。同时,为防止跑…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的总耗能量,大约已占社会耗能量的1%,其绝对数值相当可观。污水处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利用能源来控制与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措施。美国耗于生活污水二级处理的能源费用,每年不少于1.3亿美元。当处理规模为10万吨加仑/日时,污水处  相似文献   

5.
1996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计划基本完成。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增长9.7%.能源生产总量增长2.14%,能源消费总量增长5.3%。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1995年的403吨标准煤降至3.87吨标准煤(计划为3.76),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将由1995年的787吨标准煤降至7.48吨标准煤,全社会节能量达到5700万吨标准煤,基本实现了节能量计划目标。但只有一半的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下降,四分之一回升,四分之一持平。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耗有所下降。预计供电煤耗下降2克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0千克标…  相似文献   

6.
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关键,只有科学的节能管理才能使能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工业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80%以上,而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又占到全部工业耗能量的60%。我市综合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有284个,其能源消耗占全市总能耗的70%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必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各行各业都要制订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标和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把节约降耗,提高效益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节约能源预计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2%,全年能源生产总量比1996年增长1.7%,能源消费总量比1996年增长3.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33。预计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1996年的3.87吨标准煤降至3.65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将由1996年的5.79吨标准煤下…  相似文献   

8.
一.开展工序能耗定额管理及目标成本控制的必要性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短缺在相当时期内将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能源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能源价格向其价值的回归和调整,能源消耗已成为影响企业效益和活力的重要因素,放松能源管理势必失去搞活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因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已由国家要我节能,转变为我要节能。就我公司而言,每年的能源费用约2000万元,节约一分钱就是一分钱的利润,节约10…  相似文献   

9.
城市或工业污水处理厂都是大量耗能的单位,它不仅直接消耗电力、天然气、燃料油等能源,也通过投药间接耗能。当前,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厂,年总消耗的能量已经达到社会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左右。如美国所有的污水厂每年消耗的电量,大致为年发电总量的1%。又如据最近报导,美国密歇根州对全州1100个城市污水、给水厂的调查结果表明,总计耗  相似文献   

10.
德国环境部长默克尔最近向新闻界介绍了联邦政府新的环境政策,首次明确提出了德国未来环境政策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指标。默克尔表示德国未来的环境政策重点在如下5个方面:1为保护大气环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洁净能源占能源总量的百分比到2010年将达到10%,到2050年将达到50%;2为保护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将扩大农田的有效利用,到2010年,经济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将由现在占农业土地的19%提高到5%~10%;3经济发展要与原料和能源消耗相适应,随着未来能源和原料需求的翻倍增长,要求进一步提高垃…  相似文献   

11.
董文茂 《环境》2006,(9):42-44
一个被公认的说法是,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和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猛虎”。其中,建筑能耗甚至是“猛于虎”,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会长、首席专家涂逢祥指出,建筑能耗已经挟持了中国46.7%左右的能源。  相似文献   

12.
一、能源供给不断增长 “十五”期间,天津市能源供给比例不断提高.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量2663.93万t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7.3%.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例达64.7%.比2000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其中原油生产量为1782.88万t.比2000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18.5%,占一次能源生产量的95.6%;天然气生产量为8.79亿m^3.比2000年下降3.4%,占一次能源生产量的4.4%。另外,天津市发电、供热和燃烧用煤完全依靠外省市调入。2005年原煤调入量为3334万t,比2000年增长35.0%.年均增长6.2%,占能源消费量的57.9%。  相似文献   

13.
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公众提供了中国环境的最新信息: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的形势下.中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4):10-10
“栋梁同志讲话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务必认真落实。我市‘十一五’规划原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以上,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和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确定降能参考指标为20%。此为约束性指标,务必落实到各行业、各级政府,特别要落实到耗能重点企业,实行按年按季考核。”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是用能大户.每月用电量都在500多万KWH。加强能源管理.合理使用能源.降低能源费用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在如何采取措施,实行错峰用电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日本富土重工公司于1999年年初宣布,将在2001年研制出两种废气排放少的环保型汽车,并将公司所属工厂的废弃物排放指标降低到零。新型环保汽车将采用汽油直喷发动机和电动机混合驱动方式,直喷发动机将空气吸入汽缸,并在压缩空气时将汽油直喷入汽缸内,实行了空气和燃料比率为50比1的超稀薄燃烧。直喷式发动机比原有发动机的耗能要减少3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减少30%。由于新型环保汽车采用混合驱动方式,可有效地利用原来汽车在刹车、下坡和停车时浪费掉的能源并通过发动机发电,将这些电力储存到蓄电池内,经供汽车在40km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由于中国政府一直重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工作,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远超过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0.55左右。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间,GDP年均增长9.4%,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2%。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前10个月,产值增长50.93%、销售收入增长51.16%、出口创汇增长90.95%、利润增长77.05%。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咬住目标,埋头苦干,干出气势、干出水平。天津钢铁有限公司采取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实施“全员投入产出管理”,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对标挖潜,强化经营运作,加速提升优化各项指标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1至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57.47亿元,同比增长50.93%;实现销售收入367.75亿元,同比增长51.16%;  相似文献   

19.
任何企业的日常运转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而在社会飞速发展,能源日渐匮乏的今天.能源的利用率直接关系着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企业能源数据的采集与耗能设备的集中监控管理.可以让企业很好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使企业内各项设备以稳定的状态运行.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8%左右,保持了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与GDP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长,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达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5.7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8.8%。长期以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使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改革能源消费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已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