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突发性事件的救援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关键问题是及时准确地确定风险区域.本文依据某化工厂生产与贮存液氯的实际情况,对出现氯气事故性泄漏风险影响区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区域不仅与氯气泄漏的源强有关,而且与事故状态下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风速大、不稳定的气象条件下,有害气体泄漏在空气中形成的高浓度区多分布在事故源的近距离处;而在静小风、稳定的气象条件下,高浓度区不仅持续的时间长,而且伴随着空气的稀释作用,随风力的输送向下风向飘移.因此,源强、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以及气象条件将是确定风险区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事故性泄漏的有毒气体的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有毒气体发生事故性泄漏时具有瞬间性的特点,选取适宜的烟团扩散模式,在多种气象条件下,对有毒气体地面浓度的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有害浓度分布区域与泄漏发生后、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针对化工企业大气环境风险源的突发泄漏事故健康风险分级方法较少.通过设定可信最严重事故场景,计算环境风险源在现有风险管理水平和当地可预期气象条件下的事故影响概率和健康危害,获得健康风险(包括急性暴露风险、死亡风险和综合健康风险)并划分风险源等级,由此建立了一种考虑公众健康的大气环境风险源定量分级方法.将方法应用于太原市某化工企业液氯储罐区健康风险评估,获得了各风向下的事故影响概率、后果和风险玫瑰图,显示风险源的健康风险与周边公众的分布特征密切相关.在可信最严重事故场景下,综合风险最大值为4.88×10-6,特征风向为S风向,风险源等级为极高风险(Ⅰ级).   相似文献   

4.
马岩  付金杯  安伟铭  潘峰  仝纪龙 《环境工程》2015,33(12):121-124
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以西北某芳烃抽提装置为例,通过源项分析、AERMOD模型不利气象条件筛选、标准的选取等对环境风险进行预测。确定美国AEGLs为评价标准,应用Risk System模型进行风险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敏感点1、敏感点2和敏感点3对应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最远影响范围分别为474.2,511.7,101.4 m,均小于与芳烃抽提装置之间距离;区域最大浓度不利气象条件下最远影响范围为585.7 m。应用AERMOD模型筛选各个敏感点对应的不利气象条件,做出风险预测并给出影响范围,同时给出区域最大浓度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对4种主要炼油装置中硫化氢的分布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装置中涉及硫化氢的腐蚀形态,主要的硫化氢腐蚀危害部位以及腐蚀危害,提出了防范硫化氢泄漏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化工罐区在发生多源泄漏事故后容易引发连锁事故,造成事故的扩大化。为了掌握重气多源泄漏扩散与重气单源泄漏扩散的关系,开展了重气多源泄漏扩散试验,对卧式罐区的重气多源泄漏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气多源泄漏扩散时的空间浓度分布与总泄漏流量相等的重气单源泄漏扩散时的空间浓度分布规律一致;多源泄漏扩散条件下泄漏源周边区域的重气体积分数比单源泄漏扩散下该区域的重气体积分数仅高5%,而泄漏源相邻区域的重气多源泄漏扩散比重气单源泄漏扩散的重气体积分数高约15%;重气多源泄漏扩散时空间各点的重气浓度与各泄漏源单独泄漏扩散时对应位置的重气体积分数的加和基本一致,重气体积分数相差小于5%。该研究成果可指导化工罐区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的制定,从而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对含硫化氢天然气管道泄漏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建立一种基于事故树、事件树结构的模糊Bow-tie模型。按照风险客观原因与控制失效建立事故树,转化为Bow-tie可视化表达,通过模糊逻辑得到定量结果。以某含硫化氢天然气管道为例开展定量评价,结果与运用中国石化安全风险矩阵评估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急响应过程中事故模拟可视化展示的基本参数选取、数据流向及实现流程.针对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根据事发现场气象条件、泄漏源参数及事故物质的物化特性,调用相应的事故计算模型对事故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计算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如果突发事故为火灾,系统可以根据消防车消防能力、消防管网信息智能地计算,展示消防车的占位情况,并自动为占位消防车分配任务.  相似文献   

9.
可视化技术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应用可视化技术结合模拟实验平台开展了重质气体泄漏扩散实验。对泄漏源不同间距和泄漏区障碍物工况下多泄漏源同时泄漏时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得到了罐区重气泄漏扩散过程的可视化影像。结果表明:可视化研究较好地展现了罐区重质气体泄漏扩散的全过程;多源泄漏的间距越大,扩散越快,范围越广;泄漏源靠的越近,其中间区域越容易形成重气高浓度区,危害越大;重质气体泄漏扩散至障碍物时,扩散行为会发生变化,在障碍物前后会形成高浓度区,并沿着障碍物壁面慢慢上升直至稀释成中性气体,危险性减小。  相似文献   

