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法在《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简称《解释》,实施近4年后,起草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在第1~4条对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作了规定,本文就其中若干问题试作评析。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文章简称《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法院网上发布后,得到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刊也收到部分来稿。由于时间紧,版面有限,本刊将分两期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高法《征求意见稿》着眼于《劳动法》实施中存在且突出的问题,对于准确适用法律、解决司法审判中歧见与纷争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值此征求意见之机自陈己见,谈谈《征求意见稿》中对审理工伤案件解释的二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4日,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的专家主要有: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董保华,上海市劳动局法律顾问室主任张宪民,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屠国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邹碧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薛文成、张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郭文龙,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佩华,上海市劳动局法规处处长戴建平,上海市劳动局关系处处长杜可风,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处副处长余成斌,以及部分法院的法官代表。  相似文献   

5.
一、对《征求意见稿》违约责任规定的总体评价高法于今年9月29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与原来2001年的司法解释相比,其中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规定相当引人注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一直对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少有规定,除《劳动法》第98、102条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保密协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程序是在借鉴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产生和完善的,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密切相联,司法审判动态对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理案件的影响作用巨大。高法《征求意见稿》无论是对法院还是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征求意见稿》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记者:《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劳动保障领域的基本劳动法律,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对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保障体制改革,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非劳动争议案件 理论上说,劳动法调整的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的其他社会关系,但在实践中,并非一切的劳动都由劳动法调整,并非一切的劳动争议都是可以仲裁和诉讼的。劳动仲裁和诉讼手段调整的是依附有劳动合同或者事实上存在的劳动关系,只有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法院才予以受理。  相似文献   

9.
总体评价 主持人:劳动保障立法这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继去年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就业促进法(草案)》又一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今天特地请几位专家针对《就业促进法(草案)》的内容进行专题座谈。先请你们就这项立法,特别是草案的内容和结构谈谈总体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科学》2009,(11):43-45
《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的规定与《劳动法》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实践中,有一部分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于相关法条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困惑。本次圆桌谈话将主要围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及其相关配套文件对于经济补偿金计算的不同规定,详细阐述两者的适用关系,以期为企业在计算员工的经济补偿金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颁布已经十年。《劳动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十年来,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大大加快,迄今为止,已出台50余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初步建立起以《劳动法》为核心的比较系统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事实劳动关系在我国的产生,与《劳动法》第19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的规定密切相关。尽管《劳动法》对此未明确规定,但随着学界将法条中的“应当”理解为“必须”、将书面形式理解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及原劳动部若干规范性文件对此概念的不断重复,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中常见概念之一。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任何劳动法律或文件明确界定其概念,相关规定还时有抵触。((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能否结束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理论争议及实务中的困惑,直接涉及劳动合同形式与效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系统分析,拟为《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实施《劳动法》,1995年,江苏徐州矿务局大黄山矿召开十七届职代会二次会议专门成立了“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委员会坚持一天一碰头,一季一活动的工作制度,定期对全矿《劳动法》执行工作动态、领导执法、劳动合同兑现、职工劳动保护等情况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建议,督促整改不合法问题。1995年6月份,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多种经营公司砖厂在生产任务紧的情况下,不准工人休班,工人们对此意见大,反映强烈,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委员会在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到该公司进行法律咨询,委员们按《劳动法》第38…  相似文献   

14.
《安全》2006,27(6):50-50
2004年9月,成立了安全工程专业第二届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对安全工程本科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评估方案(草案)》,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企业内部各种劳资纠纷日益增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递增。有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1.4万件,是1995年《劳动法)实施当年的9.5倍,涉及劳动者74,4万人,10年间增加了近6倍。 为探索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新方式,去年4月,劳动保障部与美国劳工部合作进行的“中美劳动法合作改善劳动关系项目”在青岛正式启动。试点的主要内容就是引荐美国企业内部成立的用于劳资双方交流沟通的劳动关系委员会,指导部分企业成立类似组织,通过定期召开专门的会议,协调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项目实施1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15家试点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建立起了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双方自我平等协商的机制,真正起到了改善劳动关系,预防劳动争议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在法理上是处于不同位阶的单行法与基本法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处于同一位阶的新法与旧法的关系,因而,《劳动合同法》可以补充、细化并有选择地突破《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运行规则。为实现国家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等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的补充、细化和突破,应当坚持四个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实施已有10年。10年来,《劳动法》在调整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样,现行《劳动法》的不适应性也逐渐显现,完善《劳动法》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借此机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加紧制定《劳动合同法》。经过去年3至4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劳动合同法(草案)》二审稿做出了大量的修改和调整,主要在以下方面: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各类劳动合同的具体要求、试用期的期限和报酬、违约金的约定等。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劳动法制的关注,既是基于专业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失衡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近二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我提出过制定就业促进法、反就业歧视法等新法来完善劳动法制的建设,更直接提出过修改《劳动法》的议案。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职业劳动行为所发生的特定社会关系,为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其效力与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当事人的利益得失,也关乎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都应对此表明妥切的立法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