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于鲁冀  何青  赵晴 《四川环境》2010,29(5):40-45
根据函数单调性特点及模糊识别中最大贴近度原则,分别从距离函数和关联函数两方面对物元可拓法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距离函数改进后,能够真实地反应变量与区间的关系;关联函数改为贴近度函数后,评价结果中不再出现负值,易于级别的判定。采用改进后的物元可拓法建立了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多级物元模型,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快捷,评价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背景下大连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任学慧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892-894,916
在城市化背景下,选择大连市的城市建设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3类共3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根据3类发展的速度快慢可判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由于大连市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城市经济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得出大连市目前还处于未实现可持续发展阶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城市发展结构的基础上,将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理论应用到城市化发展各主体及其协调关系分析上,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城市树"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14个省辖市为例,构建灰色关联结构矩阵,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目标排序。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大连、沈阳的关联度最高,朝阳的关联度最低;城市内部经济、基础设施、生态平衡、城乡统筹和资源安全发展失衡。实例分析得出"城市树"模型科学合理,为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将预警指标静态权重进行处理,得到预警指标的动态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进而确定生态安全的警度等级。对合肥市2005—201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结果发现:整个研究期内,合肥市的生态安全警度等级除2016年处于Ⅱ级(轻警)外,其余年份均处于Ⅲ级(中警),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492增加到0.649。  相似文献   

5.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评价,是对文化资源是否具备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和文化资源通过产业化途径获取经济效益前景的衡量.针对评价过程中部分指标难以精确计量、模糊性较高的难题,创新性地引入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在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潜力评价过程中的可靠性与优越性,该结论有利于促进文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矿城市,做好土地的污染防治和土地集约利用工作尤为重要。借助国家社科项目,通过持续的实地调研,以铜陵市为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铜陵市2009~2013年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得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5.37。根据评价标准,铜陵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属于中度粗放的范畴。基于评价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分布具有引导作用;(3)与一般工矿城市相比,环境污染型工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分配有所差异。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根据湖北省具体区域特征,通过构建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得出湖北省12个地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5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从总体上看,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偏低水平,其中武汉市是唯一具有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但优势地位不明显;其它城市可持续发展5个系统均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且城市特色不突出。  相似文献   

8.
构建合理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是绿色产业评价的关键.根据绿色产业的内涵,依据信息重复指标的剔除标准和加权灰色关联度最大的指标筛选标准,利用R聚类—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离差平方和法对评价指标分准则层聚类,保证筛选后不同指标反应的信息不重复;二是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求解R聚类同类指标中各指标的加权灰色关联度,遴选关联度最大的一个指标,保证遴选出的指标对绿色产业评价影响最大;三是通过R聚类—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22个指标涉及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2000—2015年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其耦合协调关系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甘南州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且处于较高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城镇化滞后型发展为优质协调生态环境滞后型,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单个系统内部的均衡发展,以推动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4~2016年对化成水库的水质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该水库在此三年间持续处于中营养状态。对该点位水质富营养化变量指标(COD_(Mn)、NH_3-N、TN和TP)进行特征分析,TN和TP均为Ⅲ类,COD_(Mn)处于Ⅱ—Ⅲ类,NH_3-N达到Ⅱ类。分析该区域水质各指标为NH_3-N和TN污染主要来源是点源污染,而TP和COD_(Mn)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根据分析结果对化成水库富营养化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相互关联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定量方法对营口港与辽宁腹地2001--2009年的关联效应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港口港城动态关联效应总趋势逐渐增强,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营口港港口区域一体化进程在关联程度较强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营口港辽宁腹地关联发展效应演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自然条件与区位、区域设施与交通、经济水平与社会条件是影响营口港辽宁腹地关联度演化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营口港辽宁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分别从辽宁腹地、营口城市角度提出相关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自主发展和区域合作推进区域发展;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集装箱业务。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培坤  王远 《四川环境》2010,29(5):87-92,102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福建省经济系统在1990~2008年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系统地分析,探讨了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资源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主要结论有:(1)福建省物质输入量不断上升,能源需求急剧增长;(2)隐藏流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地生态包袱不断增大;(3)区域过程排放缓慢上升,大气污染物排放为主要推动因子;(4)物质需求强度有反弹趋势,经济发展与物质需求出现扩张性"复钩"。最后,对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大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中,生态足迹形象地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1)生态足迹的理论背景、相关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能值分析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和投入产出法等综合应用的趋势;(2)生态足迹在全球、国家、地区尺度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国际贸易、能源、旅游、交通、饮食等领域的应用进展;(3)土地互斥假设、全球面积单位、等效因子取值以及研究尺度方面的局限性。最后,本文指出了在多指标整合、污染影响分析和家庭消费尺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2000-2011年2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指数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系数进行测算,并利用协调度模型综合分析评价了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①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整体协调度优于其与工业化的协调度;②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协调度逐步磨合到相对理想状态;③知识创新能力与工业化协调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较大波动性.  相似文献   

15.
田万慧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982-985,989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已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定量研究的热点之一。构建一套系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改善农业环境,杜绝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对甘肃省及其14个地州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及其各区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傅威  林涛 《四川环境》2010,29(3):102-109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判断当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是建立有效协调机制的关键。本文从发展、机理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耦合关系研究中主要的3类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耦合度定量判断模型(包括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数理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3类模型机理和应用情况的对照分析,总结各自优劣势,并认为具有多情景分析和多方案执行评估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江流域的地区特点,以目前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确立水资源安全分级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最后得出从2000年到2007年东江流域各行政区的水资源安全度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并在全省范围应用,对全省136个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评价。结合评价结果,阐述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征,提出了河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完成北京市“十二五”城市区域的主要声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全面提高北京市声环境质量水平,科学预测区域内在“十二五”期间噪声污染水平和发展趋势,本文以北京市某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与实测历史噪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指数平滑法与灰色模型GM(1,1)对所选定研究区域的噪声污染水平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指数平滑法与灰色模型对研究区域声环境噪声污染预测是可行的,北京市在“十二五”期间声环境质量水平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一类区域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于肖肖  马民涛  谢超 《四川环境》2014,33(5):125-130
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型,通过计算,分析评价重庆市2002年~2011年十年间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历程;结果表明:(1)2002年~2011年,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环境发展水平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2002年~2011年,重庆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已经由"勉强"经"初级"达到"中级"水平。因此,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