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在《“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背景下,聚焦美丽海湾建设,在“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结果,总结青岛灵山湾、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大连金石滩湾三个美丽海湾案例的经验做法,提出美丽海湾建设的重要诉求为“人海和谐”,美丽海湾建设应着重考虑公众的关注、诉求和满意度,为美丽海湾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湾资源开发的累积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了地形地貌环境、水动力环境、水质和沉积质量环境、生物生态环境、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累积效应以及对灾害的潜在诱发效应共六大类作为海湾资源开发累积生态效应的指示因子;然后以厦门海湾为例对各指示因子的累积效应深入分析;最后应用灰色评估模型对海湾常见资源开发类型的累积生态影响效应进行赋值评估。结果表明,六大类指示因子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累积效应与海湾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海湾资源开发利用的累积生态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湾资源与环境体系的结构,生物多样性降低,景观破碎,影响了自然海湾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最终将影响沿海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开发利用强度较大的海湾,借鉴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布局合理的生态源、生态嵌块、生态廊道,防止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加大而导致海域生态沙漠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美丽海湾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点任务。近年来,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安排,  相似文献   

4.
海湾型城市定位及其滨水空间的生态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海湾资源的稀缺性,论文以厦门市马銮湾为例,在基于区位优势的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其战略目标、总体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定位,进而构建了马銮湾生态保育区、生态重建区和生态过渡区基本生态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重建区提出了滨水生态空间构建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流域—海湾是推动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陆海统筹构建水环境测管协同模式是实现水环境治理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通过梳理其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识别了流域—海湾水环境系统监测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管理协同治理新模式的建议:通过健全流域—海湾监测管理评估协同机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管理、推动建设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智慧协同平台等对策,提升九龙江流域—厦门湾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流域—海湾系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流域—海湾是推动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陆海统筹构建水环境测管协同模式是实现水环境治理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通过梳理其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识别了流域—海湾水环境系统监测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管理协同治理新模式的建议:通过健全流域—海湾监测管理评估协同机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管理、推动建设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智慧协同平台等对策,提升九龙江流域—厦门湾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流域—海湾系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十三五"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基础上,巩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在"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建设中取得历史性新进展、阶段性新成效。  相似文献   

8.
筑牢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特别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其中,构建生态屏障,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相关政策要求的发展历程,依据《纲要》提出了未来5年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范围与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保护优先、修复跟进,工程引领、试验先行,生态引领、统筹经济的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宏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39-42
分析了西欧3个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综述了对厦门在建设海湾型生态城市中的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历史性地阐述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战略,表明了作为我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最高认知和创新性贡献,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时代号角.为此,本文从战略顶层设计角度出发,根据科学发展观,诠释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提出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提出了近中期建设生态文明的六大战略任务和四项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艾鑫 《环境保护》2021,49(8):64-66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美学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导向。本文把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生态美学在实际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健康审美品位、审美能力的同时,把乡村景观各要素统筹协调,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基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为建设美丽东北、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确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手段,以建设美丽辽宁为目的,结合辽宁省环保工作实际,从对策建议、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行了阐述,为辽宁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品容 《环境》2012,(12):6-9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2023,(4):76-77
<正>海湾是海洋经济发展和人类开发活动的聚集地,承载着社会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建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通过海湾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增强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5月,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改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全国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用海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本文分析了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出我国近岸局部海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应以美丽海湾保护建设为统领,全面带动和促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系统谋划陆海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行动措施;坚持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实施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系统部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目标和要求。固体废物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画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新时代十年以来我国固体废物治理工作取得的进展、成效及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提出了新征程上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总体能力和整体水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构建绿色城市平台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厦门市应当利用构建海湾型城市平台的契机,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打造产业生态链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厦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环境、经济、社会的复合体与基本单元,美丽城市建设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途径。本文在城市系统、城市形象、城市美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美丽城市建设的自然、环境、人居、经济、人文、生活等六大系统框架,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原则。结合美丽杭州建设战略研究,提出了三大战略重点、四大战略途径和六大战略任务的总体框架。提出美丽城市建设需要重视格局、结构、质量的内在约束引导机制、区域分类指导机制以及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建议.为姜丽城市建设提供券者.  相似文献   

19.
薛荣娟 《环境工程》2022,(5):266-267
<正>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我国愈发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致性,坚持在各个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多年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为了平衡该矛盾并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战略被提出并投入实践,成为美丽中国视域下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之路。本文将结合《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十讲——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一书,思考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现实意义,并基于对部分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如何推动乡村发展与生态治理的融合,以期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大制度创新,绿色发展为生态保护红线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生态保护红线落地的5大关键问题,并从红线思维、空间布局、主体责任、产业准入、权益补偿、生态修复6个维度,提出了绿色发展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落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