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十三五"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基础上,巩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在"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和美丽海洋建设中取得历史性新进展、阶段性新成效。  相似文献   

2.
近海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岸海域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如何对受损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扼要阐述了海洋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按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梳理了当前主要的近海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其在修复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可为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制定海洋生态保护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快推进长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结合长江经济带大保护,系统总结分析了近20年长江口环境质量和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①长江口海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②长江径流总量呈现波动变化,年均流量无明显的变化,而长江口海域海水环境状况一直较差.③营养盐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存在生境破碎化严重、外来生物入侵、赤潮频发、低氧区等诸多生态问题.为加强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建议:①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落实陆海统筹;②科学规划临港产业布局,加强涉海产业的污染管理;③加强污染物入海排放管控,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④保障海洋生态建设资金,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4.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原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划入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陆地和海洋",为系统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研判分析,在尊重和把握陆海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陆海规划统筹、推进陆海功能协调、加强陆海标准衔接、统筹陆海治理行动、统一督察考核执法的工作建议,并对陆海统筹的目标体系、任务体系、治理体系、法律体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推动流域海域环境问题的协同解决。  相似文献   

5.
渤海自然生态独特、地缘优势显著、战略地位突出。“十三五”期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后,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但仍面临着环境质量改善不稳定、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未根本扭转、环境风险易发高发等深层次问题和挑战。本文立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背景,结合“十三五”期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成效,针对新时期渤海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提出深化陆海统筹污染治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提升亲海品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数十亿年前孕育出了最原始的生命,同时又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仅造成了大气、河流、土壤等的污染,也导致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生态环境保护也十分的重要。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改善渤海生态环境质量,2018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以下简称攻坚战),经过三年治理,在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通过生态保护修复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30余千米,修复滨海湿地8800余公顷,有力推动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本文从修复规模、修复类型等方面梳理了攻坚战期间渤海海洋生态修复特点,分析总结了在滨海湿地、岸线岸滩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探讨了在项目谋划、修复模式和资金来源方面的不足之处,从加强规划引领、提高技术水平、拓宽资金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渤海海洋生态修复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22,(11):59-67
<正>概述2021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海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持续推进陆海统筹的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统筹谋划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深入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9.
许妍  梁斌  马明辉 《环境保护》2022,(12):13-15
本文全面分析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三个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需求,阐述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指出“十四五”时期,陆海统筹实施综合治理攻坚战的主攻方向是强化陆海统筹的氮磷污染物联防联控,深化河流—海洋生物生态协同保护,推进海洋环境风险精准防控,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海湾。  相似文献   

10.
X82一200001822中国199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朱建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一1999,11(5)一19一22环图X一19 对我国1998年度的环境空气质量、酸雨、主要流域水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地下水水位与水质、城市声环境、辐射环境质量、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城市空气污染、地面水体污染和城市噪声污染。1998年度总体环境质量与上年度相当,少数城市变化幅度较大。我国局部区域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工作任重道远。物排放总量控制评价所应包含…  相似文献   

11.
王艳  王彪  卢士强  雷坤 《环境保护》2022,(11):44-47
长期以来,长江口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文章分析了长江口生态环境存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问题突出、海洋突发事故风险仍然存在、公众亲海空间及品质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要强化流域—海域污染协同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海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泉州湾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泉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与分析,认为近海岸水质污染已趋严重,提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污染也日益严重,环境质量显著降低,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海洋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此要分析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避免海洋环境遭受更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了系统认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海洋资源经济与海洋战略,邀请了九位来自海洋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牧场建设、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发展、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地缘政治和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交流访谈。结果认为:(1)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明确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方法、坚持陆海统筹重大谋略、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国家海洋空间规划要整合现有涉海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资源,创新规划技术与规划治理理念,强化海洋空间管制指标、海洋空间发展能力和海洋空间治理地方特色机制等方面的创新。(3)海洋牧场建设要聚焦产业链条,推进“全域型”海洋牧场建设;强化原创驱动,构建“全域型”海洋牧场技术体系;倡导融合发展,培育“全域型”海洋牧场新业态。(4)“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强调运用陆海交错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管理优化的技术,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机理,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把握数字经济大势,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升级产业结构,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衔接区域战略。(6)海洋科技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是聚焦深海、极地战略新领域,提升关键海域实时精细观测和预报能力,聚焦海洋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加强海工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7)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调查、长周期监测,加强深海开发技术研发,评估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减少深海开发过程对海洋环境的扰动,实现深海采矿和深海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8)我国需要实施一种空间差异化且有针对性的海洋地缘战略,服务于台湾统一和领土争端、服务于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资源利用,服务于海洋运输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服务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9)实施中国海洋空间规划技术输出“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中国海外园区“节点网络体系”构建战略、实施面向“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实训战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必要的空间支点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近几年,我国海洋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2003—2008年,全国近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 2 0 0 1年全海域海水、沉积物、生物监测结果 ,对全国海洋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2 0 0 1年 ,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状态。全国劣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上年略有减小 ,但近岸海域污染仍然较重 ,局部海域环境质量继续呈恶化趋势 ;除个别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较大程度污染外 ,其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尚好 ;近岸海域生物质量状况基本良好 ;海洋赤潮发生次数增多 ,影响面积扩大 ,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洋碳汇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海洋碳汇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海洋碳汇建设进展,归纳总结了学界对海洋碳汇建设的主要关切,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系统观念”的精神,指出我国海洋碳汇建设需要重点解决谁来建设、建设什么、怎么建设的问题。针对谁来建设,建议依托国家海洋碳汇监测调查评估网和数据中心,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协作机制并凝聚各方力量;针对建设什么,提出在统筹多种类型海洋碳汇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工程,提升海洋碳汇;针对怎么建设,提出协同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海洋碳汇建设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3,(1):15
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消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海洋经济在我国迅速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然而,海洋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面临着严重威胁。当前,由于陆源排污压力巨大,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也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解决长江口—杭州湾海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阐述了深入打好长江口—杭州湾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探索提出五方面的主要攻坚方向:一是以减排消劣保障海水水质改善,二是以退围还湿推进滨海湿地恢复修复,三是以禁渔养护促进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四是以亲海空间品质提升增强公众亲海幸福感和获得感,五是以防风御险提升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通过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补齐长江口—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短板,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20.
海洋倾倒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琳  崔文林  贾永刚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5):413-416,421
以青岛海洋倾倒区为例,研究海洋倾倒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变化.根据1985~2003年对青岛海洋倾倒区及附近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倾倒引起的海水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海洋倾倒导致海水水质和底质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其它时段环境质量状况较好,这主要与倾倒的疏浚物中所含污染物有关.海洋倾倒导致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浮游植物的许多优势种已不复存在,底栖生物尤其是多毛类的生物种类、生物量已经有了较大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