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世界总人口的50%。再过40年,这个数字将有可能上升到70%。这种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趋势预示了人类和地球未来发展的方向。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开幕的世博会就紧扣城市话题,并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不过,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将会遇到许多问  相似文献   

2.
王敏  苏敬华 《上海环境科学》2009,28(4):F0002-F0002,F0003
7月28日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世博局和上海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中国2010年世博会环境报告》。((中国2010年世博会环境报告》从上海全力改善环境质量、世博会绿色实践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等3个层次概述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实践绿色世博的历程,共设置了5个章节,即2010年世博会的绿色演绎.致力于环境友好的上海、实践环境友好的世博会、营造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以及世博环保大事记。  相似文献   

3.
张昌佳 《环境工程》2012,(Z1):19-20
声环境是居住物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噪声问题的投诉始终高居不下,一方面源于城市环境声环境的持续恶化,另一方面则是与居住建筑隔声性能紧密相关。本文将在考察广东省近几年新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材料选择、构造做法基础上,评估其隔声性能。通过与建筑隔声的相关规定比对,分析这些居住建筑满足要求的情况,并对广东省绿色居住建筑的隔声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源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盲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威胁,人类也逐渐认识到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于是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人类最深刻的警醒,体现了人类发展追求公平的价值精神。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与会各国都一致承诺将可持续发展长期作为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能源与零能耗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原始的建筑雏形不过是为人类的生存栖息而挡风遮雨,其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近百年来的工业进程,使得建造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建筑产品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建筑的功能早已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一个生存空间,而是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生活环境。但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对自然的破坏不断加大,对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对能源的消耗迅猛增加,这一切反过来又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生存空间。零能耗建筑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美好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压力与挑战,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及其运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由此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高潮,“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也应时而生,从2005年到2008年已成功举办了四届。3月27日~29日“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主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7.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在环境问题遍布全球且日趋严重的现实中,采取了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去解决而未能根本奏效的情况下,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人类生存方式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环境问题,源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可持续发展主张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长久的、和谐的协调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它作为21世纪的主题在1992年6月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和里程碑,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中指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建筑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本文从绿色建筑体系入手,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与形式。从建筑与环境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绿色建筑必定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今,关于“低碳”的新概念、新政策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源于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并对环境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以前的水平相比上升不超过2℃。高于这个温升水平将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因此,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历时半年的世博会会展期间,预计将有7000万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宾客汇聚一堂,聚焦浦东、浦西两大展区,领略世博会的迷人风采,争睹现代文明的丰硕成果。因此,世博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备受关注,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是确保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对此,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世博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明确提出了世博会期间要以最佳的空气质量迎接世界各地的来参观世博的嘉宾。  相似文献   

11.
张敏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5):306-306
如何利用世博会的契机促进上海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近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以此举行了“世博会与上海城市发展”系列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市民和市人大代表积极献计献策。日前,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在市  相似文献   

12.
人类走出森林,走出岩洞以后,就创造了包括庭院在内的各式各样的建筑,使自己有一栖身之处。然而对于居住条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中国古代哲学历来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园林建筑正是这种哲学观在居住情趣上的集中体现。文人的庭院园林,源于其山水意识,与山水画、山水诗多有相通之处。南北朝的王世贞曰:“山居之迹于寂也,市居之迹于喧也,唯园居在季孟间耳。”意即耐不住隐居山林的孤寂,又不堪市井俗境的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第四期《环境经济》的封面文章——《世博会的低碳效应》,让我们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了主题为"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上海世博会,进一步提高了读者对于本届世博会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4.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5月1日拉开了帷幕.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渐露峥嵘的大国以举办世博会作为自己世纪之交的庆典,此次昆明世博会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越了普通的商业赢利性的博览会.从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算起,世博会这项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的展示活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工业革命的社会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扩大贸易、加强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的科技、经济进步,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人们今天须臾不可离开的电话、打字机、火车、尼龙、电视机、可口可乐……最初都是通过世博会走进万户千家的,因此,西方有所谓“一切始于万国博览会”之说.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发展,人类当今正面临着人口、土地、能源、环境、建房等方面的严峻态势,其中,与建筑有关的建材工业、材料运输等工业环节的能耗与污染远高于人类其他活动。就我国而言,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达20亿平方米,且大部分是高能建筑,消耗大,污染多。为响应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本文对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建筑垃圾处理到利用新能源,从城市交通规划到信息及电子化监管技术广泛应用……诸多因上海世博会而生并得以成熟的技术,不但为世博会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而且作为"世博科技"成果,可以继续服务于我们的城市,造福广大市民。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开展其人类干扰风险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可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与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以泰州市生态保护红线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类干扰风险评价方法。通过人类干扰危险性(风险源)、生态保护红线敏感性(风险受体)、人类干扰易达性(作用途径)和人类干扰风险(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风险表达,对比分析了2018年和2020年2个时期不同人类干扰风险源(建筑开发、交通建设和矿产开采等)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人类活动干扰风险变化趋势。采用Netica软件中Sensitivity to Findings工具,探究了人类活动干扰风险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相较于2018年,泰州市2020年的人类干扰风险有所下降;2)2018年和2020年,泰州市高港区的人类干扰风险最高,应重点监管与防控;3)生态保护红线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类活动面积占比和人口密度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人类活动干扰风险预警与防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人类的生物性去探索人类发展历史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源于其生物利益最大性。因此,要实现环境文明,应以“道法自然”为人类行为的起点,借鉴“中庸”思想,抑制生物利益最大性,提倡“制衡”思想和“家庭”观念,促进全人类的更广泛的公平。  相似文献   

20.
人类利用资源的矛盾,实质上源于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人类需求与自然供给之间的平衡,即:自然资源需求量≤自然资源的最大供给能力;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技术支持下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