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试论本质安全人的确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资料显示,80%以上的生产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从人为因素分析,减少人的失误所造成的生产事故,应该成为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企业通过塑造本质安全人,使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思想、正确的安全行为,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关口前移,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精神、要求、做法以及数理统计、图表控制等,运用到安全管理上,对控制人的失误,减少事故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烧碱车间的调查,该车间过去所发生的事故90%以上是人的失误造成的。人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浅谈现代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安全文化的涵义及其功能 人类的一切生产及生活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和影响.除了目前尚不能预知的自然灾难之外,人类生产及生活中发生的事故在某种程度上都源于人的失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在安全生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为失误导致了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业界共识。那么什么是人为失误?简单地说,人为失误就是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错误或误差。一般来说,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人为失误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探究失误乃至事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了解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就能找到降低失误预防事故的种种办法。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也是开辟该专栏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化工实验室事故屡禁不止,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评估实验人员可靠性,进一步管控化工实验室人的不安全行为,基于标准化工厂人因可靠性分析(SPAR-H)方法,结合化工实验室人因失误的特点,确定了更加适用于化工实验室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依据"S-O-P"认知模型对人因失误类型进行划分;然后基...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在石油生产、贮运、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事故,不正常操作及检修等原因,都会有石油烃类的溢出和排放,例如: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井喷事故;输油管线和贮油罐的泄漏事故;油槽车和油轮的泄漏事故;油井清蜡和油田地面设备检修;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等。石油烃类大量溢出,应当尽可能予以回收,但有的情况下回收很困难,而即使能回收,终归仍会残留一部分、对环境(主要地土壤、地面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对石油污染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石油烃在胶州湾多介质中迁移-转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石油烃主要迁移-转化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化学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石油烃在胶州湾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箱式模型,主要包括大气挥发、浮游植物富集、微生物降解、悬浮颗粒物吸附和水动力交换5个迁移-转化过程.通过模型模拟与验证表明,该模型逻辑结构及动力学方程基本合理,而且所确定的模型参数也基本能够反应胶州湾海域的地域化特征.结合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石油烃在胶州湾多介质海洋环境中主要决定于大气挥发、微生物降解和水动力交换等迁移-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年1-7月国内外石油与化工事故,从事故发生时间、经营类型和事故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是事故高发的月份,化工生产事故最多,泄漏是主要的事故类型;日本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对石油与化工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推进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加强储存运输的安全运营保障、提高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流动性大,露天作业,作业环境变化多,劳动繁重且体力消耗大等特点,属于事故多发行业.其事故类别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失误.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认为一切事故归根结底都是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而加强管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安全检查.本文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质量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X740.1 200501045 石油产品装卸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于勇(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环保/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2004,24(3).-194—198 环图X-32 X741.031 200501046 高温优势菌生物膜法处理含油污水的中试/杨二辉(渤海石油工程公司环保工程分公司)…//环境工程/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2004,22(3).-11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某石油化工厂发生一起H2S中毒事故,造成2人中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孟海涛 《环境保护》2011,(14):51-52
目前,我国安伞乍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部分高危行业生产安伞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生产设备损坏、企业监管不到位、操作人员失误等情况一旦发生,将可能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 这类事故常伴有大气污染的发生,可能威胁周边群众生命安全:在应急救援中,如果对消防水处置不当,还可能加重和扩大水体污染.2005年震惊中外的松花江重人水污染事件,就是消防废水没有得到妥善处置,直接进入松花江导致的.当前,生产企业、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正不断从生产污染事故中吸取教训,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手段愈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海洋石油大规模开发和石油海运的迅速发展,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及其制品,据统计每年达到1000万~1500万吨,约占世界石油年产量的5%,其中由船舶运输和近海石油生产导致的泄漏占46.7%。突发性石油污染事故的发生往往使人们措手不及,防范困难,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者被推向风口浪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应急救援次生事故的发生,提高该过程人-机-环耦合系统的鲁棒性,有必要对应急救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改进的脆弱性模型(IVM)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解析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脆弱性影响因素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对权重,从而得出导致应急救援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排序。结果表明:事故致死范围、设备内介质危险性、设备自身可靠性、周边环境中的危险源、紧急停车可靠性等因素对应急救援脆弱性有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组织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原因调查的结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中国")在蓬莱19-3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总体开发方案,制度和管理存在缺失,出现明显的事故征兆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了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在6月4日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发生事故后的100多天里,油一直在漏,康菲中国一直在拖,调查一直在进行,污染也一直在扩大.为向渤海湾蓬莱19-3溢油事故的责任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向社会公开召集律师团队,截至8月底,已有49家法律服务机构报名.  相似文献   

16.
石油行业的产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要害生产部位较多.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原油中所含腐蚀成分对生产处理装置、流程管线腐蚀严重,工业动火施工亦会逐年增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该行业中因工业动火施工曾造成多次火灾、爆炸事故,如1996年,某采油厂在维修污水储罐时,因安全措施不周,造成起火爆炸,将罐顶掀起并引燃邻近的储罐,造成两座储罐报废;1998年某采油厂在井口流程动火施工中,因操作坑内聚集了大量可燃气体发生爆炸燃烧,造成重伤致残4人的惨重事故.从以上事故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原油生产,还是处理过程中,都存在有大量的可燃气体,遇到外界火源时就会发生起火爆炸.  相似文献   

17.
职业安全HSE020490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论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石少华…//现代职业安全.-2002,(8) ,-13~14HSE020491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对策与措施/韦国海…//现代职业安全.-2002 ,(8) ,-20~21HSE020492工业事故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的设计 (续 )/刘茂…//化工安全与环境.-2002,(32) ,-7,10HSE020493燃气燃烧器回火现象及其预防措施/李玉财…//化工安全与环境.-2002,(32) ,-8~10HSE020494人因失误特性与根本原因分析/黄曙东…  相似文献   

18.
石油天然气钻井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在钻井作业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很多紧急情况.紧急情况或事故一旦发生,必须立即作出应急响应,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防止紧急情况发展为事故,或把事故的后果减轻到最低限度.因此,建立健全紧急情况、潜在事故和事故的应急程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资料,对石油入海后的自然净化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石油因事故或排放等原因进人海洋环境后,经过挥发、分散溶解、吸附沉降、生物降解等过程而自行消除,但是彻底消除常常需要近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对石油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不能因其自净而轻视之。  相似文献   

20.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点多面广、作业复杂等行业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始终是石油石化企业的头等大事,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三违”是安全生产最大的敌人,“三违”重点是在基层岗位。但事实如此吗?请看一组数据:某油田自2006年以来共发生“三违”事件102起,其中管理型违章90起,占88.2%。参加过培训的违章人员总计138人,其中基层管理人员122人,占88.4%。2005年以来,该油田累计发生上报集团公司事故4起,无一例外地发生在基层管理人员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