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安全管理“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全管理是安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环境“是安全管理的 3个基本要素 ,安全管理必须围绕这 3个基本要素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协调“人—机—环境”的自然和谐 ,将“人—机—环境”建立在一个最优组合状态下 ,把安全问题由事后处理型转变为事先预防型 ,从而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效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管理(质量、安全、健康、环境)一体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随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安全管理正朝着一体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安全管理的一体化不仅能解决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而且能深化企业管理的一体化,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构建了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以人为本,以法律、制度以及规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控制动态体系”。在安全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微观一体化———对象一体化和过程一体化,还实现了宏观一体化;阐述了一体化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分析了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的实施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有利于企业建立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平台。许多企业建立并通过了OSHMS认证,但体系运行与实际工作往往脱节,出现了体系标准化管理与日常管理“两张皮”现象,没有真正提升管理水平。本文结合济钢OSHMS建立和有效运行实践,对如何避免“两张皮”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零星检修”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与对策,并提出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事故预知及救护三方面出发,制定“零星检修”安全管理办法,规范检修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祝永宗  顾斌 《安全》2000,21(2):35-38
0 前言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工矿企业的因工伤亡事故有90%左右发生在班组。笔者统计分析某钢铁集团公司在1990~1998年所发生的轻伤事故表明:有94.3%发生在班组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岗位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要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应把预防班组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近两年,南京钢铁集团公司在班组中尝试推广应用“事故预案”工作,旨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防范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郑博 《安防科技》2004,(9):3-4,2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治、经济、贸易、企业管理等各方面都在逐渐向国际标准靠拢,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步朝着“舒适、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的国际“大安全”目标努力。但是,不难看到,在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不断出现的今天,旧的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多地暴露出来,个别单位、个别领导安全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旧框框里,甚至还有抱着“官本位”思想不放的决策者。他们在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仍然停留在理论或口头上,没有真正领会或不愿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内涵。个别地方同们性质的重特大责任事故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药王"孙思邈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安全生产管理,与治病救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医生是为了解决人体疾患,维护健康;安全管理是为了杜绝隐患,维护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重在"治未病"。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4+1”安全管理与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对全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其数量多、绝大多数在乡镇街道、生产安全事故多发、职业病危害严重、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低;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少;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内容单一。因此,提出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4+1”模式,其中“4”是指中小企业、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管、服务、监督体系,“1”是指提高监管效能的运行保障机制。该模式从宏观上为政府监管中小企业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从微观上为中小企业、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社会监督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HSE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HSE体系也就是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的体系。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把健康、安全、环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称为HSE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高校社区安全管理的精准、高效、便捷,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引入高校安全管理中,构建“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结合“微安全”微信平台,链接社区全体人员。根据布拉德安全曲线,将“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定位在杜邦安全管理第三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管理效果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发生率降低61.42%,事件处理效率提高74.05%,居民满意度达80.2%;“防灾型”网格社区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对高校安全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扁平化、联动管理;安全事故伤害率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校园现代化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加快推进安防与消防数据深度融合,建设“安消一体化”平台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抓手。“安消一体化”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脸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建立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精准防火、科学疏散、快速灭火的防控体系,实现安防、消防设备设施互联互通,安消一体化管理,智能监控预警,应急联动及指挥场景化。实践应用表明,“安消一体化”平台切实提升了高校在安消设备管理、风险隐患治理、火情智能预警、应急快速联动等方面的管控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一个普普通通的发电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没有官架子,对待职工像亲兄弟那样和蔼可亲,熟悉他的职工都称他“苏二哥”。没准您还认识他,此人大名苏承志。提起苏二哥,在重庆市永荣发电厂无人不晓,无论当值长和车间副主任,还是现在的党政“一把手”,他抓安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走动管理”。办公室他呆不住,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南充市安全监管局通过创建“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开展“安全生产示范社区”建设,实现了城乡安全管理“一体化”,从源头上筑牢基层安全监管防线。  相似文献   

14.
CCDC-09队员工始终坚持健康、安全、环保标准,在土库曼斯坦约洛坦区块通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借鉴了既符合实际又能够为安全生产护航的工具——"三驾马车",即"STOP"安全行为观察卡、"JSA"安全风险分析法和"SS"安全建议。"三驾马车"这一保障井队安全的新对策的运用,引起了兄弟井队的关注,普遍认为"三驾马车"具有推广价值,能够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借助于计算机,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企业的安全管理,从而得出马尔可夫链预知、ABC法安全管理、特性要因石川图法安全管理等适合大中型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教授级高工、中原油田消防支队支队长杨永钦,带领队伍积极探索消防有偿服务模式,开拓消防培训市场,建立真火仿真实训基地。2017年,杨永钦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为"全国最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人"。在国内专职消防队伍中,有这样一支团队: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气田清溪1井抢险中他们冲锋在前,在四川汶川、云南彝良、四川雅安等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三违”不反,事故难免。如何有效地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新千年伊始,兖矿集团唐村实业公司在遏制“三违”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该公司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警言移植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实行“三违累计积分制”,凡在工作中违章指挥、违章劳动纪律的“三违”人员,公司根据违章性质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分数,得“满分”者,自动下岗自找工作。此举大大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承包商和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将承包商纳入自身HSE体系实行一体化管理,通过甲方强势管理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为企业落实承包商、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进行了特征分析,明确了规划评估的工作目标,研究提出了规划评估技术体系,包括评估逻辑设计原则、评估总体框架和评估技术路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应重点从目标实现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政策措施评估三方面入手,评价目标实现一致性程度,评价任务实施情况及其作为目标战略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政策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对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的支撑程度,在此基础上评价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实例应用表明,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提出的评估技术体系对各级政府开展安全生产规划实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全管理“三步曲”:国外企业安全监管人员的经验之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强 《劳动保护》2002,(5):54-55
无论你处于组织管理中的哪个层次,成功的安全管理都需要有最高领导者的支持,否则,安全工作将无从做起。国外一些企业的安全监管人员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