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磷英黑云二长岩(下面简称为V岩)这个词的有效性是由Lacroix(1917)说明的,且由这种深成岩特有的化学成分所证实。 定义 磷英黑云二长岩这个词从来没有得到正确的定义。我们同意磷英黑云二长岩是指这样一些岩石: 1)粒状岩,一般具闪长岩的外貌,富含单粒的黑  相似文献   

2.
<正> 黑色页岩建造(含有0.3到5—7%或更多的分散碳质物质)广泛出现在不同时代地壳的冒地槽和优地槽构造中。与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受变质的陆源碳质碳酸盐杂岩有空间关系的是细脉浸染型、网脉型和脉型金矿床。在褶皱带含碳层的矿化中可划分为两种建造类  相似文献   

3.
<正> 引言从大西洋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不同站位中已经取得富有机质的白垩纪黑色页岩。在41-368站位,白垩纪黑色页岩被辉绿岩岩床侵入。岩心中有轻烃存在。对这些岩床上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分析,提供了检测逐出挥发性有机组份、导致残留有机质蚀变的热效应的一个极好的原地热实验实例.41-368站位位于佛得角隆起,水深3367米(图  相似文献   

4.
<正> 对发育在含碳(“黑色页岩”)地层中的金矿床来说,金的来源问题,尽管已有过大量调查研究,但依然是有争议的。作者长期研究发育在不同区域含碳地层中的金矿床,总结了金在不同沉积物中的15000多个克拉克值,包括与这些沉积物相应而派生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和交代岩在内,除个人的分析(5000多个)外,还利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金在沉积物石化作用和变质作用条件下的性状在无硫化物的含碳岩石中金的克拉克值低(1—5,少数为6—8毫克/吨)。同时,在岩石内的沉积成岩硫化物中金的含量经常是较高的(0.03—0.5克/吨)。在有同生硫化物的岩  相似文献   

5.
黄家湾矿是贵州遵义地区寒武系底部新发现的黑色页岩镍钼多金属元素矿床.根据形态硫测试结果,文章分析了黄家湾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剖面和矿石中不同形态硫(硫酸盐硫、黄铁矿硫、有机硫)的特征,推测镍、钼金属富集层处还原性硫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正> 自从实施深海钻探计划期间在开放海洋发现静海相以来,对黑色页岩成因的讨论又出现了高潮。也许正是由于中生代黑色页岩在现存的海洋盆地和出露于地表的海相地层中均有产出,所以它们便成为近几年讨论的主题。虽然在现代海洋盆地中缺乏古生代沉积,但早古生代黑色页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使得对其研究等于、或在某些方面超过较其年轻的地层:  相似文献   

7.
关于格陵河贞岩中支链环状的饱和烃馏份的分析已经在文献中有许多报导。但是从格陵河页岩中分析芳族化合物的报导是很少的。本文通过色谱—质谱法第一次详细地分析格陵河页岩中单芳族馏份。  相似文献   

8.
细粒岩石(油源岩)中保存的死亡生物体的有机残余物,在温度高于100℃时,经化学分解形成油气烃类物。这些有机残余物通常称为干酪根。如果有足够多的烃类生成,那么就有一些烃类要从油源岩中排出。本研究分析了采自北海的基默里奇克莱(上侏罗统)页岩,该页岩目前正在向邻近的砂岩排烃。如果大多数排烃作用正如先前提出的是烃类在压力驱动下以不连续的烃相经页岩孔隙流入砂岩孔隙的话,则所得结果是能够进行解释的,此外,毛细管力似乎可以增加靠近页岩和互层砂岩之接触面处的排烃效率。看来,低于C_(10)的烃分子的扩散作用可以改变页岩中残留的和排出的液态烃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化学中子活化法测定了意大利古比奥地区博塔乔内峡(Bottaccine Gorge)到孔泰萨谷剖面中的Ir、Pd、Pt和Au。页岩和灰岩样品是从白垩/第三系(K/T)界线上面2.85m到界线下面219m的范围内采集的。金属的富集是通过将界线页岩区与剖面下部(背景)进行对比而求出的。与背景相比,界线页岩中的Ir富集了63倍,而其他金属的富集不到2.2倍。Ir的富集不限于界线页岩,而大致扩展到界线上下2m的范围内。除了在K/T界线员岩中Ir发生大的富集外,在这个Ir富集区内还有4个明显的Ir最大值。在地层上,Ir的最大值与爆破型火山作用所特有的冲击矿物丰度的最大值相吻合。灰岩的贵金属含量低于页岩,这大都可以通过其粘土矿物较少来解释。如果用已发表的沉积速率进行计算,那么4m富Ir剖面所代表的时间至少是3×10~5a。在这个时期内,要保持很高的Ir通量,并且能解释K/T界线附近的Ir分布,那么强烈的火山活动可能是比地外物质的冲击更合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西西里岛东南部的拉古萨盆地中,被认为是主要生油岩的诺托组(上三叠统)和斯特雷佩诺萨组(下里阿斯统),是由毫米级至米级的粘土岩、泥灰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 除描述了沉积学特征和矿物学特征外,还描述了有机质的特征。采用生油岩评价技术和离析的干酪根,分析了未成熟样品中的有机质。就总有机碳(TOC)来说,最富含有机碳的沉积物(TOC>3%)通常是粘土。然而,所有岩石类型的氢指数(HI)非常高(HI达900)。干酪根的H/C原子比在1.2—1.6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干酪根的O/C原子比的分布范围相当大,确定两极干酪根的成分是可能的。用OPTIM法计算了每个极的典型有机样品的裂解动力学参数。 根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测结果,讨论了典型沉积物,尤其是纹层岩中有机质含量与性质的变化。提出了一种确定古环境的方法,概述了最有利于有机质富集的条仵。一般的环境是局部坍塌的三叠纪碳酸盐台地。生油潜力最大的岩石既不与诺托组的藻类沉积纹层岩有关,也不与斯特雷佩诺萨组的盆地粉砂质相有关,而是与这些相内的黑色页岩夹层和富含粘土的纹层岩有关。  相似文献   

