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关键在于运用科学理性的经济手段。随着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运行模式、调控思路等都在发生重要的转变,这不仅为我国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形成体现自然资源资产稀缺程度和市场价值的价格体系;财税、金融、国有资本等经济手段的运用,以及积极发展与环境治理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等是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透视日本环境治理的"四化"模式——"双向复合化""柔性化""市场化"与"参与化",发现"双向复合化"治理更注重治理"公"主体与"私"主体之间的配合、协同作用;以公害防止协定与环境行政指导为代表的"柔性化"治理,能弥补法律规范等刚性控制手段的不足,更具针对性与灵活性;"市场化"治理旨在实现日本中央政府环境管控权力的分散与下放,使"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效果得以优化;"参与化"治理则着力于解除层级制枷锁,解决"自下而上"环境治理的推行方式问题。基于此,得出相关启示:环境治理应增强地方环境自治、推广环境行政指导、提升基层成员环境决策能力并重视公众与政府间的对话及协商。  相似文献   

3.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当代全球环境治理正处于加速发展的过程,是一场知识范式和治理转型的变革,环境智库日益走近全球环境治理舞台中央,持续为全球环境治理做出新贡献。通过研究《全球智库报告》及具体环境智库的情况,全球总共95家知名环境智库纳入榜单,美国和德国环境智库占据领导地位。环境智库是全球环境治理的纽带,是环境治理国际话语权、领导力和国际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重要力量。中国环境智库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在专业性、国际性和影响力方面存在短板。在共建"一带一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全球环境治理持续变革的新形势下,需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环境智库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让中国环境智库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引领者地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理论,分析得出,在人均GDP方面,我国从"十三五"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时段与美国20世纪70—90年代大致相当。通过研究得出美国这一时期环境治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政策摇摆性、受环保社会化运动影响等特征,进而提出我国近中期("十三五"及"十四五"时期)、远期("十四五"时期及后期)环境治理在行政、法律体系、国际环境、经济新常态、社会化运动、政策分析、市场机制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13,(23):87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加强环境管理是有序推进城镇化、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重要抓手,推进城镇化需要走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有序推进城镇化、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环境管理"有奖征文活动。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各级政府、学术界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果,大力弘扬环境生态文化,提高公众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进入新常态,环境治理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现象将被打破。环境治理法制化、环境供给市场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环境信息公开化将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趋势,这将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为新兴绿色服务与环保产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3,(22):77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加强环境管理是有序推进城镇化、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的重要抓手,推进城镇化需要走集约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有序推进城镇化、破解资源环境难题,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环境管理"有奖征文活动。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各级政府、学术界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果,大力弘扬环境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环境空间管控是城镇化建设、城市环境治理短板,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亟待突破的领域。近40年来,由于城市环境功能定位缺失,环境格局错配,环境资源超载和生态占用加剧,我国城市局部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的环境规划制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缺乏系统空间型的环境规划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5个方面分析了怎样提高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基本问题,即:社会各经济主体间利益相协调、各项环境治理工具相协调、区域间环境政策相协调、地区环境短期治理与长期治理相协调、国内环境治理与参加全球环境治理相协调。综合来看,提高中国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需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共治模式,还要基于中国各地区发展实际、合理规划环境目标、并借鉴全球环境治理经验,建立健全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中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大成 《环境》2013,(9):14-17
"垃圾围城",城伤几许?面对日益严峻的"垃圾围城"形势,各地纷纷吹响向垃圾进击的冲锋号。《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历史性地首次超过50%,但与此同时,"垃圾围城"等"城市病"也已开始同步蔓延。为了突破城市垃圾的包围圈,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向垃圾宣战,并且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战果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价值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共治因具有平衡多主体间利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等特点而开始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理念。随着我国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传统的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也将由"命令管制"向"沟通协作"发展。环境多元共治具有促成保障环境利益的法律秩序、实现公众与行政主体互动协作、提升环境行政的制度化能力等功能,不仅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化路径,而且也为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7月1日—2016年9月30日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然而,绿色发展还面临着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完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西在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十二五"环境质量现状,对广西未来5年环境保护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将进入高峰期和机遇期,环境保护地位得到提升,但经济稳增长难度大,产业结构调整短期难以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基本保持且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加大,环境风险防范任务依然艰巨,公众对环境的述求高涨。  相似文献   

14.
<正>张坤民老师翻译了一本日本著作《环境经济学新论》,书中谈到了日本"先污染再治理"的例子,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全书十章,从环境问题、环境治理、环境经济评价、环境政策手段、环境修复、企业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等多个方面对环境经济学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对入门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读物。《环境经济学新论》之"新"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潜在能力(Capacity)和治理(Governance),这体现了作者在新时期处理环境与经济问题的核心思想。他将环境问题扩展为可持续性的问题,涵盖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即环境问题的核心不仅仅是保护资源,而是如何让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1日—2016年9月30日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然而,绿色发展还面临着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低碳创新动力激发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7月1日—2016年9月30日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然而,绿色发展还面临着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低碳创新动力激发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7月1日—2016年9月30日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然而,绿色发展还面临着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低碳创新动力激发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夏光 《环境保护》2016,(9):10-14
分析我国环境治理面临的新发展,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仍然面临着"环境污染重、生态损失大、环境风险高"的严峻局面,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和挑战因素众多,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这要求我国围绕一条主线(绿色发展);多重目标(质量、制度、人文);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三大政策(强势、智慧、人民)建立起"整体优化"的环境治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7月1日—2016年10月31日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然而,绿色发展还面临着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低碳创新动力激发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为进一步探讨我国绿色发展的各种问题,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环境保护》杂志现面向全国开展"绿色发展"论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1日—2016年10月31日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然而,绿色发展还面临着理念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低碳创新动力激发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索。为进一步探讨我国绿色发展的各种问题,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环境保护》杂志现面向全国开展"绿色发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