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耕土壤Cd污染与植物修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农耕土壤的Cd污染问题对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作物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通过简述中国农耕土壤Cd污染现状和造成农耕土壤Cd污染的原因,并结合中原地区农耕土壤Cd污染调查情况,概述了中国近5年农耕土壤和农作物受到Cd污染的程度。总结近年来国家在济源开展植物修复土壤Cd污染试点工程及湖南启动长株潭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工程的修复效果,并简述了目前中国土壤的治理措施。最后,通过试点工程期间遇到的问题探究中国农耕土壤Cd污染的修复之路,展望未来Cd污染土壤修复工作的重点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1日,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授予编纂《中国植物志》的科学家们。在过去的10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空缺了7次之多。  相似文献   

3.
木兰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是原始的被子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文从对其种群保护,在园林绿化中的优势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木兰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及前景。得出木兰科植物完全能符合园林绿化及景观建设的需要。应该大力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定马线长春岭某公路边坡为例,采用GEO-STUDIO软件进行生态修复后公路破损山体边坡稳定性评价。首先对修复前原始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边坡整形后依据规范制定锚杆支护方案,对支护后破损山体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再对植物栽植后山体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设定了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Ⅰ和非正常工况Ⅱ三种工况,在三种工况下又分三种情况:原始裸岩边坡、整形+锚杆支护边坡、支护+覆土+植物栽植边坡。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原始裸岩边坡,整形+锚杆支护边坡,支护+覆土+植物栽植边坡三种状态的边坡稳定性系数提高0.196~0.232,说明边坡支护和生态修复均有利于边坡稳定;非正常工况Ⅰ与Ⅱ下的边坡安全系数比正常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有所降低。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破损山体在三种运行工况下,经过锚杆整形支护和覆土植物栽植后边坡更加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生产有机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生产有机肥冯东勋,乔素兰l前言有机肥的施用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土壤团块结构和物化生物性质,使土壤永远保持良好的生产状态,减少土壤对N、P、K的固定,充分供应植物营养,这即是在欧美和日本推行多年的“自然农耕法”。鉴于当今在...  相似文献   

6.
程俊松 《环境》2003,(8):36-36
人类会寻药求医治病。其实,动物也有这种本领,只不过它们当中没有专门的医生。坦桑尼亚贡贝国家公园里有一只老黑猩猩,每隔五六个月就带领小猩猩们去一个特殊的地方,找寻一种向日葵科的植物,然后它们把这种植物的嫩叶摘下采囫囵吞咽下肚。但在平时,黑猩猩们是从来不把这种植物当作正餐的。调查表明,当地居民一直用这种植物来驱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云贵两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云贵两省水土流失防治主要是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耕措施和预防监督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的。通过五年连续治理,治理程度达795%,人均基本农田近102亩,人均产粮368kg/a,人均纯收入477元/a,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宽甸县植物体系具有原始、珍稀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全县境内有木本植物216种、草本植物892种、真菌类236种,其中药用植物791种。文中还论述了该县森林生态功能退化之原因,阐明了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1961-2006年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1961-2006年中国东北三省7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东北三省稳定农耕期、生长期及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北三省平均农耕期、生长期分别延长了2.4 d·10 a-1、2.3 d·10 a-1;经Mann-Kendall检验,农耕期长度、生长期长度分别在1988年、1992年发生突变。46 a东北三省积温表现为一致的增多趋势,降水量、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分析比较突变年前后两个时段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农耕期、生长期平均积温高值区向东、向北扩展;农耕期降水量高值区、低值区面积萎缩,中值区向东南方向扩张,生长期降水量中高值区面积减少;农耕期平均日照时数呈现高值区、低值区面积减少,而生长期日照时数呈现高值区、低值区面积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用植物清除金属污染秦皇岛市环境监理中心站夏秦海众所周知,植物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治噪声和生物污染中均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植物在治理金属污染中也成效显著。科学家们通过潜心研究,决心请植物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某些植物因具有叶面粗糙、多皱,有绒...  相似文献   

11.
钟大为 《沿海环境》2001,(10):29-30
非常遗憾,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认真思考过植物的生存策略问题? 我们总是以为:植物没有思想,策略──那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经常帮助植物们考虑生存问题,并用化学农药直接帮助植物们解决遇到的一切病虫害。按照我们的理解,植物不能用跑开的办法保护自己,实在是太软弱了…… 可是,在亿万年的进化中,那些无奈、被动,不能奔跑、也不能行走的植物,在众多的以它们为食物的动物面前却生存了下来,这能不使我们感到惊讶吗? 臼然界中,大多数植物都有毒,吃得多了便会有害,有时还有可能中毒,这是生活常识。即使是最…  相似文献   

