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噪声的基本定义出发,引出了绝对性噪声和相对性噪声的概念,认为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逐年上升与相对性噪声有密切的关系。控制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有待人们加深对相对性噪声的认识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林科院芦家街宿舍楼采用两台0.7t/h热水锅炉进行取暖,锅炉房设在楼房的地下室。由于风机工作时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影响楼内居民的休息和生活,节假日供暖时间增加影响更大,居民反映十分强烈。同时,振动和噪声也严重影响司炉工的健康和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我们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振动与噪声。一、风机噪声分析治理前用机噪声为100dB(A),一楼居民家中为87dB(A),均超过国家标准。风机产生的噪声主要由气动噪声和机械噪声组成。而气动噪声又分为旋转噪声和紊流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妙用噪声     
噪声因损害人体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历来名声不好。其实,噪声也是一种能量,通过科学家的“妙手回春”,开展对噪声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噪声也能为人类造福。噪声催眠日本目前已制成一种噪声催眠枕头,枕内装有可发出下雨时淅沥声的发声器,且与人体脉博节奏...  相似文献   

4.
从噪声的基本定义出发,引出了绝对性噪声和相对性噪声的概念。认为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逐年上升与相对性噪声有密切的关系。控制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有待人们加深对相对性噪声的认识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噪声的作用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6):54-54
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噪声除草嚣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由噪声引起的几种事故,论述了噪声掩蔽,噪声惊恐反射,急性噪声伤害等因素导致事故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乡镇工厂噪声危害严重,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测定,掌握了噪声危害现状。针对乡镇工厂特点,运用噪声控制技术,提出了控制噪声适宜对策。  相似文献   

8.
防爆抽出式风机的噪声是空气动力性噪声、电动机噪声、风机机械性噪声、扩散器出口噪声等相互叠加的结果。对电机房和风机房的噪声分别采取隔声处理与加装吸声体相结合的方法降噪,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综合声级达到环保要求,厂界噪声夜问实测低于50dB(A)。  相似文献   

9.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噪声的危害 生产环境中,由于生产原因所产生的使人不舒服、厌烦、难以忍受的声音.都属于生产性噪声。生产性噪声主要包括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电磁噪声,如井下打钻、矿山开凿时产生的噪声。  相似文献   

10.
以接触噪声人数,人均等效A声级,噪声暴露听力损伤率为评价量,采用加权许法对福州市部分企业噪声危害等级划分进行尝试,有助于综合评价企业噪声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曹庆贵  曲楠楠 《安全》2019,40(9):5-10,25
与危险源相关的事故致因理论,包括能量单元、二类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理论,均可用于指导事故预防工作,在安全工作实践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二类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理论的思路是一致的,用于事故预防工作时的应用方式清晰、明确,但这两个事故理论中使隐患的概念变得模糊,危险源的概念也需要加以界定。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危险源、隐患和风险的定义、特性及关系,讨论了与危险源相关各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方式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将各类危险源视作风险的不同分类,或者在应用过程中对各类危险源做出界定性说明,以理清相关概念在应用时产生的困惑,使这两种事故致因理论在事故预防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对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新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的四大问题。针对重大危险源涵盖种类仍不齐全的问题,提出将重大危险源从能量和物质两个角度划分,即标准涵盖的危险源种类应加入危险能量重大危险源;针对临界量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以死亡半径作为分界点,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的方法,使确定出的临界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量;针对重大危险源单元范围划分不合理的问题,提出采用模拟计算,以火灾爆炸事故破坏范围中的财产损失半径来定义单元覆盖距离的方法;针对缺少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级方法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国内较为流行的几种重大危险源分级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多种分级方法结合的组合式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驾驶人在隐性危险场景中危险感知行为,基于Bayes判别法,将驾驶行为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建立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显性危险场景的纵向加速度显著低于隐性危险场景;驾驶人在隐性危险场景中TTC值小于显性危险场景;在被试车辆与轿车、行人、非机动车冲突3种交通冲突场景中,驾驶人对行人危险感知能力最弱。研究结果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以及驾驶人应急避险能力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文本型煤矿隐患数据利用难度大、挖掘深度不够的问题,首先运用六何分析方法对煤矿事故隐患大数据进行内容分析,确定隐患的描述维度及属性类别,实现文本型隐患数据的量化表达;之后根据隐患数据变量特征,采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隐患维度间交互的知识发现研究,探索煤矿事故隐患各维度间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六何分析法+对数线性模型”的分析框架能够实现文本型隐患数据的结构化转换,有效揭示煤矿隐患各维度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15.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化工行业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对危化品的关注日益增长,这就加大了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危化品生产企业往往存在着诸多危险源,其中化学性危害因素是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考虑的重点要素。为了正确辨识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危险源,保障安全运营,本文梳理了危险源的几种分类,包括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最后以两个危化公司为样本,介绍了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为企业选用正确方法,科学辨识危险源,顺利排查隐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危险源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在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中,危险源是人们认识事故形成机理的重要因素。但在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对于危险源的描述和表达并不统一。这不利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应用危险源理论开展事故预防工作。虽然危险源的一些主流概念和分类方法,从不同侧面阐明了危险源的特征和本质,却仍有其局限性。主流的危险源分类方法包括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和非物质性危险源等。基本型危险源和控制型危险源是在传统危险源概念和分类方法基础上,对于危险源本质和特征的新的认识。基本型危险源的本质是能量或危险物质,而控制型危险源导致了前者的约束机制失效。从本质上讲,无论是约束机制自身还是约束机制失效,都是一个控制问题和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工工艺物质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包括火灾危险性、爆炸危险性以及毒性等3个评价指数.基于风险的思想,各个评价指数均包括概率指标与后果指标.为了全面反映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在各个评价指数中均对所有物质的相应指数值加和.参数的取值以以往的指数法为基础,为了消除边界波动效应,取值采用内插法.由于各个指数的量纲...  相似文献   

18.
对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评价现有防护措施,并提出相应对策.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有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岗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涂装、冲压、焊装车间是职业危害因素相对集中的作业场所,而噪声、苯系物和电焊烟尘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是控制职业危害的关键.汽车制造职业危害必须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设计初期进行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设计的策略。首先进行危险物质与危险能量两类共计11种危险类型的危险辨识。针对辨识出的危险类型,通过与相应的临界条件比较进行快速的危险评价,对于不可接受的危险必须采取本质安全化措施,可接受的危险可有选择性地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在设计初期可以使用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主要是消除、最小化、替代和缓和,针对11种危险类型可以应用不同的本质安全化设计模型,以使实际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时更加简单与快捷。该文把提出的本质安全化设计策略应用到一个甲苯硝化制硝基甲苯的工艺,形成了多种本质安全化措施,可以用来在设计初期消除或减少危险。  相似文献   

20.
根据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危险物质的特点,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危险点分为起重机械、机械设备、变配电站(室)、锅炉、压力容器、危化品等6类。以该分类为基础,选用风险评价半定量的评点法作为危险点评价分级的理论依据。分析并研究各类危险点所应考虑的不同评点因素,设计评点分层标准和评点分值,计算各类危险点的总评点分值。结合研究院危险点安全管理的控制重点,统筹分析每类危险点的风险等级分布情况,确定其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