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天然水体中的生物降解过程和颗粒界面作用对生物降解的加速作用。根据均相和非均相水环境中DBP的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和理论推导,得出低浓度DBP的降解速率与颗粒物浓度可以近似用线性关系表示,并用效应因子表示颗粒物对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苯胺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吸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批量平衡法实验,比较了作为有机碱离子化有机污染物之一的苯胺在酸性、天然水和碱性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特征,并观察了水体颗粒物中腐殖酸含量对苯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遵守Fre-undlich方程:在pH5—10范围内苯胺被吸附的能力随介质pH值和颗粒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聂立伟  崔福义  马华 《环境工程》2012,(Z2):510-514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进而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吸附已经成为去除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方法,而藻类作为一种理想的生物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概述了藻类对染料、酚类、多环芳烃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吸附。  相似文献   

4.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危害,引起肺炎、肺癌等疾病,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吸烟以及由室外进入室内的颗粒物。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气体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甲烷等)和无机气体污染物(SO2、NOx、CO等),它们可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化学物质过敏症(MCS)等相关病症。本文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以及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口-近海环境新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效应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大量陆源污染物特别是备受各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微塑料、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新污染物进入水体环境并迁移扩散,对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综述国内外微塑料、全/多氟化合物、抗生素和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在河口-近海环境中的污染来源、时空分布和迁移传输等环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近海水生生态系统中新污染物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和风险,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应关注河口-近海环境中多种新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和新污染物产生的联合生态毒理效应及造成的生态和健康风险等,为陆海统筹下的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苯酚、氯代酚、甲酚、硝基酚等),芳香烃类(单环芳烃、多环芳烃、杂环芳烃)及其他化合物(酰胺类、氰、农药、杀虫剂、合成洗涤剂等)。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Biofilmkineticmodel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rationaloptimizationofbiofilmreactordesign ,operationandresearch .Whereas,itsapplicationinthedesignoffull scaleoperationsisfarfromreachingtheacceptancelevelbecausewhichiscomplicatedmathematicalentities.Theapproachofillustrationloadingcurvecanbeusedtodesignthebiofilmreactorandavoidthecomplexsolutionforequationgroupofthemodel.Fixedbiofilmsystemshavevariousadvantagesovermoreconventionalactivatedsludgeprocess,includingtheabilitytosupportavari…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对受污染环境修复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90年代后国外利用表面活性剂对受有机物污染有地下水和土壤进行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对憎水性有机物污染物增溶作用的规律,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技术的原理,以及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对污染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在环境中残留期长且能够长距离迁移的高生物毒性化合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微生物降解因其绿色环保、价格低廉、获取容易等优点,成为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其中,白腐真菌作为一类能够高效降解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白腐真菌对典型POPs(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的生物降解过程/机制及土壤生物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应用白腐真菌修复实际污染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物活性炭内吸附与生物降解协同去除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确定BAC内2种机理去除有机物分配比例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以BAC进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可生物降解有机碳(BDOC)浓度变化作为评价参数,并利用此方法确定了臭氧投加量对2种去除机理的影响.臭氧化可以使BDOC浓度增加,臭氧投量为2~8mg/L时,BDOC增加0.12~0.54mg/L;BAC过滤使出水BDOC浓度降低为0.23~0.31mg/L.随着臭氧投量增加(2~8mg/L),在BAC内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比例从46%增加到89%.  相似文献   

11.
荧光光谱法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测定痕量有机化合物和生化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测试手段 ,因其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和非破坏性 ,在环境科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荧光光谱法研究PAHs与溶解态有机物间相互作用、同步荧光法研究溶解态PAHs的生物降解、荧光分析法直接研究溶解态PAHs的光降解以及用同步荧光法测定鱼胆汁中PAHs的代谢产物等几方面的工作 ,展示了荧光光谱法用于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张崇淼  赵倩  王真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7):3434-3442
为探究病毒在厌氧水环境中的存活特性,以噬菌体MS2为模式病毒,采用双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MS2的定量检测,研究温度、pH值、悬浮颗粒物、乙酸等理化条件对噬菌体MS2的影响,分析其衰减动力学特征,并通过测定Zeta电位和噬菌斑直径考察噬菌体颗粒在不同条件下的聚集状况.结果表明,在厌氧水环境中,噬菌体MS2的衰减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模型.在众多研究因素中,温度是影响噬菌体MS2存活的最主要因素.噬菌体MS2在4,17,25和35℃时的T90分别为20.36,6.14,5.15和0.46d.35℃条件下12h后噬菌体失活率高达2.44lg,而4℃条件下7d后噬菌体失活率仅有0.78lg.增加乙酸浓度能明显提高噬菌体MS2的衰减速率.低pH值和悬浮颗粒物条件会促进噬菌体的团聚,使噬菌体颗粒Zeta电位降低,水力学直径增大,但悬浮颗粒物浓度过高会影响颗粒间的静电作用.噬菌体的团聚也增加了噬菌斑的直径,pH=6和20mg/L的悬浮颗粒物条件下,直径1.0mm以上的大噬菌斑数量占比分别达到了45.61%和57.74%.明确厌氧水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对噬菌体MS2的影响,可为水环境病毒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PACT工艺系统中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研究生物活性炭法(PACT)中各作用相对实际废水和模拟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以及活性炭用量和污泥量对PACT降解污染物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了PACT系统对废水处理的特征和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PACT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纯活性炭吸附和活性污泥法,且对污染物具有更好的持续去除效果. 