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洪泽湖富营养化与环境理化因子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淮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998年—2000年洪泽湖水质监测资料,以洪泽湖水体最能表征营养化状态进程的叶绿素a为基准因子,分析了洪泽湖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通过QBAS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洪泽湖水质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是悬浮物、透明度,总磷是富营养化的潜在限制性营养盐。  相似文献   

2.
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8年的4月—11月梅梁湖水域应急监测数据,探讨了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蓝绿藻含量与TP、pH值和D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SD和E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H3-N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湖浮游植物生长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但主要为TP、TN、水温和风速。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千岛湖 1998~ 2 0 0 1年连续监测资料为基础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 ,以水温等 7项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藻类细胞密度、鱼腥藻细胞密度作回归统计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初步建立千岛湖蓝藻鱼腥藻细胞密度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 ,水温和溶解氧是千岛湖藻类细胞密度的显著相关因子 ,在控制蓝藻鱼腥藻方面 ,削减入湖的 COD和磷元素总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洋河水库蓝藻水华爆发预测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预测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和蓝藻水华爆发的风险,对洋河水库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其环境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洋河水库叶绿素a含量处于高位,氮、磷含量不断上升,特别是总氮质量浓度在5 mg/L左右,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具有大规模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对洋河水库藻华爆发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提出...  相似文献   

5.
洪泽湖富营养化和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洪泽湖水质状况,对2000年洪泽湖富营养化状态和生态特性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洪泽湖水中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中Ⅱ类水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12倍、10倍和0.24倍;总磷、总氮、透明度年均值超湖库特定项目V类标准,洪泽湖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对洪泽湖生态特性分析表明,由于洪泽源独特的湖泊形态,“藻型浊水状态“和“泥沙型浊水状态“交替出现,遏制了湖水从高营养盐含量向全面富营养化状态演变,保证了底栖动物的良好生长环境,从而形成了洪泽湖独特的环境生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水华蓝藻复苏的研究进展与水华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水华复苏的研究进展,确定了水华蓝藻复苏的定义,介绍了研究蓝藻复苏的方法,以及蓝藻复苏对水体中蓝藻种群生物量以及当年蓝藻水华形成的贡献,探索了驱动水华蓝藻复苏的环境因子。结合太湖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研究水华蓝藻复苏在进行水华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煤粉、沸腾两种炉型锅炉,进行低硫优质煤种和高硫劣质煤种的对比燃烧试验,取得有代表性试验数据;将试验所得数据,对比梧州市区域燃煤排放二氧化硫和大气二氧化硫现状,预测推行试验方法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证实此法是改善区域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8—2019年夏冬季在鄱阳湖布设17个采样点,采样检测浮游藻类和水质参数,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该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检测出浮游藻类7门31科58属,浮游藻类丰度范围为3.5×105 L-1~1.15×107 L-1,主要由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组成,绿藻门为夏、冬季主要优势种群。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冬季湖区水环境空间差异较大,而夏季差异较小;夏季氮磷营养盐和DO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冬季氮磷营养盐、BOD5和IMn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淮河干流江苏段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1月—2021年7月分4个季节布设5个断面采样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共检出着生藻类5门36属39种,物种组成以硅藻、绿藻和蓝藻为主,占比分别为35.90%、33.33%和23.08%;着生藻类群落结构虽然在空间上未出现显著差异,但呈现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趋势;alpha多样性指数和beta多样性距离分析均显示,着生藻类群落变化主要体现在季节差异上,夏季和冬季较春季和秋季变异程度更高;环境因子冗余分析(dbRDA)表明,影响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之间演替的环境因子各不相同,总氮是营养盐指标中唯一显著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对珠江口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及近滩为主的水域进行浮游藻类发生与关键水质因子 (溶解氧(DO)、活性磷 (PO3- 4-P)、硝酸盐 (NO- 3-N) )的监测与总结 ,得出二者间具有较高相关性。为珠江口水域水质、浮游藻类生态及赤潮研究做些基础工作与贡献。  相似文献   

