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组合工艺对炼油碱渣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进行降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3,废水与铁碳填料的体积比为2∶1,微电解反应时间2 h,曝气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超过42.5%。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反应出水的最佳操作条件是:pH值在2~3之间、反应时间2.5 h、Fe2+浓度为800 mg/L左右、H2O2浓度为0.25 mol/L,在此条件下,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处理后的炼油碱渣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63.8%以上,微电解/Fenton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在79.2%左右,可生化性由0.16提高到0.56。  相似文献   

2.
丁苯橡胶废水是一种具有强冲击、多组分、高浓度特点的废水,且含有难降解和抑性物质,因此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其没有理想的去除效果。研究提出选用铁碳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来对该废水进行处理,以COD为主要指标考察该组合工艺对丁苯橡胶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处理丁苯橡胶废水,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去除一定的色度和COD,铁碳微电解的最佳p H为3,最适温度为30℃,需要曝气,反应时间为60 min,后续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一步处理废水,其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出水COD浓度为95 mg/L,色度为2倍,实现丁苯橡胶废水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3.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ABS凝聚干燥工段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铁碳微电解系统对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凝聚干燥工段废水进行预处理,重点研究了不同进水pH值对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为了研究铁碳微电解系统分解转化有毒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的电化学作用,分别建立了活性炭对照实验和铁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进水pH值条件下,微电解处理后出水的TOC去除率均在40%~60%之间;微电解能够分解转化废水中的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使废水的BOD5/COD值由0.32提高到0.6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进水pH值为4.0的条件下,微电解处理出水的BOD5/COD值高达0.71,且进水pH值为4.0的条件下微电解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转化效率最高.因此,铁碳微电解系统的最佳进水pH值为4.0.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各自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单独混凝、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混凝工艺在最佳条件下COD、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9%、20.1%、59.4%;强化微电解工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OD、NH3-N、TP去除率分别为32%、-4.5%、69%。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联合工艺效果最好,COD平均去除率能达到55%。对该化工厂的废水预处理工艺提出改造方案,初步预算了工程改造投资及药剂费用。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特性及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混凝试验、生化试验探讨了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的特性,并采用铁炭微电解进行预处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废水混凝效果较差,COD去除率仅为5%左右。COD超过845mg/L时,呈现生物抑制性,且随COD浓度增高生化处理效果严重下降;盐分对生化处理效果有反面影响。废水经过微电解预处理后COD降低35%左右,且生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SBR+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利用废H2SO4和废铁炭微电解,并以微电解-混凝沉淀+活性污泥为预处理,预处理控制工艺条件,S2-、色度、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98.9%,66.9%;试验的pH,VFA数据验证了水解酸化的稳定效果,稳定运行后,COD总去除率达96.0%,SBR出水经粉末活性炭吸附后COD出水300mg/L左右,达到三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7.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印染助剂废水进行试验处理,研究不同pH、铁碳填料与废水填充比、反应时间对该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寻求最佳反应参数。试验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印染助剂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出水COD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3.15%。反应最佳条件为pH=3.0,铁碳微电解填料填充比为1.5:1,反应时间为1 h。  相似文献   

