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也正是这群建设城市、创造财富的农民工,如今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演变成为工人阶级的生力军,但他们基本处于在城市“立业”,但难以在城市“安居”的“半城镇化”状态。由于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而伴随身份差别,使得农民工成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问题,特别是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能否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型劳动大军,用政策、法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在对46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农民工政策执行有待加强的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执行的奖惩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在未来茯民工的政策走势上,正如有关专家建议,要立足农民工的长远发展,在完善差异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打工子弟学校”逐步纳入财政义务教育经费划拨、农民工住房纳入城镇廉租房制度保障等政策方面配套推进。  相似文献   

3.
从根本上讲,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以非制度化状态生存是不可持续的,必须予以战略思考。从逻辑上分析,农民工最终要归入两个基本流向:一是由融入城市经济要素发展到融入城市社会要素,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二是走返乡创业之路,融入新农村建设,实现由“传统农民”到“农民工”,再到“新型农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8年底,中国农民工总数为2.25亿人,人数上已超过了传统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在现行的制度中,他们在非农产业就业却保持着农民身份,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城市农民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农民工事实上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农民的生活水平高低不一,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千差万别。然而,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弊端日益显现,已成为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为生命护航     
记者:当前,社会保险有五大险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深圳市社保中心为什么会提出以工伤保险为龙头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深圳市社保中心(以下简称“社保中心”):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也是农民工聚集  相似文献   

7.
如今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寻求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农历猪年前夕,央视与多家地方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十大城市”评选揭晓。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杭州、青岛、厦门、苏州、无锡、温州十大城市榜上有名。尽管评选条件与标准未见披露,但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这些城市以博大的胸怀,勃发的生机,吸纳了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则活跃在这些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到奥运场馆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小到城市居民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乃至托儿、托老服务,处处留下农民工矫健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冯瑾 《劳动保护》2006,(8):64-65
2006年5月30日,四川省召开全省“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以下简称“特别行动”)视频会议,四川省的特别行动正式启动。在此前后,全国各省市也启动了特别行动。这一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开展的“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已在全国拉开序幕。“特别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农民工的安全与健康合法权益。这次“特别行动”的重点也放在了采掘、建筑和加工制造业等农民工比较集…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政府以文件形式首次为农民工正名:“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要求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对此,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积极响应,尽快依法建立有效的行政机制,再也不能把对农民工的理解和帮助,仅仅局限在少数人出于道义和同情的层次上,而应是全社会的以宪法为依据的共同行动。事实证明,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矿山用工制度的改革 ,大批农民工涌入矿山 ,并逐渐成为井下采掘作业的主力军 ,为矿山生产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特点 ,他们的加入 ,也给矿山安全工作带来较多的不利因素。如何搞好农民工的安全管理 ,已是矿山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用什么办法来保证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呢 ?我以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管理的五大制度 ,用制度管安全 ,以“严”字当头 ;二是结合农民工自身的特点 ,搞好他们的教育和培训 ,以“善”字当头 ;三是狠抓“三违”现象和经济挂钩。一、矿山安全管理的五大制度结合矿山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为农民工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国务院近日下发《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这是一个游走于城市生活边缘的庞大群体.他们背井离乡,在城市中为了生计奔波,城市的每处钢筋混凝土建筑里,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提出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各地也纷纷试点,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针对如何促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这一话题,我们采访了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继吸纳百万农民工的沈阳市去年开始把每年9月25日作为“农民工维权日”之后,近日,拥有400余万农民工的重庆市政府也就设立“重庆农民工日”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沈渝两地,一北一南,都把目光聚焦在农民工兄弟姐妹上,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6.
吴普生 《劳动保护》2006,(11):20-21
目前,建筑业大多数一线作业人员都是农民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农民工还未接受基本的安全教育培训就进入建筑工地从事施工作业。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和缺乏安全防护知识,他们容易成为生产安全事故的受害者。珠海市近年来发生的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中死亡的人员,绝大多数是缺乏安全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因此,加强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成为当务之急。珠海市在全市建筑业企业全面推行“平安卡”管理制度,即由相关的安全培训机构,分期、分批对进入工地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的,由培训机构采集个人基本…  相似文献   

17.
眼下正值人们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气氛中,各种娱乐活动接踵而至.一些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成为了人们吃喝玩乐的第一选择。这些商业综合体地处繁华商圈,或为城市地标建筑.集购物、餐饮、娱乐、住宿、交通等功能于一体,功能复杂、业态多样,为居民生活出行带来便捷。但因其建筑面积大、空间复杂、人流物流高度集中等特点,成为城市火灾防控的“重中之重”、灭火救援的“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7,(2):I0001-I000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应进行城市化安全教育颜正发近年来,耳闻目睹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因各种原因而葬身于事故中。有些事故令人触目惊心。震惊之余细想: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而发生伤亡事故,除了用工单位在管理、教育、设备等方面存在漏洞外,还与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贫乏,缺乏自...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城市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因此,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根本利益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