11.
帕勘图-布宜诺钨-多金属矿床位于秘鲁北一中安第斯山脉的海拔大约4000米处。矿化是分布在倾向近于垂直的石英脉群中,这个脉群分布在侵入于侏罗-白垩系页岩和石英砂岩中年龄为9.5×10~6年的石英二长岩株的上部接触带内外,有数百米的范围。岩株从中心到边缘存在着互有区别而又粗略可分的四个蚀变带,即(1)碱性蚀变带,(2)硬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中所提到的绿盘岩或绿盘岩化岩石有数种。例如,鲁西诺夫(1972)曾举出以下四种:1) 呈区域性分布的原始绿磐岩;2) 矿脉周围的绿磐岩化岩石;3) 因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绿色片岩相的产物;4) 由于近代地热地带的火山性热液而使岩石再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郑玉元  王增琪  何敏 《地球与环境》2005,33(Z1):551-555
采用钻探、超声波测井、抽水试验、水质分析、地微震测量、室内岩土力学室验等综合勘探测试方法,确定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夹泥岩、页岩组成的软质岩与硬质岩互层状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结合地区的建筑经验合理的评价和充分挖掘软质岩与硬质岩互层状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和基坑边坡设计参数C、Ф。  相似文献   

14.
<正>在泥、页岩中广泛存在的蒙脱石族矿物,会使油气勘探和开采工作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钻孔扩大和滑塌,或者发生岩基崩塌。在页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蒙脱石族矿物的脱水作用彼认为是页岩中产生高压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 美国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性质Smith(1981)评述了作为将来合成燃料来源的美国油页岩资源的潜在储量,并逐个地叙述了美国的主要沉积岩——始新世格林河建造、泥盆纪大陆中部黑色页岩和二叠纪波斯波里亚建造。本文是Smith报告的扩充,报道了用固态~(13)C核磁共振(NMR)测量来确定美国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性质。美国约有20%的面积覆盖着含有机质沉积岩,这些岩石属于油页岩类,其地质年代范围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16日,笔者等在江西塔前—朱溪—赋春钨铜成矿带东北端的婺源赋春考察时,见到可能属风暴沉积成因的二叠纪栖霞组,现作简介,待同仁们考证。赋春地区栖霞组野外观察到的可能风暴成因现象有:(1)岩性为灰岩与薄层黑色泥岩互层(图1),属于广义混积岩—由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互层构成的混积层系,应属Mount(1984)定义的"间断混合"和张雄华(2000)定义的"事件突变沉积混合",董桂玉等(2007)认为多形成于风暴成因的突变环境,称之为"突变式混合沉积";(2)发育风暴浪成因的丘状交错层理,表现为灰岩层面呈波状起伏(图1);(3)  相似文献   

17.
<正> 南斯堪的纳维亚中寒武-下奥陶统阿卢姆页岩,含有类似于镜质体的干酪根显微组分。这个岩石单元的时代,排除了陆源镜质体作为这些显微组分来源的可能性。但似镜质体显微组分受热反应与年轻页岩中隐镜质体(Suppressed vitrinite)类似。这种相似性在自然体系中和含水热解试验中都得到了证实。在自然体系中,阿卢姆页岩成熟度范围为未成熟到低变质阶段,而在含水热解试验中,是将一未成熟的阿卢姆页岩样品,在280~360℃温度区间内等温加热72小时。自然  相似文献   

18.
缺气环境中,金属从海水、古卤水或热水溶液中被吸附和沉淀而发生积聚。在后来的变质和岩浆作用过程中,金属重新活化,形成矿床。这种矿化类型主要受缺氧环境的构造背景类型控制。被动边缘的碳质沉积岩只含有铀、钒和钼的次经济富集;含铜黑色页岩和海底喷流型矿化则限于大陆裂谷和拉拗槽环境或活动边缘的弧后盆地;变质矿床主要与碰撞边缘有关,但也出现于其它的构造环境类型。含铜黑色页岩的形成,受地球演化过程中超大陆裂开时低海平面期的控制。在高海平面期,黑色页岩中积聚的铀和钒含量增高;含铜和含铀黑色页岩矿床中岩性控制明显;相反,多金属矿化的产出并不取决于碳质沉积物的岩性成熟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金在100MPa、温度呈梯度曲线变化条件下,在一些岩石柱(砂岩、泥质页岩、碳泥质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中的重新分配。在以蒸馏水作为初始流体的系统中,未见金的明显再分配。在有NaCl参予的硅酸盐岩石柱中,金发生再分配,同时转移到“碳酸盐地障”中。在硅酸盐-碳酸盐岩石柱中,即使有NaCl参予,金也不发生再分配。在使用现代海洋沉积物的实验中,金的再分配是由于保存在沉积物中海水的氯化物水解所致。在“碳酸盐层”和岩石柱的低温带,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高,岩石中的活化金再沉淀形成自然金。  相似文献   

20.
<正> 对取自大西洋(深海钻探计划第105、135、137、138、144、330、367、368和370号区域)的88个白垩纪沉积岩样品(其中包括38个有机碳含量大于1%的黑色页岩样品)中的Fe、Mn、S、Zn、Cu、Cr、Pb、Ni、Co、Mo、V、Ba和Sr等元素,以及选择性样品中的Ag、Cd,Tl、Bi和B等元素进行了光谱分析(相对标准误差为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