10.
以火电厂SCR脱硝工程氨储罐泄漏为研究对象,根据液氨的特性,对电厂液氨储罐区氨泄漏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液氨储罐泄漏扩散的过程和事故后果模式,确定了液氨储罐区的危险点;然后举例预测液氨储罐泄漏后在B、D大气稳定度下液氨扩散范围(0~1 100 m)及半致死浓度范围(0~527.6 m),提出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为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也为预防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和液氨泄漏事故预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液氨储罐泄漏事故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典型化学品泄漏的大气扩散特征,简要介绍了高斯烟团模型,并使用基于该模型的RiskSystem1.2软件对某假定一次液氨储罐发生灾害性事故状态下的泄漏进行模拟。预测出在一定稳定度、不同风速不同时刻下液氨的半致死浓度、重度及轻度伤害范围等的下风向距离和不同风速条件下液氨的最大落地浓度,以期为使用RiskSystem1.2进行大气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定帮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为该类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流体力学Fluent软件,对液化石油气球罐区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不同风速和不同形状障碍物存在条件下扩散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速影响扩散方向、距离、浓度以及扩散平衡时间;障碍物的存在改变了常规扩散轨迹、空腔区浓度积聚,且不同曲率的障碍物在介质扩散过程中所承受的外压不同。该研究结果对球罐区安全事故救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危化品泄漏风险日益增大,给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聚焦于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装危化品集散中心-岚山港,以年吞吐量约占危化品总量41%的对二甲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危化品输移扩散模型和危化品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方法,预测了在三种事故情景下发生最大可信泄漏量对二甲苯泄漏入海事故的海洋环境影响。结果显示,陆上泄漏事故(化工码头操作性事故50 t对二甲苯泄漏或化工品储罐事故800 t对二甲苯泄漏)对二甲苯入海后,其高浓度范围主要集中在港池及港区附近,对附近3个海洋保护区无影响;当船舶在航道上发生2000 t对二甲苯等挥发微溶性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泄漏到水面的对二甲苯在北风涨落潮流和南偏东南风涨潮流的影响下会全部提前挥发掉而不会对附近的旅游区和海洋保护区产生影响,仅在南偏东南风落潮流的控制下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扩散,4 h后会开始影响金乌贼海洋保护区,最大浓度为5 mg/L,但持续时间较短,在泄漏后8 h左右挥发掉。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灰霾与清洁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6~2010年广州气象站逐时地面风场、湿度、能见度观测资料和2006~2009年珠江三角洲其他33个地面观测站风场观测资料,通过对灰霾与清洁天气过程的风速风向进行统计分析与矢量和分析,研究了广州地区灰霾与清洁天气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灰霾天气过程在干季发生较频繁,主导风向为东南及东南偏南风,风速一般在1.5m/s以下,静风频率大于多年静风频率;灰霾天气过程风矢量和较小,扩散条件较差.清洁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湿季,风速普遍较大且主导风为东南及东南偏南风,干季也可以出现清洁天气过程,主要为较强的北风及偏北风;清洁天气过程风矢量和较大,有较强的平流输送.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沈阳市2018年1—3月发生的1次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天气形势和潜在来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过程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沈阳市重污染期间的PM2.5和PM10浓度与风速和气温呈负相关,与气压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中度、重度及以上污染主要集中于相对湿度为50%~70%条件下;重污染主要在高压、高湿、低风速、近地层逆温的天气形势下,污染物不易扩散。高空若有暖平流、受槽前脊后暖平流的影响也会导致区域空气质量下降。潜在来源分析表明,沈阳市的气团共有4条运输路线,其中来自内蒙古的轨迹携带了大量的PM10;属于簇团2(34.72%)的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属于簇团3(21.94%)的河北省以及属于簇团4(13.06%)的吉林省西部地区对沈阳市的污染贡献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Fluent的开县井喷事故后果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开县井喷事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确定了数值模拟所需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 以计算流体力学为主要技术工具,通过Fluent软件对开放空间大范围毒气扩散事故进行模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确定了模拟结果的符合性检验标准并进行检验,结合急性中毒标准,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特别对风速和地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事故发生时H2S高浓度积聚的主要原因是开县的地形条件. 事故发生时的静风条件不利于气体对流和扩散,加剧了H2S的积聚,重气效应虽然对浓度积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针对H2S在人员呼吸面上造成的毒效应的分析表明,由于H2S分子量与空气接近,有可能在任何高度上出现高浓度,所以不能考虑向高处疏散人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斯烟团模型在石化类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高斯烟团模式对某石化项目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并对主要计算参数进行选取和设定,重点介绍了源强确定的思路,进而对项目中120万t/a延迟焦化装置的脱硫装置发生特大灾害性事故状态下的硫化氢泄漏进行模拟,最后确定安全距离为下方向250 m。介绍了高斯烟团模型适用性以及其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步骤,对今后确定事故状态下装置的安全距离以及高斯烟团模型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崔萍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8):158-162,188
文章以如东易昌化工有限公司为例,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的要求,在对液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性识别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风险识别、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源项分析等工作,确定了此次风险评价采用的相关标准,采用导则推荐的多烟团模式进行了事故发生后液氯泄露的环境风险预测和评价,得出了不利气象条件下的事故风险影响范围,求得了最大风险值,并从氯气瓶库及供氯站设置、生产过程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