11.
洪泽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七步连续提取法对洪泽湖9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各形态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洪泽湖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范围为580.7~1 447.7 mg/kg,无机磷(IP)是TP的主要部分,占TP含量的64.32%~88.60%;有机磷(0P)占TP的11.40%~35.68%.受河流注入和人为活动的影响,TP、I...  相似文献   

12.
对洪泽湖水质、底泥及水生生物样品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进行了测定,水样中总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在0.179~5.17μg/L,北部湖区和南部湖区的总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较高,其中成河北(S7)的浓度最高。底泥中的含量在0.137~4.50μg/kg,北部湖区及出湖口附近形成一个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污染带,其中成河东(S6)的浓度最高。水生生物体内的总硝基苯含量按鲫鱼、白鱼、泥鳅、龙虾、河蚌、螺蛳依次升高。  相似文献   

13.
太湖蓝藻暴发成因及其富营养化控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根据近年太湖水质和生物监测资料,结合近年藻类生长趋势和区域污染物人湖状况,探讨近年夏季梅梁湖蓝藻暴发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太湖富营养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和预测厦门市区空气中臭氧的污染水平,运用2006~2009年的监测数据对臭氧的污染成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因子对臭氧浓度影响的分析,进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厦门市臭氧预报及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5.
典型湖泊水华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1-2015年对太湖、巢湖和滇池水华高发季节的连续监测,以藻类密度和水华面积为判据评价了3个湖体的水华情况及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湖水华程度以\"轻度水华\"为主,巢湖水华程度以\"轻微水华\"为主,滇池水华程度以\"中度水华\"为主;太湖、巢湖和滇池水华规模均以\"零星性水华\"为主;太湖和巢湖藻类密度与水温、pH、溶解氧、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氨氮无显著相关性;滇池藻类密度与水温、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和氨氮呈显著负相关,与pH、溶解氧和总氮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中部农业园小麦和土壤镉元素含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江苏中部农业园土壤和小麦镉元素含量[ω(Cdsoil)和ω(Cdwheat)]关系,采集了土壤和小麦样品40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ω(Cdwheat)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呈中性偏弱酸性,ω(Cdsoil)含量范围为0.083~0.239 mg/kg,平均值为0.152 mg/kg,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属于优先保护类土壤;(2)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ω(Cdwheat)限定值(0.1 mg/kg),小麦籽实Cd超标率为10%;(3)ω(Cdwheat)主要受表层ω(Cdsoil)控制,同时受到土壤钼(Mo)、铅(Pb)、砷(As)、钙(Ca)和镉(Cd)等元素有效态影响,另外,还受土壤理化性质(pH值和有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16—2019年淮安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建立臭氧浓度预报模型,并利用2020年数据对预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有利于高浓度臭氧形成的气象条件是适宜的地面气压和高层位势高度,较高的地面温度和高层温度,适宜的地面相对湿度和高层露点温度差,地面和高层有较小的风速和特定的风向,适宜的总辐射辐照度、较低的总云量和低云量以及长时间的日照。定义高浓度臭氧潜势指数(HOPI)和风向指数(WDI),并结合地面和高层气象因子,建立多指标叠套的臭氧浓度预报方程。利用2020年数据对臭氧浓度预报方程进行检验,发现其预报值与实况值的相关系数为0.83,说明预报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进行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同时测定研究。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探索了同时测定模拟电镀废水中Cr3+、Ni2+、Zn2+的实验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实际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质量浓度分布调查结果,设计了测定较低和较高浓度范围2种模型,分别对应不同水质波动程度的电镀企业废水,前者浓度范围设置基本覆盖大多数实际电镀排放废水中Cr3+、Ni2+、Zn2+的浓度,且具有较高精度。测定浓度范围较小模型对应水质波动较小的电镀排放废水,模型中Cr3+、Ni2+、Zn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32~0.44、0.32~0.50、0.72~0.84 mg/L,平均相对误差MR...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降尘的年变化、月变化.运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采用主分量分析法,得出不同季节的主分量,揭示了降尘的规律,建立了多元自身回归预测方程.对城区降尘进了预测,并与实测作了验证和对比,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