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全球大气汞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从大气汞的形态、来源、行为过程、时空分布、监测方法及监测点位六个方面对这一污染物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研究指出我国面临严峻的汞污染形势,国内大气汞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逐步开展我国大气汞的系统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对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活性炭吸附管离线采样法、在线连续监测法及安大略法等4种现有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监测结果与实际排放结果相差较大,且监测结果标准偏差高达116.7%,因此不适用于燃煤电厂出口废气监测。其他三种监测方法中,安大略法监测精度最好,但活性炭吸附管离线采样法更适于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原子吸收法,使用便携式测汞仪对实验室空气中汞的浓度进行测定,监测结果表明,环境监测实验室空气中汞的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来源于COD、氨氮、大气中氨及汞样品测定时含汞试剂及汞标液的使用和含汞废液的排放。根据对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醒实验室的管理及分析人员,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减少含汞及其它有毒废液的排放,改善实验室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胡军 《地球与环境》2014,42(5):683-687
对吸附管离线采样法及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两种固定源大气汞排放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有更严谨周密的采样过程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过程,吸附管离线采样法监测精度高于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吸附管离线采样法在含汞废气低浓度情况下其相对标准偏差为7.88%,而高浓度条件下监测精度明显下降。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在采样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未来该国标方法应重点在采样环节进行修订完善,并亟待建立适合于高浓度固定源含汞废气监测的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  相似文献   

5.
于红 《福建环境》1994,11(5):23-23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主要以四氟汞钾作吸收液,以盐酸副玫瑰苯胺为显色剂的吸光光度法,但此法用汞量大,污染严重。笔者以乙醇胺作吸收液,在波长560nm处进行测定,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常用四氯汞钾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四氯汞钾溶液吸收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甲醛缓冲溶液吸收法,经国内23个实验室验证,其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和检出限等技术指标均与四氯汞钾吸收方法相近似。本文对两种吸收液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7.
黄石市城市大气和土壤中汞气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黄石市城市大气汞、土壤壤中气汞含量进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内梅罗评价方法,对该地区的环境汞污染现状做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大气以及土壤都受到汞污染.而且大气汞和壤中气汞受污染地带在同一地区,污染地带具有一定的地段性分布特征。同时对其污染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用疏基棉定量吸附无机汞和有机汞的方法。测定某地区大气中汞含量。以局部地理变化函数研究该地大气中汞的化学状态,得到汞的分布等值线图,并建立了汞污染预报的季节变化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采用自制的石英管加热处理样品,高锰酸钾溶液吸收释放的Hg0,盐酸羟胺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后直接用HG-AFS测定广西北部湾地大气颗粒物中总汞的方法。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主要城市南宁、钦州、防城港和北海大气颗粒物中总汞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为0.49、0.43、0.52和0.43 ng/m3,远低于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量》(TJ36-79)。该方法样品处理无需湿法消解,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和较好的精密度,适合大气颗粒物中总汞的检测分析,可为汞污染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正> 测定汞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冷原子吸收法和双硫腙比色法.冷原子吸收法是测汞的特异方法,干扰因素少,灵敏度较高.汞在地表水中含量一般都比较低,有时接近空白值或与空白值同一数量级,因此,空白值的大小和重复程度对汞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影响比较大.另外,该法汞蒸气的发生受较多的外界因素影响,条件控制要求比较严格,因而研究降低汞的空白值,对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是很有意义的.一、实验方法1.1 冷原子吸收法冷原子吸收法分析汞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目前较多应用以四氯汞钠作吸收液的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汞盐吸收液吸收效率高,稳定性也比较好,但是由于吸收液用汞量大,不仅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分析后的大量含汞废液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近  相似文献   

12.
归纳了大气中汞的形态和行为,并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海洋边界层大气汞的研究现状,介绍本实验室对厦门近海地区气态元素汞和颗粒态总汞同步监测的研究,考察厦门近海地区大气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补充近海地区汞污染数据,为汞污染控制和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中汞的输入/输出量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四面山大气降雨中总汞(THg)和总甲基汞(TMeHg)的浓度分别为(11.23±2.6)ng/L和(0.35±0.24)ng/L,该地区大气降水受到了人为汞污染的影响;大气降水在经过森林林冠层的过程中,淋溶了沉降在林冠层的大气干沉降,进而导致林内降雨中的THg浓度升高,但是林内降雨中的TMeHg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森林地表径流水中THg的浓度(4.5±2.0)ng/L相较大气降水明显降低,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降水中的汞具有很强的拦截固定作用.枯枝落叶是该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汞输入途径,其主要通过叶片对大气环境中汞的吸收,而随着枯枝落叶在地表的积累并分解,这部分汞被富含高浓度溶解性有机物的表层土壤固定在土壤层中.林地地表/大气界面释汞是该森林生态系统汞流失的主要途径,地表释汞通量暖季比较大而冷季较小,其主要受光照、温度、地表汞浓度、土壤含水量等影响.该森林生态系统,总的汞输入量大于总输出量,在汞的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北城市土壤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城市土壤汞污染状况及其与大气汞污染的关系,分析汞的来源并推断汞污染的发展趋势,我们以吉林市为重点,采集并测定了十三个市、县,50个点的土壤汞的含量以及吉林市降雪、近地面大气中汞的含量,结果表明:农村未受污染的土  相似文献   

