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指出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微生物发酵制蛋白饲料,探讨了目前我国饲料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应在前期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筛选与培育优质发酵菌种,根据具体地区餐厨垃圾特点,建立菌种发酵环境数据库,并研究开发高效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2.
水位波动可有效调节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干湿交替过程引起的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途径的改变是其重要机制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将加速沉积物有机碳的分解,强化沉积物硝化与硝化作用的偶联,促进沉积物磷的酶促水解和厌氧解离,从而增加再度淹没之后水中溶解有机碳和生物可利用性磷的浓度,并减少溶解无机态氮的浓度。有机质的分解是上述过程的关键步骤。因此,必须系统描述湖泊水陆界面土壤和沉积物基本理化性状与水生生物特征,分析干旱过程中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途径的变化,了解淹没过程中水柱营养状态与浮游生物群落对沉积物营养释放的响应,从而揭示水位波动调控富营养化过程的机制,即诱发营养脉冲或维系其持续补给,改变营养阈值,进而导致稳态转换。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节约能源是国家和政府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是促进和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重要手段。《天津市节能监督检测管理办法》已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70号发布施行。该《70号令》要求“本市行政辖区内生产、生活用能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耗能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单位必须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和问题。本从日本节能中心的几位专家通过对天津大沽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节能潜力调查后所的《工厂调查报告书》入手,通过该《报告书》中述及的有关实例,说明企业节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进而论述政府对企业实施节能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高效脱色菌株与菌群的筛选、驯化和利用、藻类和藻菌共生系统对染料的分解代谢以及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等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作用机理作了扼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化学方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化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关键,只有科学的节能管理才能使能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工业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80%以上,而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又占到全部工业耗能量的60%。我市综合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有284个,其能源消耗占全市总能耗的70%  相似文献   
7.
沉积物疏浚技术在富营养化湖泊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疏浚是削减富营养化湖泊内源负荷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分析了沉积物疏浚的效果和可能引起的风险;从外源污染、作业区域和深度、沉水植物3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沉积物疏浚效果的关键因素.最后指出,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疏浚的重要原则是截断外源污染、划分作业区域、合理控制挖掘深度、创造适宜生境、恢复沉水植物、重构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富营养化是指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植物营养元素磷的增加与氧的锐减将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剧变。富营养化亦可被定义为生态系统中有机质输入速率增加的过程。从上述两方面的意义上讲,有机质的分解必然伴随生物可利用性磷的再生,从而对富营养化过程产生有效的反馈。本文扼要概述了上述反馈途径及其生态风险,即水体沉积物磷释放的原始驱动力来自有机质的分解,其主要途径包括自身的矿化与厌氧状态促成之后磷酸盐的解吸附。微生物群落将依有机质的数量和性质在分解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形成因时因地而异的分解速率与还原力,二者共同促进沉积物磷的释放,因高分解速率伴随高缺氧程度,且源于沉积物之长期库存,磷酸盐的解吸附量并非简单正比于有机质含量,而可能远大于此,换言之,有机质的大量输入与沉积可能导致生物有效性磷的净增,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将因此而以正反馈的形式加剧。在倡导和推行有机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并严格控制土壤有机质的流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