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可芳  孙静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29-131
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影响区水质同步监测及污染源的调查,本文对库区内长江干流、支流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长江干、支流水质中除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外,部分支流的有机物也严重超标,说明长江干、支流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针对库区长江干流超标项目和污染源调查情况认为,对库区内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是防治三峡库区水质污染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湖北库区水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调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湖北库区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污染源排放与治理以及水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认为库区水环境问题较多,有半数支流水质不能满足中线工程要求,主要问题是COD_(Mn)与富营养化物质污染严重,个别河流还存在着重金属汞污染问题;污染防治的重点在于抓住轻工行业重点污染源与生活污水治理,从管理上推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引水冲污工程治理东湖磷污染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东湖的污染主要体现在氮磷的污染 ,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 ,而目前正在实施的截污和清淤工程只能截取和清除部分磷污染源 ,对于剩余部分的污染源则有必要通过引水冲污工程来治理。在距沙湖最近的长江岸边设取水点 ,引长江水注入沙湖 ,随后将长江江水引入东湖。同时 ,并将部分受到污染的湖水通过青山港、武丰闸冲出东湖、排入长江 ,从而减少东湖污染物的总量 ,降低东湖的污染程度 ,增强东湖水体的自净能力 ,提高东湖水体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中规定的方法,对沈阳辉山水库进行了水质和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并对污染源和水质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34.44,辉山水库水质为中营养化水平,水库没有藻类水华的产生。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悬浮物,分别超出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的14.2倍、5.85倍和2.72倍。整个库区水质变化不均匀,水质变化受库区沿岸污染物排放影响较大,辉山明渠上游和某工厂暗渠排污口输入是水库主要污染源,库区周围动迁后的荒地和蚯蚓养殖,是辉山水库地面径流和农业污染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也是长江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之一.非点源污染是库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库区非点源污染状况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库区1990~2015年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分析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确定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氮磷污染负荷量在空间上均呈现库区腹地高,库尾次之,库首最低的分布特征;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在时间上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2015年降到最低值;各污染源对氮磷污染负荷量的贡献率按从大到小依此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以及畜禽养殖;其中,旱地这种土地利用类型是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倍受世人关注的跨世纪工程。2008年三峡大坝蓄水,江水流速将大大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将不断增加。三峡工程的生命力不仅仅决定于三峡工程本身的工程质量,最终决定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库区的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长,库区的环境质量越差,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短。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三峡工程寿命周期的致命因素。应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尽快制定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库区水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完善库区水污染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以来,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环境风险问题备受关注。该文查阅了近年来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研究成果,对库区及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和环境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当前库区重金属污染特点和潜在风险,提出了未来库区重金属污染研究与防控重点,为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库区部分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土壤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为库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并直接参与水库水质和底泥的质量组成,为预测库区土壤及水体环境质量演变趋势、制定库区环境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库区环境特点是,开发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地区是已受到不同程度开发的农、林用地,未开发区少见。但大型现代工矿企业不多,点源污染较少。因此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不同于单纯反映原始处女地及自然保护区特征的土壤本底值,或反  相似文献   

9.
渔洞水库水质污染严重,污染源于库区养殖业,过量的化肥、农药施用,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加剧,人口过载.为保护水源地,应控制水源污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相关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管理力度,以实现库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水体流速减缓,扩散自净能力下降,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量增加,势必对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导致水质恶化。为保护库区水环境质量,必须增加环保设施的投入,加大水质监测力度,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使库区的水望远那清澈、库区的天永那么湛蓝。  相似文献   

11.
叶德昌 《环境保护》1994,(12):25-27
三峡水利枢纽对生态环境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工程建成后将部分地改变长江水文情势,引起生态与环境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在时空分布上,环境质量有的趋于改善,有的趋于恶化.三峡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国内外所关注.一、库区主要环境问题库区多山,后备宜农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剧增给库区农业生态环境增加了压力.生态系统面临如下问题:1.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50年代库区沿江各县森林覆盖率仍在20%以上,而目前除鄂西三县较高外,其余各县仅有7.5%~13.6%,沿江两岸仅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支流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受干流回水顶托的影响,支流回水区由天然河流演变为库湾,水体自净能力大幅下降,自2003年起库区多条支流富营养化严重并多次发生水华。三峡水库实施175 m蓄水以及受上游新建水库的影响,库区支流水文条件改变,富营养化程度进一步加重。综合了2010年起实施175 m蓄水后连续7年库区支流富营养化状态的相关研究资料,对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评估预测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库区污染源及污染处置情况探讨了库区支流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并对富营养化防治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确保水环境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就长江,嘉陵江重庆干流段和城区段污染物的来源以及估算污染负荷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给出各类污染源生产的污染负荷,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今后重庆控制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经过数千名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已于1993年底建成通水。原来每天排入苏州河污水,现在经过预处理后,通过排放口排入长江。依靠长江大水体扩散稀释。这将对治理苏州河污染,消除江河黑臭现象,以及提高上海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上海投资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川  杨春 《交通环保》2005,26(1):36-38
为落实“辽宁碧海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中提到的海上污染源控制策略,有效地控制海上流动污染源和重大涉海污染损害,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渤海海域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砚山县城及听湖水库概况,分析和评价了听湖水库近年来的水质监测数据,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听湖水库污染源包括县城污水、径流区村寨污染、小海湾坝污染、水库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污染、库区养鱼污染、工业污染和内源污染,对水库的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因水位提高给库区内沿江城市现有城市排水设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三峡工程对重庆城市排水管渠设施的影响作了一些剖析,并对重庆城市排水管渠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及设想。  相似文献   

18.
流动污染源的排放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志军  黄震  魏光华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65-268,281
评述了4种主要的流动污染源即汽车、内燃机车、船舶、航空发动机的排放现状,介绍了欧美及中国为了控制排气污染所采用的排放标准,并阐述了各种流动污染源相应的排放净化措施,指出了流动污染源严格监控的迫切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强降雨对北运河流域沙河水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北运河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治理,汛期面源污染成为北运河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现阶段有关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研究尚匮乏.本文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场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研究.在强降雨后(降雨量达53.8 mm·d-1)开展连续6 d跟踪采样,并对比强降雨前后该库区的水质监测数据,系统解析了强降雨对北运河上游水质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库区水质基本达到IV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总磷是雨后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素.南沙河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严重,严重超出IV类水质标准,是主要的汇入污染源.再生水厂出水是库区水质硝态氮的主要贡献来源.汛期单次降水不会引起水质的显著恶化,大部分水质指标于3~4 d后降低,4~6 d逐渐恢复到降雨前水质,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河湖污染现状及其管理问题,指出污染源监控是河湖污染治理的软肋,提出了集中精力建设污染源监控管理工程,并阐述了该工程的意义、目的、内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