15.
对大气中呈粒子态的汞的分析,通常同其它形态汞一样,先用高流量采样器采集在石英纤维滤纸上,再加热分解——金汞齐捕集——原子吸收来定量分析气化汞的方法。据根粒子态汞粒径分布可用石英纤维滤纸来充分地捕集,被捕集的粒子汞在滤纸上几乎是均匀分布的。对炭刷而引起样品含汞偏高可忽略不计。另外由于气态汞不被捕集,故不会防碍粒子态汞的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切实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我国亟待加强对大气环境及各涉汞行业的监管.采用文献调研、分类梳理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大气汞监测技术现状与问题,并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为了满足大气环境中低浓度多形态汞的监测需求,越来越多功能的大气汞监测技术被研发,当前基于AFS(原子荧光光谱)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的监测技术对Hg0(元素汞)可实现ng/m3的检出限,对Hg2+(氧化态汞)和Hgp(颗粒态汞)有着低至pg/m3的检出限.自动化采样监测技术是未来汞监测的发展趋势,当前技术对大气中Hg0有着2.5~5.0 min水平的时间分辨率,对大气中Hgp可达到1~2 h的时间分辨率,同时可实现远程传输数据.人工采样监测和被动采样监测技术虽然时间分辨率较差,但在Hg2+和Hgp的监测方面有着一定优势.研究显示,完善大气汞监测管理体系,除了需要研发更强大的Hg2+和Hgp测定技术用于理解相关迁移转化过程,还亟待在相应的标定方法上实现技术革新,并应用这些技术组建地区和全球大气汞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开采区芦苇叶片汞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金矿开采区周围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片汞含量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相关性,2016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在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夹皮沟金矿开采区内采集芦苇叶片、土壤、水体样本测定汞含量,同步测定大气汞浓度,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确定芦苇叶片汞污染等级,分析芦苇叶片汞含量与环境要素汞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芦苇叶片汞含量以及土壤、水体汞含量均随离夹皮沟金矿距离的加大而逐渐衰减,大气汞浓度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在时间分布上,芦苇叶片汞重污染地区夏季汞含量低于秋季,芦苇叶片汞轻污染地区夏季汞含量略高于秋季,而大气汞、土壤汞含量均为夏季高于秋季;各环境要素对芦苇叶片汞含量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土壤大气水体;此外,停止混汞法采金多年后,夹皮沟金矿开采区汞源主要为土壤.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大气环境由于受人为活动影响,具有较高大气汞浓度和时空分布不均一特征。植被叶片虽具有较强富集大气汞的能力,但能否指示城市大气汞时空变化,目前尚有存疑。本文通过连续监测新疆乌鲁木齐市区内6个采样点5种常见树种叶片,在生长季(2019年5~10月)内的汞浓度,分析树叶汞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进而寻找潜在的最优树种叶片,反演乌鲁木齐大气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城市内的局地污染能够显著提高叶片汞浓度;树种叶片对大气汞浓度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P<0.01);落叶阔叶树的叶汞浓度与叶片生长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即叶片在整个生长期不断积累大气汞;而针叶汞浓度一年之内与生长时间无显著关系。考虑到圆冠榆叶片对大气汞浓度敏感性较高且分布范围更广,圆冠榆作为乌鲁木齐城市大气汞的生物监测器较为合适。本研究为研究城市大气汞浓度生物监测提供了典型的案例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刚  王宁  王媛  刘特  艾建超 《环境科学》2012,33(9):2953-2959
在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开采区内,混汞法提金工艺已使用180余年,导致严重的环境介质汞污染问题.为研究土壤和大气汞污染特征,使用塞曼效应汞分析仪(Zeeman RA915+)测定了大气汞含量,使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6-1997)测定了土壤汞含量,使用动态通量箱法测定了老金厂、二道沟、二道岔和夹皮沟镇小区四处土/气间汞交换通量;对土壤汞含量和大气汞含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区域大气汞含量均值为(71.08±38.22)ng.m-3.②区域土壤汞含量均值为(0.913 1±0.040 8)mg.kg-1;土壤汞含量与大气汞含量显著正相关.③各采样点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为:老金厂(129.13±496.07)ng.(m2.h)-1,二道沟(98.64±43.96)ng.(m2.h)-1,二道岔(23.17±171.23)ng.(m2.h)-1,夹皮沟镇小区(7.12±46.33)ng.(m2.h)-1.④太阳辐射是老金厂、二道岔和夹皮沟镇小区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主要影响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共同控制二道沟土/气汞交换通量过程;地形条件的干扰,形成三类迥异的土/气间汞交换通量日变化特征形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也随之增加,城市空气质量面临新的挑战。其中,大气汞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利用Lumex RA-915和多功能汞分析仪,应用原位检测方法在隧道行车中和道路旁2 m远处,测定了城市隧道及道路周边空气中的元素汞的分布,初步研究了地面交通汞排放对周边环境中元素汞分布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内各点的大气汞浓度变化较小,并与通风情况有关;当隧道外自然风风速较大时,隧道内外大气中元素汞浓度均明显降低,从10~17ng/m3降低到4~8 ng/m3。地面道路旁大气元素汞的分布随汽车行驶状况、温度和昼夜变化而变化。中午大气中汞浓度较低,而傍晚较高;从白天至晚上呈上升趋势,从10.8 ng/m3和16.4 ng/m3升高到15.7 ng/m3和19.4 ng/m3;气温越高,大气中的汞浓度也越高;路口汽车怠速时汞浓度较高。因此,应加大交通排放对城市大气汞污染贡献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