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
尼龙的阻燃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综述了近年来对尼龙阻燃的最新研究进展,尼龙是相对易燃材料,因此在应用中要进行阻燃处理。主要讨论了关于含卤、含磷、含氮、含硫、含硅、含溴化合物的尼龙的阻燃性研究,也讨论了一些无机添加剂和成炭有机物。可以认为尚未有理想的方法对尼龙阻燃而又不损失其物理性能。低卤和非卤阻燃剂以及多种阻燃剂共同作用的复合型阻燃聚酰胺会越来越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丙烯(P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基三甲叉磷酸(ATMP)、尿素为原料采用热缩合法合成新型膨胀型阻燃剂一ATU。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ATU的结构及组成。将ATU与常见碳源季戊四醇进行复配,应用于PP材料的阻燃。研究发现ATU集气源酸源于一身,对于PP阻燃效果明显,甚至好于同比例的APP。极限氧指数仪和垂直燃烧仪测试材料燃烧等级;微型燃烧量热仪(MCC)研究了材料燃烧过程中热释放情况;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分别从材料的热降解及成炭原理方面上对ATU的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阻燃抗热防护服装在劳动保护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详细介绍了阻燃抗热防护服装所经常使用的各种功能性纤维材料的性能及发展现状,以及针对非阻燃常规纺织纤维的阻燃改性技术和针对常规纤维纺织品的阻燃整理技术。文章同时介绍了现行国家标准中推荐的阻燃抗热防护服装的阻燃性能检测技术,对国际上先进的TPP检测系统和热人仪检测系统也作了简要的描述。本文对于了解阻燃抗热服装及其阻燃抗热性能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卤素类阻燃剂的阻燃基础理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从阻燃化学反应,化学键能,热传递和反应动力学角度分析勖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6.
微胶囊化红磷增效氢氧化镁阻燃聚乙烯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微胶囊化红磷(MRP)在氢氧化镁(MH)阻燃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的阻燃增效作用,用氧指数和锥型量热计研究了MRP/MH的不同配比对其氧指数、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燃烧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DPE/MH体系中添加适量的MRP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氧指数,进一步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延长材料的着火时间,但是材料的发烟量有所增加。从热失重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LDPE/MH体系中添加MRP不仅大大提高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成炭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两类环保型棉纺织品耐久阻燃系统,一类是无卤锑系统,另一类是无甲醛或低甲醛系统。前一类包括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有机磷酸酯及多元醇磷酰氯;后一类包括低甲醛的磷氮系、磷酸酯-膦酸酯齐聚物-低甲醛含量树脂复合系统、烷基氨基磷酸酯-氯化铵加合物、多羧酸酯等。后两者系无甲醛配方。  相似文献   

8.
9.
10.
阻燃纤维及阻燃纺织品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工业的进步,纺织品种类不断增多,其应用范围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扩展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卫生、防护等诸多领域。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纺织品不阻燃而引起的潜在火灾威胁也进一步增大。据统计。约50%以上的火灾事故是因纺织品不阻燃而引起扩大的。所以,纺织品的阻燃性能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相变调温防护服的阻燃性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系统开展阻燃型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的制备与阻燃性能研究。选取2种相变温度的相变微胶囊、2种阻燃基布,利用干法涂层工艺制备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选取2种阻燃剂,以45%和75%的比例涂覆在相变微胶囊涂层的表面,制成16种阻燃型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基于锥形量热仪进行涂层织物阻燃性能测试,分析阻燃剂对涂层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进行阻燃整理的涂层织物相比,有机硅阻燃剂涂层织物的总热释放量平均下降42.22%,磷氮型阻燃剂涂层织物的总热释放量平均下降25.07%,并且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总热释放量呈下降趋势。另外,有机硅型阻燃剂明显降低了热释放速率与总热释放量,而磷氮型阻燃剂有效地延长了织物开始释放热量的时间和热释放速率达到峰值的时间。因此,2种阻燃剂从不同角度优化了相变微胶囊涂层织物的阻燃性能,提高了相变调温防护服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黄佳丽  王鑫  宋磊  胡源 《火灾科学》2022,31(3):163-174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高性能生物基环氧树脂以减少对石油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和4, 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的依赖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腰果酚、苯酚、甲醛溶液和氯代磷酸二苯酯等原料合成了三种官能团数目可调控的腰果酚基羟基型固化剂(P1C1F-0.6DCP、P2C1F-0.6DCP和P3C1F-0.6DCP)并对其阻燃环氧树脂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DGEBA/P1C1F-0.6DCP、DGEBA/P2C1F-0.6DCP和DGEBA/P3C1F-0.6DCP均能通过V-0级别并且LOI值均在29%左右。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DGEBA/P1C1F-0.6DCP、DGEBA/P2C1F-0.6DCP和DGEBA/P3C1F-0.6DC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分别比DGEBA/DDM降低了68.4%、64.7%和70.7%。通过炭渣的形貌和结构分析,含磷腰果酚基羟基型固化剂的阻燃机理在于能够在燃烧过程中促进形成质量更高的炭渣,发挥更好的隔热、隔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GB/T2812-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提供的方法对安全帽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同一顶安全帽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一种实验结果为"合格",另一种实验结果为"不合格"。进而研究发现,标准仅对火焰的长度和颜色作了简单的要求,并未对燃气压力、火焰温度等作出明确的要求,从而导致同一顶安全帽有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建议在以后的标准修订中,对试验用气体的纯度和实验时气体的压力有所要求,从而确保测试结果的唯一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GB8965-98《阻燃防护服》标准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标准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赛车紧张、刺激、激烈,以其特有的魅力风靡世界百余年,可算做世界上最昂贵、开展最广泛的运动之一。发动机的轰鸣、惊心动魄的场面、成功车手丰厚的报酬,吸引着广大青年人的投入。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运动也有了迅速的发展。珠海已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高水平的一级方程式赛车场,1997年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首次举办了卡丁车赛,1998年在珠海国际赛车场举办了中国康巴斯方程式锦标赛。  相似文献   

16.
17.
纳米技术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胡源  宋磊 《火灾科学》2001,10(1):48-52
本文主要简述纳米技术与阻燃材料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纳米技术在阻燃材料中应用及发展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芳纶在阻燃防护服中的应用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的性能,并对利用其性能制作的阻燃防护服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新颁布实施的GB 8965.1—2020《防护服装阻燃服》进行解读,对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作简要说明,并就近年来个体防护装备的发展趋势做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