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生态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特点,以及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生产模式,生态消费模式,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生态教育,制度生态文明等。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12,(15):2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主要是规范人类的发展行为,这是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研究其内涵,探讨文明建设与生态示范之间的本质关系。以建设目标、主体和过程为入手点,提出合理的文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远景目标而采取的一切积极和优良的行为及其成果,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性.而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良好的生态文明制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贵阳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不断在践行中寻求新的和超越发展的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重要的是依靠公众积极、主动、有序的参与。通过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繁荣。一、要培育公众参与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践告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必须创新公众参与形式,积极培育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5,43(9)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更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国家战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剑飞 《环境保护》2012,(20):60-61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结果是有增长无发展,导致祉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失衡、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冲突.生态城市建设是对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它摒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应从生态文明制度、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刍议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差异;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城市与滨海型生态城市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本文就如何科学把握生态城市的内涵,如何正确设计和评价生态城市建设,以及滨海型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生态市建设是探索区域生态文明的准备阶段,亦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阶段。成功的生态市创建策略是在充分认识本区域发展现状及创建差距的基础上,抓住重点任务作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佛山市提出了在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市的奋斗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尽快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本文重点分析佛山市目前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进步等方面与生态市考核指标要求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识别佛山市创建生态市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研究相应的配套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对上海市2005~2014年的生态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就绝对生态城市水平,2005~2014年上海市生态城市发展指数S总体上呈缓慢增长态势,但S值均介于[0.2,0.4]之间,处于较低水平,亟需加快该市生态建设步伐;(2)就相对生态城市水平,2005~2014年上海市先后经历了由低-低-中等-较高-高的变化过程,呈现不断趋好的态势;(3)2005~2014年上海市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的S值存在波动变化,总体上反映出上海市生态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随着大连全域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资源消耗量、污染产生量迅速增加,给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结合大连市的环境现实,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大连市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5.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效应评估方法构建及在深圳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背景下,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为了指导实现城市有序健康的发展,初步提出了一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效应评估模型.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综合评估模型、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和调控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现状水平和未来演变趋势相结合的认知框架,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安全,定量表达社会活动、低碳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确定指标调控方向和潜力.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深圳市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评估指数从2009年"IV级:较低"提升到2013年"III级:中等",在维持现状规模和高速发展速度下,2020年达到"II级:较高"水平(61.7),尽管保持增长趋势,但呈现增长缓慢甚至"饱和"状态.因此,依旧有必要优化调控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深圳市低碳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洋强市"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方法,并对增城市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实践进行思考,为科学引导增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研究结果:增城市生态建设得益于准确科学的规划控制引导,基于时代发展的制度设计和规划保障是增城市取得生态建设重大成果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是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种理想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主要应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3个子系统10个分目标30个具体指标的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佳木斯市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指导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而实现佳木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虽然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难以满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相关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提出了系统性的安排。构建现代长江保护治理体系,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需要以颁布实施长江保护法为契机推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以推进"三线一单"编制为基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以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管理为抓手建立推行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以统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主线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以落实生态环境价值为导向推进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环境治理体系为保障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当前国际上有关新算法,对EF方法作了修正,尤其是在均衡因子、不同类型的土地产量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数值,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社会政策的影响,同时采用国际均值作对比计算。另外,对EF的计算分解为消费EF、输出EF、输入EF等,为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提供具体的、科学的分析依据,并以上海市在1980~2003年的长期发展状况为例。根据现状拟合2005年的EF,分析了EF的修正方法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及影响EF的关键因子。并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EF有一定的相关性(η=0.877),据此提出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中的关键问题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管理决策者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不久前,上海的5位管理决策者应邀畅谈了他们是如何看待全球“生态城市”建设这股热潮,同时又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积极有效地推进上海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现将他们精彩的论述整理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