活性炭用量越大,PACT工艺的处理效果越好,最佳污泥量〔以ρ(MLSS)计〕在1 500 mg/L以上. 动力学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精确拟合PACT工艺降解有机物的过程,表明PACT工艺中吸附过程并非系统的控制步骤,生物降解性能至关重要. PACT系统污泥中活性炭的扫描电镜照片证明了活性炭作为微生物载体进行生物作用的事实,固定化载体作用是PACT系统主要的强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物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几种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微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和这些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以及用遗传与基因工程技术创建高效菌株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之一,由于其用途广泛,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利用生物降解硝基芳香化合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针对硝基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过程,汇总了用于降解的微生物资源,并对硝基芳香化合物生物代谢途径、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酶、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Preliminary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bout how to incorporate sorption/de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with suspended solids and sediments into single-chemical and one-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model of Jinghang Canal.Sedimentation-resuspension coefficient k3 was deduce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pollutants, concentrations and components of suspended solids/sediments and hydrological and hydraulic conditions were integrated into k3 and further into river water quality model; impact of sorption/de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with suspended solids and sediments on prediction function of the model was discusse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impact is pronounced for organic pollutants with relatively large Koc and Kow, 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also conservative and foc of riversuspended solids/sediments is high, and that incorporation of sorption/ de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to river water quality model can improve its prediction accuracy.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WAO/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催化湿法氧化 (CWAO)是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十分有效的物理化学方法 ,本实验将该方法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使用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研究着重研究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降解速率的影响 ,建立了温度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初步考察了催化剂 (Co/Bi)在降解垃圾渗滤液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中利用高压反应釜并使用催化剂 ,在封闭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研究温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总有机碳 (TOC)和COD的去除率均显著增大 ;用Elovich方程可以描述垃圾渗滤液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速率常数k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并建立了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定量关系式 ;反应液 pH值在反应过程中先迅速降低 ,之后缓慢上升 ,主要由于反应初期生成了大量的有机酸 ,而随着有机酸逐渐被降解 ,反应液 pH值缓慢上升 .通过本研究可知 ,以Co/Bi作催化剂 ,利用CWAO降解稀释后的垃圾渗滤液 ,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但本研究仅探讨了温度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有较大的影响 ,其它反应条件如氧化剂、催化剂用量以及垃圾渗滤液浓度等对CWAO法降解效率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评价及污染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采集了42组地下水样品和10组地表水样品,首次将有机污染物纳入检测项目,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 3 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苯,检出率分别为30.95%、2.38%和2.38%,检出的三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饮用水标准.通过多介质污染评价系统进行有机污染评价,各有机污染物检出点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在焉耆盆地平原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不同,检出率为牧草地 > 耕地 > 建设用地;检出的14组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大部分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亚黏土与亚砂土区域,其余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砂砾石区域;地表水采样点中只有B03(开都河)检测出微量的三氯甲烷,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不是来自于地表水的补给.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岸海域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海洋环境中有机污染现状和监测评价的需求,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以我国近岸海域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分布浓度、污染物的急慢性毒性和理化性质为评价赋值指标,建立了基于环境暴露指数和环境效应指数为基础的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定量筛选方法.利用本筛选方法,尝试性的提出了我国近岸海域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名单,以此为海洋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20.
微塑料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微塑料普遍存在于河口、海岸和深海沉积物中,能直接或间接地对沉积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群落产生影响.为探究微塑料对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向沉积物中分别添加不同丰度(2%、 5%、 10%)和类型(PE、 PVC)的微塑料颗粒,进行30 d的微塑料污染模拟实验,分析不同微塑料处理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微塑料对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能降低群落丰富度,且添加PE和10%PVC下降最显著;添加微塑料使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等相对丰度上升,后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伯克霍尔德氏菌科和假单胞菌科等涉及氮循环的菌群在添加PE以及2%和10%PVC后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鞘氨醇单胞菌科等与多种有害污染物生物降解作用有关菌群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KEGG代谢通路预测显示,添加PE和较高丰度(5%、 10%)PVC使菌群膜转运蛋白、细胞运动和外源物质生物降解等功能显著改善,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功能受到抑制.研究可为微塑料污染对沉积物养分转化和外源污染物降解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