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江江豚仅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现存量不足1 000头,营群居生活,以鱼为食,依赖水下声探测和声通讯进行生存、繁衍,对水体空间、水文条件、鱼类资源、水下声环境等有特殊要求。长江中下游频繁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某些江段局部水文条件,对鱼类资源及分布造成不利影响;航行船舶数量和密度增加,改变了水下声环境,对江豚觅食、集群等造成不利影响;部分支汊水深变浅、面积减小,甚至季节性断流,导致长江江豚庇护所消失。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恢复长江鱼类资源;推进以长江江豚为主体的综合环境保护措施;重建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和易地新建长江江豚自然种群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航道整治工程对长江江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水库补水产生的水动力改善水体水质,抑制浮萍生长,以红领巾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确定抑制浮萍生长的水流流速,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不同补水口位置、数量及不同补水流量情况下水库的流场分布,以使抑制浮萍生长的水流流速所占水域面积最大。结果表明:0.13 m/s以上的水流流速可抑制浮萍的生长;当补水量为2×10~4m~3/d时,补水口位置对流场分布无显著影响,但补、出水口相距越远越有利于改善水质;补水口数量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较小,较佳的补水口数量为2个;增加补水量对抑制浮萍生长的作用不显著;设置潜水循环泵人为强化水流流动对抑制浮萍生长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电厂温排水和人海河流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0年对大港电厂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开展了冬、夏2个航次的调查,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1属46种,其中硅藻在物种组成和细胞密度上均具有绝对优势.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简单,组成相对稳定,细胞密度全年平均为729×107个/m3,高于渤海其他海域,且冬季数量高于夏季.受温排水和人海河流影响,浮游植物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和季节变化特征,呈近岸区高于远岸区的分布趋势.近岸站位TJHS1101和TJHS1117分别受人海营养盐和温排水的影响,夏、冬季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浮游植物在夏季的限制性生长因子是可溶性无机氮,冬季是PO43--P;水温、NO2--N和NH4+-N是影响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盐度、pH值和DO.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表现出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11月27日,野生北山羊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觅食。近年来,位于天山南部的新疆阿克苏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野生北山羊,使野生北山羊的生存环境得以明显改善,种群数量明显上升。北山羊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新华网)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火源大小时,环境风速对双层玻璃幕墙空腔内烟气流动以及温度和速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风会导致空腔下部开口进风量的增大,从而扰乱空腔内的烟气流动,同时也会对空腔内烟气起到冷却作用;另一方面环境风会导致上部排烟口排烟量的减小,导致烟气在空腔内聚集。同时发现,对于不同热释放速率的火灾,环境风对空腔内烟气温度分布造成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总氮是国家对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往往直接反映出水体是否出现富营养化,可以对水体的污染情况和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进行很好的评估。现在我国环境实验室普遍应用的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来判断水体总氮含量指标。但是我国目前市售的过硫酸钾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导致很多实验室不能顺利用该方法进行总氮的测定。用定氮合金转化法来对总氮进行测定,可有效避免因试剂纯度,环境因素等不确定条件对试验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分布地很不均匀,一旦污染严重,便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为了改善水环境和保护水资源,必须加强对环境水质的分析,以确保水质指标正常。通过对环境水质的监测分析,并对监测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处理,可有效的了解和控制环境水质污染,保护水环境。环境水质监测技术的概述及监测方法环境水质监测技术的概述环境水质监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水的质量来分析影响水质的原因和物质,主要针对水中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和毒物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湘江上湘潭马家河水上加油站油污染的环境风险,并探讨了防治污染风险的对策与措施。研究发现正常处理情况下,油污染对湘江水质影响非常小,但是在非正常排放和漏油情况下,对湘江水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吕玮琦 《环境与发展》2020,(4):30-30,32
水是生命之泉,水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旦水污染严重,人们的健康则将遭受到威胁。因此,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对于水质问题的监督控制。地下水作为人们生活用水的来源,其周围的环境影响着地下水的质量,在研究水质问题时,研究人员则应充分考虑环境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地下水实际的水质情况对水质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分析宏观尺度下各项因素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影响,从人口岗位等社会经济特征、交通环境和城市重要设施分布等角度出发,基于深圳市61.4万警情事故和892个交通分析小区建立带空间自回归误差项的空间自回归模型(SARAR),采用广义空间二段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后,计算出各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区域面积、学校数量、主次干道长度和主次干道衔接不足均会显著增加本区域和周边区域内的交通事故数量;拥堵路段长度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存在显著关系。拟合优度对比结果发现,SARAR模型优于OLS、SAR和SEM模型,是分析宏观尺度下区域安全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渭河流域陕西段的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生态安全的研究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重要,而水资源的安全则是实现流域生态安全的基本途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以河川径流显著减少,河流水质急剧恶化及下游洪水频发,泥沙淤积为主要表现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废污水的无序排放以及潼关高程不断抬升,行洪能力降低等是诱发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以流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入手点,提出了解决渭河流域生态安全问题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调查分析了流域内水文和水化学环境变化的特征以及滥用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明石羊河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滥用.各类人工输水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流域内水循环格局,导致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补给量和泉水量减少;地下水持续超采,水位大幅度下降,矿化度升高,土地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所以石羊河佑流域的综合治理必须以"水"为核心,地表水资源统一调度.