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环境污染事故涉及环境因素较多,一次排污量较大,发生突然,危害强度大。虽然政府对突发环境事故日益关注,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目前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与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预防体制不健全、应急设施不完善、事故处置草率、监测设施不普及以及事故处罚太轻等等。提出了加强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事故应急人员和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事故预防为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对于高质量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参考国外应急预案评估指标,构建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评价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某市116家企业编制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现有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缺...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公众参与环境应急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环境应急管理主体多元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松花江水污染""天津港爆炸"等事故发生后也暴露出我国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和讨论,明确我国现阶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提出有效建议,提高我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动车组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铁路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的现状,以京哈上行线汽车侵限与D8次旅客列车碰撞事故应急处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动车突发事故及应急处置特点,分析了目前动车组应急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增加应急培训演练等提高动车碰撞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有效防控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形势十分严峻,并成为国家"十二五"以及未来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制度、应急能力建设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成效等几个方面应对简述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长足进步,并进一步结合当前全国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分析了当前环境应急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应从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制度与联动机制建设以及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为着力点,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6.
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体系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特点和应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南四湖流域应急体系的构想。体系包括4个方面:风险源识别管理与数据库构建、应急监控网络优化、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和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  相似文献   

7.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在分析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历程基础上,从深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衔接、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防控、跨国界河流安全保障、区域环境风险应急与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现状,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分类、成因和引发环境污染的主要危险化学品种类。结果表明道路运输事故占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90%,三分之二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道路运输事故可分为行车途中交通事故和隐患性非交通事故两大类;《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第3类易燃液体和第8类腐蚀品分别占环境污染事件总量的53.53%和24.12%。从自救应急机制、道路运输选线和HSE管理体系等3个方面,提出抑制道路运输事故及其降低环境污染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中的首要环节,是对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理、减轻事故危害和制定恢复措施的根本依据。文章从制定应急监测预案、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摸清污染源状况、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方面对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作了简要的阐述,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屡有发生。针对我国现行管理体制设计上的弊端,提出了在构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实践中,必须着力健全完善溢油事故宏观防控、溢油问题科技保障、溢油风险预测评估、溢油危机应急处置4个方面工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