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的成形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 (SSM )是一种近终成形 (Near net shape)的成形工艺。和传统的成形工艺相比 ,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 :成形温度低 ;成形件力学性能好 ,较好的综合了固态金属模锻与液态压铸成形的优点。阐述了铝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的主要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与传统的液态压铸成形的差异 ,并阐述了半固态成形件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法、近液相线模锻法和等通道角挤压法制备AZ91D—Y镁合金半固态坯料。分别将3种状态的坯料加热到半固态温度区间进行二次重熔后,进行了触变模锻成形。结果表明,在半固态温度为560℃,模锻压力为200MPa的条件下,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法、近液相线模锻法和等通道角挤压法制备坯料分别保温30,20,15min后触变模锻获得最佳力学性能;随着坯料加热温度的升高,触变模锻成形件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增加成形压力有利于触变模锻成形件力学性能的提高;在相同成形条件下,等通道角挤压法制备坯料触变模锻后的力学性能最好,近液相线模锻法次之,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法较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M4 0石墨纤维和LY12合金 ,挤压浸渗后半固态下直接充填成形 ,制备了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半固态加工对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与固态塑性成形的区别。结果表明 :半固态下加工碳纤维的纤维长度明显高于固态加工。材料强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用3,5-二水杨酸法测黑液里还原糖含量。通过正交试验法,探讨了黑液质量分数、反应温度、硫酸质量分数及搅拌时间对黑液酸析前后还原糖去除率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黑液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700℃,硫酸质量分数为10%,搅拌时间35min。  相似文献   

5.
对高温合金GH4169管材挤压成形进行了工艺研究.确定了GH1140管材挤压成形工艺参数,分析了GH4169管材挤压力能参数变化规律.分析了管材挤压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GH4169管材挤压成形时必须严格控制坯料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润滑方式、挤压速度、挤压比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对管材挤压成形进行了工艺分析及实验研究。确定了镁合金、70 75铝合金、高温合金等几种材料管材挤压成形工艺参数 ,分析了管材挤压成形时变形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管材挤压成形时必须严格控制坯料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润滑方式、挤压速度、挤压比等工艺技术参数。以上工艺参数对挤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温变形实验 ,研究了 14 2 0铝锂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 ,获得合金的塑性图、变形抗力图、晶粒尺寸 变形程度关系图 ,确定出合金的锻造工艺参数 :锻造温度为 35 0~4 2 0℃ ,临界变形程度为 8%~ 10 % ,变形速率以低速为宜。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经济的14 2 0铝锂合金模锻件成形工艺 ,即 6 0 0 0t水压机上多方锻开坯→车成锥体→ 80 0 0t卧式挤压机上终压模成形。生产出的 14 2 0合金模锻件尺寸精度高 ,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汽车铝合金轮毂几种主要成形工艺的特点和应用概况,指出随着汽车工业对高质量铝轮毂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成形工艺正得到不断改进,挤压铸造和半固态模锻等一些新的金属成形工艺也将在汽车铝轮毂生产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超硬铝Lc9,对径向叶片的等温挤压成形工艺进行试验研究。文中给出了材料预处理和等温挤压成形的温度和速度等工艺条件;分析了径问叶片等温挤压的成形过程及该工艺对成形件强度的影响;论述了控制流动性和充填性的材料、加工及模具等主要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挤压成形工艺对于超硬铝材料复杂形状零件的塑性成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黑色金属半固态触变压铸工艺试验研究概况。该研究采用了和流变完全不同的制浆制锭工艺,所制备的黑色金属半固态浆料具有用流变方式制备的有色金属半固态浆料一样良好的触变性和充填性。这一探索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黑色金属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不但能满足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要求,而且还迴避了国内外以往的金属半固态流变制浆方式所面临的难以解决的高级耐火材料问题。为半固态成形技术应用到黑色金属机器铸造生产开辟了另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