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水溶性,提高混凝处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H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7.5g/L时,DSD酸氧化母液脱色率大于90%,BOD_5/COD达到0.3。当臭氧投加量为6g/L时,1-氨基蒽醌废水的BOD_5/COD达到0.3。1-氨基蒽醌废水经投加量为2.5g/L的臭氧处理后,再进行两级混凝处理(FeSO_4的投加量分别为5.0g/L和1.0g/L),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和93%。  相似文献   

2.
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祝万鹏  杨志华 《化工环保》1994,14(5):268-273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1-氨基蒽醌和DSD酸生产废水,能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水溶性,提高混凝处理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PH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7.5g/L时,DSD酸氧化母液脱色率大于90%,BOD5/COD达到0.3。当臭氧投加量为6g/L时,1-氨基蒽醌废水的BOD5/COD达到0.3。1-氨基蒽醌废水经投加量为2.5g/L的臭氧处理后,再进行两级混凝处理,CO  相似文献   

3.
湿式氧化法处理乐果废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侯纪蓉 《化工环保》1999,19(1):6-11
采用湿式氧化法对乐果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氧化温度230-240℃,压力6.0-7.0MPa,废水停留时间1h在此条件下,有机磷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有机硫的去经可达82%,废水经湿式氧化,回收磷酸盐后再经生化处理,保持COD与有机硫的比值大于25:1,COD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4.
对氯氰菊酯生产废水进行了物化预处理和生化处理试验,物化预处理工艺路线为高温高压氧化法,最佳温度为220℃,对庆压力为3.54MPa,最佳时间为1h。废水经预处理后,COD从43100mg/L降至17300mg/L,去除率为60%;氰含量从3640mg/KL降至小于1mg/L,去除率高达99.9%;出水BOD5/COD上升至0.34。  相似文献   

5.
酯化废水铁还原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曹微寰  周琪 《化工环保》1999,19(4):195-199
用铁还原-中和-混凝沉淀法进行酯化废水预处理试验,原废水不稀释,铁还原处理在曝气条件下运行,还原时间为7 ̄8h,处理过程中的耗铁量为每升废水120mg左右,全过程COD去除率可达30%以上,BOD5去除率可达40%以上,色度降低50%。  相似文献   

6.
用高效菌种处理甲胺磷农药废水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选育出的一种降解甲胺磷混合菌,在SBR反应器中对预处理后的甲胺磷生产废水进行生化处理。结果表明,投加高效菌种后废水的处理效率较未加高效菌种时有明显提高:进水COD为1000-1600mg/L,去除率可达84%左右,BOD去除率为90% ̄93%,甲胺磷的去除率为88%-89%,出水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有机磷农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萃取法处理萤光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仉蕾  魏兴义 《化工环保》1995,15(1):28-31
采用萃取法处理萤光废水,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如下:pH为1,废水:萃取剂:稀释剂为20:2:5。在此工艺条件下,萤光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1%-98%,色度去除率达99.8%。萃取剂可再生回用,在萃取相中按萃取剂(包括络合物)的量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20%的NaOH溶液,在95-105℃加热回流5-10min,即可使萃取剂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8.
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中硫的脱除与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硫染料中间体废水中硫的脱除与回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铁屑过滤-混凝法,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硫去除率为98.5%,COD去除率为65.0%,出水清澈透明。同时回收得到Na2S质量分数为56%的水溶液,可直接用于染料中间体的生产。本方法将废水中的硫化合物以Na2S形式回收,为该类废水的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声化学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祁梦兰  杜静 《化工环保》1996,16(6):332-336
介绍了声化学氧化反应机理。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靛兰染料废水的BOD5/COD由0.21-0.23提高到0.41-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合成橡胶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新宇 《化工环保》1997,17(4):221-225
对合成橡胶废水提出了水解酸化与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和90%。  相似文献   

