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构建生态云南的基本要素有:明确的责任;心理准备充分;资金充裕;社会动员、组织动员高效便捷;打环境官司容易;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履行生态伦理的能力。生态补偿能创造和积累构建生态云南所需要素和条件。本文将云南生态补偿划分为伦理型生态补偿和法制型生态补偿,探讨各类生态补偿的发展策略、步骤、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郭耕 《环境教育》2001,(3):45-4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京南十公里处,有一座在清代皇家猎苑遗址南海子故地建立的小型保护区:北京麋鹿苑。它以研究、繁育在中国一度灭绝、又重返故里的我国特有动物麋鹿及其生态而蜚声中外。为使这一命运多舛、失而复得的物种能在麋鹿苑安顿下来,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从资金、科研上以保障,而且设有“麋鹿苑派出所”,全年驻有公安干警。忠于职守的警察日复一日地环绕千亩麋鹿苑巡逻,使这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从未有过任何被偷被猎的闪失。   可实际上这里的麋鹿并非平安无事,每年都发生数起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死因既非枪杀…  相似文献   

3.
4.
警惕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破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邱云美 《四川环境》2004,23(2):64-66,71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使生态旅游演变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本文讨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出了目前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学是在全球性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伴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而孕育、诞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形态,同时也是生态学向文学、文学向生态学相互扩张渗透的产物。它以语言艺术构筑的形象抒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表达人类应有的对待自然的伦理信念、情感态度及行为规范,引领人们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困境的基础上,本文将国内外区域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模型相结合,运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2016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2009-2016年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从科学评估生态服务价值、完善生态补偿标准方法的制定、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将绿色GDP纳入生态涵养区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探讨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更加直观地揭示了生态涵养区生态服务的重要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为建立更加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考《2007年度温郫都生态示范区环境质量报告书》[1],对温郫都生态示范区的考核指标达标情况、环境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定量测评情况、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概述,温郫都生态示范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指标要求,部分指标明显优于国家考核指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定量测评结果为优,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示范区生态荷载超载。生态示范区建设对生态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生态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保护生存条件、保障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及生产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前提、建设生态道德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生态购买是西部生态建设的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购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强烈要求,也是我国“只能保证过程,不能保证结果”生态建设模式的反思结果。“国有私营”生态购买初衷是政府收购生态建设的产品,既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又确保生态建设产品的形成、巩固和转化利用。生态购买以生态建设成果(生态产品)为投资管理的重点,确保生态产品形成效率和转化利用速度,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购买不仅使生态产品商品化和货币化,实现“生态致富”,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市场意识、思维、文化,加速培育生态建设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增强生态建设的实力、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本文经济角度和政策层面.探讨生态购买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原理、功能、方法、程序等。为生态购买的实施提供启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莱阳市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水环境、地表环境及农业环境问题,通过分析莱阳市生态建设规划到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性开展的水土保持及水利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现有污染源治理等一系列工作,指出发展生态经济是莱阳市建设生态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