12.
原始之绿--成功复制大自然的精髓 想象一下,大自然是怎么让一座建筑凉快下来的?看看日本大阪大学的做法吧!在这里,营造商、建筑师和设计者们都在尝试寻找一种更好更佳的"建筑绿化"模式,他们的关注迅速地转向大自然本身--原始的绿意,而这样的方案显然已被证实在真实世界里是的确可行的:在该大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心,设计者们"偷"来了森林的"魔法",直接把树叶用作建筑遮荫的"衣裳".  相似文献   

13.
今天,人们在科威特沙漠中穿行,可以看到一些绿色的小植物从沙砾中破土而出。它们的根深扎在厚达5~7厘米的油层下。在漆黑、有毒的土质中竟然长出了绿草,科学家们对此惊讶不已。科威特大学的生物化学家们正在研究利用沙漠植物,采取自然方法治理被石油污染的可能性。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大量石油从失控的油  相似文献   

14.
黄晓卉 《环境》2009,(6):52-59
原始之绿——成功复制大自然的精髓 想象一下,大自然是怎么让一座建筑凉快下来的?看看日本大阪大学的做法吧!在这里,营造商、建筑师和设计者们都在尝试寻找一种更好更佳的“建筑绿化”模式,他们的关注迅速地转向大自然本身——原始的绿意,而这样的方案显然已被证实在真实世界里是的确可行的:在该大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心,设计者们“偷”来了森林的“魔法”,直接把树叶用作建筑遮荫的“衣裳”。  相似文献   

15.
视觉     
正云南芒康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芒康县盐井古盐田,是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盐田。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开始晒盐,澜沧江边的岩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3000多块盐田,至今仍在生产。晒盐女们延续着1000多年来的劳作方式,整理盐田,手工打卤,晒盐、扫盐、装袋,送到千年的茶马古道,换回各种各样的生活日用品。  相似文献   

16.
<正>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时下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和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甚至"人类已经成为地球生命史上第一个具有地球物理学力量的物种"(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欧洲人口专家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400万年里,共有800亿人出生,这些人总共存活了2.16万亿年。20世纪的一百年虽然只占人类历史的四万分之一,但期间出生的人总存活年数却占了人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绿洲”越来越小,人离大自然也越来越远了。近年来,一幢幢奇趣无穷的植物建筑在西方国家崛起,一门研究用有生命的植物进行建筑造型和装饰的新学科——植物建筑学应运而生。植物建筑师们利用天然植物,通过编枝、嫁接、修剪等园林技艺,巧妙地搭成住宅、凉亭、电话间等植物建筑,显得清新雅致,别具一格,魅力无穷。它除了可做房屋使用外,还兼有树木本身的特殊功用,如美化环境、防止风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还可节省林业、建筑业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冲击下,各国能源专家在寻求人类理想的新能源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植物世界。在植物王国中,水藻类因生长快、产量高、易收获,又富有油类而备受青睐,被专家们认为是最有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植物硅酸体研究在黄土古气候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 ,沉积物中保存的各种植物残余是古环境研究的良好材料 ,植物硅酸体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成为古气候信息的绝佳载体。在大量现代植物研究基础上 ,科学家们通过对第三纪以来各种沉积物中硅酸体组合的研究 ,较好地恢复了当时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其演化特征 ,在缺乏其它化石依据的黄土地层研究中表现更为突出。由于C3、C4 植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环境适应性和同位素组成 ,地层中C3、C4 植物硅酸体相对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也被成功地应用于古气候恢复中。在现代气候—植被类型和土壤植物硅酸体同位素研究基础上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建立同位素指标与各种气候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 ,将为高分辨率黄土古气候定量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环境工程》2021,39(1):238-239
<正>都江堰核心灌区林盘文化景观遗产,是川西平原特色的乡土文化景观,也是天府农耕文明之源,刻画着都江堰的山水之美,拥有历史见证价值、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图为都江堰核心灌区林盘文化景观。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农耕文化历史的巴蜀名城,都江堰核心灌区内林盘历史悠久,川西民居点缀其间,展现出天府之国的农耕魅力,形成了特有的林盘文化景观,成为川西平原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典范。都江堰核心灌区在林盘文化景观遗产构成方面,包括川西平原传统农业景观、都江堰灌溉景观以及林盘聚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