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阳澄湖镇为实例,基于对阳澄湖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分析,提出水源地城镇加快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与实现"两个率先"的生态建设方案,即在保护水环境的前提下沿产业生态化方向发展。具体有以下措施:建设以"水、绿"为主体的生态景观格局;实行轮休轮养、资源保护与增殖的生态养殖方式;发展生态种植业;恢复沿湖水生植被;实施农业化学品的减量化工程;对农业农村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城乡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3.
4.
南京典型县区饮用水源抗生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南京3个典型县区地表饮用水源中5类(14种)抗生素含量.结果表明,14种目标抗生素的含量在ND—14.9 ng·L-1,检出率在0—78%.主要检出物为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和磺胺嘧啶,其中四环素类含量相对最高,但总体上,抗生素的含量水平低于国内外其他河流中相应污染物.抗生素含量受季节影响,呈现丰水期(8月)平水期(5月)枯水期(2月)的特点.取自湖泊的饮用水源地抗生素含量略高于取自长江.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水源污染现状与除污染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饮用水水源污染以及传统水处理工艺对污染水源处理能力的局限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严重关注。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饮用水水源污染的现状和特点;论述了当前水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并对不同水处理工艺的处理特点和除污染能力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根据作者的研究实践,提供了若干解决饮用水污染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污染及饮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阐述了我国水污染环境的状况和危害,以及微污染饮用水源的水质特征和饮用水源中的有机污染物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7.
以饮用水源集水区为中心,沿支流采集水样,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暴露风险评价方法,结合该地区的参数计算环境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所有采样点均检出PAEs类污染物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其中DOP高于DBP和DEP。(2)该饮用水源集水区3种PAEs污染物质量浓度均高于流域内其他乡镇饮用水源,在国内外同类地区也属于中上水平。DOP是集水区内需首要控制的PAEs类污染物。(3)在人类活动干扰少的地区河流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水平较低,而在人口密集区和工业集中区风险水平较高。河流上游风险值低,中游高,下游和库区又逐渐回落。该水源集水区的PAEs类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值未超过USEPA规定,但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属于中上水平,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需要根据PAEs的可能来源在水源地环境风险管理中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畜牧业污染控制与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地处黄浦江上游的松江,金山、青浦3区县为例,采用畜禽粪尿排泄系数,结合当地畜禽饲养量。估计1996年畜牧业污染物流失量为BOD55.57万t,氨氮0.843万t,已成为区域内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城市水源污染,不仅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危害和威胁人民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在原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源地的重要污染源。文章在讨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提出了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利用类比法和实验法确定灰水中氟化物的浓度。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计算法。该方法以氟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基础,以物料平衡原理为依据,充分考虑煤源、煤质、除尘方式、除灰方式、排灰方式及冲灰水水质等影响因素。与类比法和实验法相比,该法简便、可靠、实用、经济。鉴于阜场附近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及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引滦入津水系的生态特征、水质问题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引滦入津水源保护的应采取的战略方针及生态恢复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从汇水区域生态管理入手,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管理模式,水源保护管理工程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方式等建议;以及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湿地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武汉、长沙、成都等12个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南方地区的水源普遍存在着低浊、高藻、微污染的特征.据统计,78.6%的水源浊度平均值处于50NTU以下,63.6%的水源藻类污染严重,57.1%的水源微污染状况正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我国核能及核技术利用产业的迅速发展,放射性物质运输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潜在放射性污染健康风险越来越大,阐明事故情况下放射性物质在地表水体中的迁移弥散行为可为居民饮水健康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含钴-60、铯-137、锶-90货包公路运输在事故工况下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黄河兰州段河流型饮用水源放射性污染,讨论了河流放射性物质弥散模型和居民饮用水的健康风险。结合国内现有放射源活度水平及国内外放射性物质事故资料,考虑泥沙的影响,设定铯-137不同活度水平、不同流量情形,根据饮用水中铯-137的死亡风险系数和患病风险系数对距离事故点为64 km、114 km的河流下游两个饮用水源地居民饮用受污染自来水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同时选择钴-60、锶-90两种核素以30年间河水平均流量偏小值为例进行对比评估。放射性核素在黄河河流的稀释作用下,由饮用受钴-60、铯-137、锶-90污染的水随放射源活度、河水流量及泥沙含量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死亡风险与患病风险。