8.
化工产品5-氯水杨酸的工艺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母液中有大量残留5-氯水杨酸钠。本文通过酸析-铁碳微电解耦合芬顿氧化处理该工艺废水,回收5-氯水杨酸,降低废水CODCr,提高其可生化性。首先考察了pH对酸析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1.5左右时,5-氯水杨酸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9%和92.7%。然后对铁碳微电解耦合芬顿氧化对废水处理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3.2时,铁碳粉投加量为0.05%,反应时间120min,双氧水投加量为0.5%,反应120min,中和沉淀出水,其CODCr去除率可达55%左右,出水可进生化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进行了味精废水生化后出水再处理的物理化学净化研究,考察了Fenton试剂法和混凝沉淀法的效果。得出采用混凝沉淀祛可使味精废水生化后出水进一步处理至COD℃<80mg/L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0.
微电解技术预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  胡将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09-110,113
印染废水因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文采用微电解-生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工程实验,微电解预处理使废水中的COD大幅去除,并显著提高其可生化性;色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工程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生化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处理后废水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以香精香料生产废水为实验对象,其COD浓度为58421mg/L,采用混凝沉淀-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废水pH、药剂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FeCl_3为混凝剂,在p H=7,FeCl_3投加量为10mL/50mL,0.06%PAM投加量为0.25mL/50mL时,废水COD的去除率为20.1%;铁碳微电解-铁碳材料与废水比例为2∶1(w/v),pH为3~4,曝气反应时间150min时,COD的去除率为14.6%; p H为4~5,双氧水投加量0.4mL/100mL,Fenton反应5h时,去除率为36.6%。经过该组合工艺的处理,香精香料废水总COD去除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铁碳微电解对红霉素医药废水生化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最佳的铁碳微电解填料为PotenICME05,最佳反应初始pH为3.02,投加量为100 g/L,曝气量为60 L/h,曝气反应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废水COD、浊度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8.36%、90.23%和95.0%;BOD5/COD由初始0.095提高到0.367,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改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GB 21903—2008《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微滤+混凝沉淀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研究和工程实例。试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SS去除率达90%以上,COD去除率达85%以上,处理出水水质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3544-2001),且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酸化压裂模拟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废水的COD,试验中考察了微电解反应进水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以及联合Fenton工艺中废水的pH值、H2O2加入量、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工艺的优化条件:pH2.5左右,反应停留时间120min,铁碳质量比5∶1;Fenton反应的优化条件:微电解出水调pH4.0左右,反应时间75min,H2O(2质量分数为10%)加入量7.5ml/L,最终处理的出水COD去除率达64.8%,联合工艺的COD去除率比单一的微电解法提高了26.3%,为后续的处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微电解处理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微电解—混凝沉淀工艺对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pH为3,停留时间为60min,铁碳比为2∶3。经处理后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的生化性大大提高,废水中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处理橙黄G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墨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对橙黄G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考察了NaCl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溶液初始pH以及铁碳投加量对废水中橙黄G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比了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与电化学混凝和内电解单独使用时对橙黄G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对橙黄G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高于电化学混凝法和内电解法,其中COD去除率高于后两者之和,说明两者的耦合是协同作用。FeSO4·7H2O的加入在提高脱色效果的同时,也改善了混凝沉降的作用,有助于后续泥水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最佳运行条件下橙黄G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8.3%和66.7%。  相似文献   

17.
电解-SBR法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解 SBR串联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试验分别考察了电解电压、pH以及电解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不同电解时间对后续SBR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原水BOD5/COD仅为 0 .1 7,是难生物降解废水 ,经过电解法预处理后 ,出水BOD5/COD可达到 0 .51 ,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但电解时间过长反而有可能使废水可生化性下降。在进水COD在 2 0 0 0mg/L以下时 ,出水水质可达GB8978- 1 996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秦树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Z1):177-179,222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破乳絮凝沉淀与多元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切削废液的降解效果。试验表明:采用破乳絮凝沉淀预处理,COD去除率为66.43%,采用破乳絮凝沉淀-多元微电解-催化氧化联合预处理工艺,在CaCl2投加量1 200 mg/L,微电解最佳pH 3.0,填充比1∶1,微电解2 h,催化氧化2 h,H2O2投加量2‰,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91.55%,是预处理该类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化学物质,其BOD5/COD值很低,可生化性差。故一般仅采用生化处理很难将其COD降低到排放标准,现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并串联Fenton工艺对某制药厂废水进行预处理。以废水COD为指标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条件为:前端的铁碳微电解反应时间为2.5 h,pH值为5,铁碳质量比1:2,Fe粉的投加量为120 g/L;后续Fenton反应投加30%H2O23 mL/L,FeSO.47H2O(100 g/L)400 mg/L,调节pH值为2,反应时间2.5 h,总去除率大于70%,为工业化应用做出铺垫。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采用碱销及聚铁二段混凝,改善再生橡胶脱硫废水的物化处理效果,提高BOD/COD值:采用三相流化床生物处理新工艺、提高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通过试验,得到该废水的3种处理方案,按出水COD值,可分别排入污水处理厂、城市下水道或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