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广东河台高村金矿床是一个新型的金矿床。它位于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中。该区存在着广阔的金源层,构造活动与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使金活化、迁移。该矿床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矿石为非石英脉型,前人曾分别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不同角度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作者试图在此基础之上,首先从构造运动规律、构造地球化学规律和构造成岩成矿规律三方面,对该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地球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南沿海的金、银(银铅锌)矿床平行东海岸线分带,东带以银矿化为主,西带以金矿化为主。金、银矿床(点)明显地受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所控制,矿床类型主要有变质热液型、火山(含次火山)热液型、地热水溶滤型和岩浆—热液型。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主要来自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或古大陆壳。成矿水介质除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以变质水为主外,其他类型矿床大气降水起着重要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探讨区域金、银矿床的成矿作用,提出成矿作用图式。  相似文献   

3.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该金矿床天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脆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井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而形成的。矿区地层、侵入岩、矿石及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良好的亲缘关系,较清楚地反映了地层和侵入岩浆活动对成矿物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已积累了有关金矿床预测、普查和地质-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的大量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有可能确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范围以及金矿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方向。对金矿床的预测和普查进行评价是基于矿化的各种建造和构造-形态类型的相互关系,金矿床分布的规律,以及金矿床结构、成分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结论之上的。专门的矿床成因论的建造方向研究已取得进展,这一方向建立在把金属矿床作为一种天然组成而包含在一定的地质建造或地质建造组合中的  相似文献   

5.
金山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1)成矿过程明显复杂于成岩过程 ,成矿作用中与Au关系最为密切的微量元素是Ag、As、Sb ,矿石中若干微量元素丰度低于区域含矿建造丰度 ,与产于动力变质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带系列金矿床相似 ;(2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浅变质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含金建造 ,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为该矿床的后期加富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金山金矿床的层控特征与江南金成矿带中其它金矿极为相似 ;(3)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 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流体、再循环大气水和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  相似文献   

6.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与构造密集带内深部逆冲断层有关的变质晕所作的构造和成分分析证明,逆冲断层作用对变质过程的影响有如下表现:产生同期的逆向变质分带热晕;在发生叠加区域变质作用时控制逆冲断层带内流体的P-T条件。蛇绿岩质和硅铝质外来岩体下方逆向变质分带热晕的构造和成分特征以及理论模拟和试验模拟资料表明,产生该类变质作用的热源只有一个,即力学性质的热,并且与外来岩体的类型无关。当构造密集带受到叠加区域变质作用时,由于流经狭窄推覆“面”的流体压力下降。该推覆面的局部压力可能会下降。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大量地质、地球化学、球物理和矿床(点)资料研究,提出浙江省妙西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型,该模型正在为普查项目所证实.妙西多金属矿矿床是典型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本区的三级构造即岩体接触带构造和地层不连续界面构造控制.地球物理测量提供的深部信息和地质构造标志是本区多金属矿直接找矿标志,地表物化探资料在普查工作中可以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采自内华达州9个浸染型金矿床460个岩石碎片样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该类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由于甚至在8m的距离内采得的样品中金含量变化幅度很大,所以难以获得Au品位高的样品。就普查采样而言,指示元素含量乃是可靠的指示剂,其门限值为:100ppm As、1ppm Hg和50ppm Sb。砷是三者中最可靠的指示元素,因为它在所有金矿床中都显著富集。如果指示元素含量达到门限值而Au含量甚低,那么就应该采集更多样品进行研究。成功地寻找浸染型金矿床需要采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区域变质带是进化变质作用的产物.但大别山杂岩中榴辉岩变质历史及其与围岩变质作用关系研究表明,该区的区域变质带是高压榴辉岩相岩石经退化变质作用形成的。根据区域变质带的形成方式将其划分为峰期前递增变质带、峰期速增变质带和峰期后退化变质带三个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构造含义。作者认为,退化变质作用的地位与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构造一地层法重新厘定了苏北变质地层层序,系统研究了变质岩群序列及其接触关系、区域变质岩和变质作用、混合岩及混合岩化作用、变质变形序列和构造演化等几个主要问题。新建了东海群和“石桥群”。在特征变质矿物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东海群是中压低角闪岩相为主,海州群和“石桥群”属高压高绿片岩相到低绿片岩相,各群都具多期变质变形。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许多研究者通过对变质黑色片岩层中金矿床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金矿床是由原始沉积岩变质而成的。这一点已为下述事实所证实:这些黑色片岩中的金矿床主要产于变质程度达绿片岩相(据А.А.Маракушев资料,从泥质片岩相到云母片岩相)的变泥岩  相似文献   