因此,应当对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水源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放射性核素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细胞为体外毒性试验靶细胞,采用支持细胞、生精细胞、间质细胞的形态、细胞活力、胞外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细胞早期凋亡坏死率和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5种检测指标评价了X市和L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的生殖毒性,并筛选了对痕量有机污染物敏感的生殖毒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皆可引起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和生精细胞形态的变化,相比较而言,对生精细胞的影响更严重.X市水源水有机提取物对3种生殖细胞胞外LDH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在L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的暴露下,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胞外LDH活力显著增强(p<0.01).X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可使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显著减少(p<0.01);而L市水源水有机提取物对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无明显影响(p>0.05).两市水源水有机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发大鼠睾丸细胞损伤,生精细胞对环境毒物是比较敏感的细胞,细胞形态、活力、LDH活力、凋亡坏死率、睾酮分泌量等生殖毒理学检测指标可用于饮用水源地水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洲猴肾CV-1细胞受体转录激活试验,研究了饮用水源水内分泌干扰活性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南方某城市某水厂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的拟雌激素活性和拟/抗甲状腺激素活性.结果表明,CV-1细胞受体转录激活试验是一种筛选和定量分析具有拟雌激素受体活性和拟/抗甲状腺受体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的快速、有效的方法.结合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有效检测了南方某城市某水厂水源水弱极性和强极性有机提取物的内分泌干扰活性.此水源水弱极性组分和强极性组分,皆可以显著诱导雌激素活性,诱导倍数为对照组的6~7倍,且弱极性组分的拟雌激素活性要略强于极性组分.弱极性组分和强极性组分在不同浓缩倍数下皆不会显著诱导甲状腺激素活性,但当与5nmol·L-1T3共同作用于CV-1细胞时,弱极性组分在25~100倍浓缩时,会产生显著的拟甲状腺激素活性,且表现为与5nmol·L-1T3协同作用;在25~100倍浓缩的强极性组分暴露下,无显著的拮抗甲状腺激素活性,但当样品浓度上升至200倍浓缩暴露时,表现为显著拮抗甲状腺激素活性.对应的化学分析表明,该水厂水源水中含有有机氯农药类化合物及其代谢物(0.09~0.33ng·L-1)、多氯联苯类化合物(0.06~0.1ng·L-1)、多环芳烃类化合物(0.6~19.0ng·L-1)和辛基酚(49ng·L-1)等内分泌干扰物,很好地印证了样品内分泌干扰活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18.
非木质残体是高山森林溪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分解过程释放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长期的迁移与沉积等途径汇集到下游水体,从而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元素输出的主要形式和影响流域水环境安全的潜在因素之一.于2013年8月调查了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镉(Cd)和铅(Pb)的贮量及其随溪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在单位面积集水区的Cd贮量为0.863 mg/hm2,单位面积溪流的Cd贮量为0.249 mg/m2;单位面积集水区的Pb贮量为9.19 mg/hm2,单位面积溪流的Pb贮量为2.65 mg/m2;岷江上游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Cd和Pb总贮量分布较均匀,与溪流的长度、面积和流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会影响各组分Cd和Pb贮量及其所占比例.可见,高山森林溪流非木质残体输出是Cd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输出过程,这可为进一步研究高山森林—河岸—溪流连续体的重金属元素分配与迁移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探明饮用水水源溶解性有机碳(DOC)与重金属动态变化规律可为水源地保护和饮用水处理提供指导意义。选择北京市潮白河密云段水体,探讨春季、夏季和秋季等不同季节以及林地(R1)、林地农田混合(R2)、城镇(R3)和农田(R4)等不同区域水体pH、总溶解固体(TDS)和电导率等基本水质指标以及DOC和Cu、Fe、Mn、Ni、Zn 5种重金属浓度变化,揭示DOC和重金属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DS和电导率空间分布差异显著(P0.05),而季节差异不显著,但各季节最大值均出现在R4区域。ρ(DOC)平均为30.60 mg·L~(-1),空间分布差异显著(P0.05),季节变化差异不显著,各季节最小值均在R1区域。ρ(Cu)、ρ(Fe)、ρ(Mn)、ρ(Ni)和ρ(Zn)平均分别为1.07、9.29、3.30、1.64和2.91μg·L~(-1),季节性差异表现为Cu、Zn浓度在春季较高,Fe、Mn浓度在夏秋季较高,空间变化表现为各重金属浓度在R3和R4区域显著较高。DOC和重金属浓度空间分异特征与水源地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直接相关,城镇和农业用地河段水体受其影响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岷江上游典型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岷江上游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被誉为长江流域"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已有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初步核算了岷江上游典型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并利用生态经济学价值量评估方法,分别估算了该区典型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价值.岷江上游森林、灌从和草地3种典型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分别为21.23×108 m3、17.92×108 m3和14.00×108 m3,价值6.34×108元、5.36x10s元和4.19×108元.植被冠层和土壤层是水源涵养的主要作用层,而枯枝落叶层水源涵养量和价值均较小.3种典型生态系统中以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最大.占总价值的39.92%,灌从和草地生态系统分别占33.73%和26.35%.森林生态系统中以冷杉林的水源涵养最和价值为最高,占整个森林系统涵养水源价值的51.22%,整个研究区价值的20.48%,在涵养水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图2表4参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