并向下游倾斜;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量,使其逐年恢复到生态水位;发展节水农业,使大量水资源用于生态恢复;采取生物措施治碱,达到改良盐碱土、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减少沙尘的功效;科学管理和调度水资源,建立人水和谐关系,保证区域内生态恢复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Human activities have impacted the environment since the first toolmakers learned to make fire. As the human population has grown and changed, so has ou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urrently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estimated at 6–7 billion, and that number of people, along with the billions of domesticated animals, and their activities, are large enough to have major global and regional impacts. Climate change, declining fish populations in the oceans, and ever decreasing ranges for “wild” ecosystems are the most obvious impacts. Other impacts may be surprising to many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impacts that are regional and not raised to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This paper will take a very high level look at a number of global, regional and local human interac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how mitigating those impacts requires a very broad and multi-disciplinary response. Examples will focus on water, carbon and energy, all of which are needed for life, as we know it, to exist. Stewardship will be shown to involve determination and monitoring of many key indicators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followed by the tough decisions on how to steward those processes to maintain a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all the planet's inhabitants. Stewardship is not easy, and there are few cases where solutions can be neatly divided into good or bad, positive or negative.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客观反映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采用类比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施工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干扰、地下水环境扰动和运营期的缓解地面交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综合分析轨道交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益.本工程建设可以节约土地资源88.5 hm2; 节约能耗3.6万T/a; 营运初期减少汽车尾气CO、THC和NO x 排放量分别为118.7 T/a、20.2 T/a和8.3 T/a; 在不考虑交通量增长的情况下,由西安市城市轨道2号线吸引地面交通将使道路交通噪声贡献量减少1~3 dB(A).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较小,工程影响区地下水的潜水位变幅为0~1.75 m.施工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且可以通过施工管理将影响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5.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特征,从拼块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选出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分离度等8个能全面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数量化指数,完善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黄河拉西瓦水电站为例,对该区域LandsatTM7图像解译和GIS处理,结合工程设计规划,绘制建设前后区域景观格局图,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各景观指数,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区域有16种景观类型,分别属于6种生态系统,拼块类型多样,景观格局复杂,其中草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接近80%;建成后拼块类型的景观比例、密度、优势度、分离度等都有一定变化;景观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和人为干扰强度都相应增加。总体上,景观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性质也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6.
川江为大型山区河流,水量充沛、坡陡流急,较细泥沙不易淤积,河床主要为岩石与卵石所构成,浅滩泥沙冲淤规律为“洪淤枯冲”,年内冲、淤基本平衡。由于水流能量大,浅区短,往往以较少的工程量即可取得良好的整治效果,满足航运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水流、泥沙运动发生很大变化。在较大范围的常年库区,水深增大,水流减缓,航行条件显著改善。但在变动回水区,天然河道与水库状态交替出现,将对重庆港区航运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根据三峡工程泥沙模型的试验,阐述了库尾泥沙淤积发展及其分布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泥沙治理、岸坡整治、炸礁清库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为确保重庆港区航运安全畅通提供了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流溪河水质评价与监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溪河水源1997-2003年连续7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有机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流溪河水源的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逐年升高,水质逐年变差,尤其近3年来出现重污染现象,且各断面在枯水期受到的污染最严重;其次为丰水期;平水期受到的污染最轻.最后提出了加强有机污染监控和保护流溪河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优化配置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已成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在考虑不同水质和水源的基础上,研究了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不同用水户的用水效益,采用工业、生活、环境和农业多目标优化的方法,按照决策者的不同意愿,给出不同的配置方案,即一系列非劣解集.通过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函数对其进行求解,给出了5种不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能够合理配置唐山市区内有限的水资源,使得该区域内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马鞍山市慈湖河流域水环境现状,结合当地政府对慈湖河的管理整治目标,选择EFDC水动力-水质模型作为慈湖河水环境模型。并根据慈湖河流域整体情况对时间空间进行概化。时间概化上,最终确定水动力学模拟时间步长为10s,水质模拟时间步长为20s;空间概化上,采用凸四边形网格概化,各网格之间为一维线性关系;通过CAD、GIS软件,将河道划分为106个网格,共计86行、24列,建立二维模型。通过研究参考文献及相似案例,最终确定本模型的参数和取值。将参数值输入程序中,对慈湖河流域2013年水质进行模拟计算。与马鞍山实际数据比对后发现,模型输出的水位、流速、水质结果在合理范围内。表明在慈湖河干流建立二维水质污染扩散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模型及方法可为相关水质预测研究提供参考。此外该模型可与web应用系统集成,应用于水质预警,模拟不同污染负荷情形下水质变化,模拟污染事故发生后不同应急措施对污染情况的改善效果,为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改进的BP算法在黄河下游枯季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在黄河下游地区应用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通过改进BP算法,建立下游枯季径流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使用花园口-利津水站26年的完整序列测流资料训练和检验网络并用于预测,结果表明,通过本次研究建立的BP网络模型是合理的,可靠的,它较好地反映了黄河下游的枯季径流规律,可为今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尤其是预防黄河下游再次出现断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