11.
多菌灵及其中间体工业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琪 《化工环保》1993,13(5):277-281
多菌录及其中间体工业废水含苯胺类物质和硝基苯,可物化性差,经凝聚-吸附预处理后,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效果大大提高。中试结果表明,预处理后废水经生化处理,CODcr平均去除率达83%,出水CODcr,苯胺类、硝基苯和PH各项指标基本达到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3,3'-二氯联苯胺生产废水与废渣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醛-水合肼法合成3,3'-二氯联苯胺(DCB)时,排出的废水和废渣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废水经相互中和、重氮化、中和除锌预处理,除去水中的硝基苯类、邻氯苯胺、DCB、锌以及肼等难生物降解物,再经生化处理,排出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废渣采用焚烧法处理,排出烟气中苯胺类<0.5mg/m ̄3、硝基苯类<0.03mg/m ̄3、DCB<0.3mg/m ̄3。  相似文献   

13.
3,3‘—二氯联苯胺生产废水与废渣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纪蓉 《化工环保》1994,14(4):221-224
介绍了甲醛-水合肼法合成3,3'-二氯联苯胺(DCB)时,排出的废水和废渣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废水经相互中和、重氮化、中和除锌预处理,除去水中的硝基苯类、邻氯苯胺、DCB、锌以及肼等难生物降解物,再经生化处理,排出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废渣采用焚烧法处理,排出烟气中苯胺类<0、5mg/m^3、硝基苯类<0.03mg/m^3、DCB<0.3mg/m^3。  相似文献   

14.
液膜萃取法处理有机磺酸工业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军  金易标 《化工环保》1993,13(5):258-261
对含高浓度数-硝基甲苯-2-磺酸(NTS)的工业废水采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研究了萃取过程膜溶剂、表面活性剂、外水相的PH、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油内比的选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去除NTS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外水相PH为4,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为5.0%-7.5%油内比为1:0.5-1.25,表面话性剂复配使用可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NT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4%和96.2%。  相似文献   

15.
麦迪霉素废水的两级好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汝华  张林生 《化工环保》1993,13(6):325-327
采用三相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固定床两级串联好氧生物处理流程,可处理COD高达20000mg/L的麦迪霉素高浓度有机废水,两床的容积负荷分别为4.44和0.89kgCOD/d·m^3以下时,其COD和BOD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水质较好。本流程能够承受高浓度有机物的冲击负荷,对进水中的麦迪霉素和酚类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保持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甲胺磷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胺磷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甲基氯化物废水,含盐量高(质量分数为18%~20%),可生化性较差(BOD/COD为0.1),一般认为不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曾有农药厂采用低压酸性水解和湿式氧化等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行生化处理,由于成本高或设备腐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制药废水硝化-反硝化除氮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孟怡  徐亚同 《化工环保》1999,19(4):204-207
含高浓度氮的制药废水经好氧生化处理后,虽然出水的COD,BOD5均可达到行业排放标准,但TN仍高达约170mg/L。本研究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利用生物膜外层好氧,内层缺氧厌氧的条件,使硝化-反硝化脱氮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NH3-N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约90%和70%。在本试验条件范围内,温度越高,负荷越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越完全,NH3-N和TN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自净式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在寒冷地区火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长山电厂工程试运行,探索了自净式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在寒冷地区火电厂的应用途径。该装置在进水CODCr值为105mg/L时,去除率大于50%。尤其是对于进水CODCr值为105mg/L左右,可生化性仅为0.125的污水,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35%、22%,处理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程里  马骁懿 《化工环保》1994,14(5):290-295
采用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缩合过程的最佳PH为5.0-6.0,甲醛的最佳投加量视废水中苯胺含量而定;电解过程中,NaCl的最佳投加量为3%(wt),控制电解液PH为5.0-7.0、电解时间120-140min、槽电压3V、电流密度0.9A/dm^2。在上述条件下,苯胺含量为1000-10000mg/L的废水经缩合-电解法处理后,COD<250mg/L,苯胺<0.1mg/L。  相似文献   

20.
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缩合-电解法处理苯胺废水,缩合过程的最佳pH为5.0—6.0,甲醛的最佳投加量视废水中苯胺含量而定;电解过程中,NaCl的最佳投加量为3%(wt),控制电解液pH为5.0—7.0、电解时间120—140min、槽电压3V、电流密度0.9A/dm ̄2。在上述条件下,苯胺含量为1000—10000mg/L的废水经缩合-电解法处理后,COD<250mg/L,苯胺<0.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