13.
肖板金矿床控矿构造是在变质岩构造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蒲洋变质核杂岩构造之北西侧的剥离构造-低角度正断层系,具有产状平缓、延伸稳定、明显穿切变质岩片理等特征,为以压扭性为主的韧脆性变形,上盘向北西运动,构造岩以千枚岩或构造片岩为主。低角度断层是重要的储矿构造,其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其压扭性力学性质决定了交代为主的矿化蚀变类型,而且在成矿过程中也起到地球化学界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变质及花岗岩化作用对金矿化的影响问题,近来引起了愈来愈大的注意。本文叙述了一些可作为该类型矿化特征的基础地质资料,这对在其它类似地区寻找金矿床是有用的。 矿化分布的区域规律 在区域图上,矿化分布一般受深断裂控制。这些深断裂决定了带状(多相)区域变  相似文献   

15.
蓬家夼金矿容矿地层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碳碎屑岩系 ,与世界上已知的产于含炭岩系金矿床对比 ,以容矿地层时代新、陆相沉积及未经变质区别于已知的金矿床而认为是一种新类型金矿。笔者依据蓬家夼金矿控矿条件 ,成功预测并找到新的盲金矿床 (宋家沟 -发云夼金矿 )。本文论证蓬家夼金矿基础地质 ,指出杨金中等《论蓬家夼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与聂爱国等商榷》一文基础地质中的错误 :将莱阳群一段含碳碎屑岩错认为荆山群变质杂岩 ,将沉积碎屑岩误认为滑脱构造岩 ,从而导致对该矿床成因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尔泰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疆阿尔泰地区金矿床、矿化点分布广泛,前人已对该区金矿类型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但从断裂构造角度研究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尚少.笔者从该区金矿床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关系分析了区内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控矿规律,指出区内金矿床(点)严格受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控制,而且不同的构造分别控制着矿带、矿田、矿床直到矿体的分布及其形态和产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磁性组构的概念和常用的参数,并总结了苏胶地体北缘五个地区20块变质构造岩样品的岩石磁性组构测试分析结果: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受不同的因素所控制,变质构造岩的磁各向异性与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可塑性形变和变质重结晶作用具有相关联系.最大磁化率主轴平行于岩石线理,最小磁化率主轴垂直于岩石面理.同时证明了磁化率各向异性技术作为一种岩石组构因素的研究是有发展前景的,尤其是在应用于缺少常规应变分析标志的地区,更能显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主要金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矿产丰富,尤其是近10年来,在金矿地质科研和开采提炼方法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使得新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矿金地之一,新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主要由若干个地块和褶皱造山带组成,迄今为止,已发现岩金矿床40余处,依据主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得到下列认识;(1)金矿化作用主要发生于前寒武纪和华力西期;(2)产于华力西褶皱造山带中的主要金矿床类型有:浊积岩型,火山岩和韧性剪切带型;(3)金矿床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金在高背景区通过活化,迁移并富集于适宜的断裂活动带中,形成大而富的金矿床;(4)金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是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尤其是韧性剪切带;(5)通过成矿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研究,金矿化作用是在浅成,中低温,低盐度和强还原环境下进行的;(6)稳定同位素资料显示,金矿床的成矿期在245-359Ma并主要集中于270Ma,(7)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钾化,钠化等,其中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玉髓化是良好的找矿标志;(8)根据S、C、Si,Sr,Pb同位素资料,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和上地幔,并受到地壳混染;(9)依据H、O同位素资料,早期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变质水为主,中晚期成矿过程中则以天水为主。  相似文献   

19.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科罗拉多地台和我国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 -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 -中生代冒地槽。具有分布局限、成矿集中的特点 ,形成许多超大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域发育一套大面积分布的巨厚的古 -中生代冒地槽建造 ,同成矿期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强烈 ,有利于形成各种地热体系和流体活动。金矿床往往形成成矿带 ,单个金矿床的规模大小不一 ,矿化受构造、围岩和深部流体控制 ,围岩一般具有还原性质。围岩蚀变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金与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紧密相关 ,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其他矿物为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石英、方解石、含铊矿物以及表生矿物明矾石和黄钾铁矾等。成矿流体中水为大气降水 ,碳、硫主要来源于矿床围岩和以下岩石 ,少量可能来源于深部。矿床形成于浅 -中等深度。提出了大气降水热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卤水成矿等卡林型金矿床形成模式 ,大气降水成因模式能较好解释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 黑色页岩建造(含有0.3到5—7%或更多的分散碳质物质)广泛出现在不同时代地壳的冒地槽和优地槽构造中。与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受变质的陆源碳质碳酸盐杂岩有空间关系的是细脉浸染型、网脉型和脉型金矿床。在褶皱带含碳层的矿化中可划分为两种建造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