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据《法制日报》近日报道,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环保专项资金也呈现增长之势。令人忧心的是,在少数地方,不符合国家申报要求的企业通过层层审批,数以百万计的国家环保专项资金被装到了私人口袋里。一项旨在改善环境污染的惠民政策,越过层层监管,沦为了权力自肥的敛财工具。近年来,国家对环保领域的政策性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每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下拨的专项补贴资金数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环保投入财税政策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相应政策,指出现阶段我国环保财政存在投入仍然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财税政策对促进环保投入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总结国外经验,提出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综合运用多种财政工具以及深化环保税收政策的改革等对策,以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稳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科目,整合散落在其他科目里的生态环境保护支出,分析中央财政(含本级投入与专项转移支付)近五年(2012—2016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现状,发现:中央用于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支出最多,五年支出均值为933.1亿元;其次是环境污染治理支出,五年支出平均值为773.4亿元。同时,基于现状分析及工作实践发现中央财政生态环境保护支出存在规模偏小、比重偏低、增长的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中央财政需进一步优化支出方向和结构,加强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16家节能环保类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财税政策对节能环保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补助强度、所得税比率、流转税比率对研发强度的影响都较显著,并从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措施、完善税收制度与税收优惠措施方面提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研发与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当前环境保护工作所处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在分析美国联邦财政环保支出特征的基础上,从加大环保专项资金投入、提高环境科技支出占比、强化重点领域环保支出、注重建立环保基金等方面,提出优化我国中央财政环保支出可供借鉴的四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生态综合补偿的提出表明国家对生态补偿关注的重点从资金的来源转向资金使用的效果,其中转移支付法制是影响生态综合补偿效果的主要变量。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立法来看,贫困地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立法从维护公平正义提供倾斜性补偿资金,转向促进“绿色发展”“绿色减贫”的生态补偿整体性效益建设。然而,整体上,相关法制建设尚显不足,如贫困地区利益未充分表达、补偿资金使用自主权未能充分发挥、整体性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在于,扶贫政治思维淡化了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法律制度的属性,覆盖面难以普及;不同利益诉求造就了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约束;行政放权的非制度化影响贫困地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整体性效益。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权新理念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转移支付的法律制度化建设,明晰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中转移支付的重要地位,夯实基础性财权,同时构建适应生态综合补偿的整体性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乎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属于限制开发区。该类功能区为提供生态产品投入大量的环境建设成本,又因限制开发导致发展权受限,需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作为当前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在资金分配、资金使用、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提出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为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健全资金用途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补充适用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就工业污染而言,大中型企业排放污染物最多,对环境的影响最大,治理的矛盾也最突出。特别是在现实条件下,力口何使大中型企业环保工作走上一个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其一,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相当数量属于老企业,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环保治理欠帐多,想马上补上这些欠帐是不现实的;其二,在数以万计的大中型企业中,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的步履艰难,让这些生产发展尚无保证的企业增加环保投入也是不现实的;其三,由于我国环保起步比较晚,到目前为止,国家环保法规及环保政策仍不很完善。特别是国家财政上仍有许多困难,期望国家在短期内增加大中企业环保治理方面的投入同样是脱离现实。  相似文献   

9.
何力武 《绿叶》2012,(3):39-44
随着传统能源的衰竭和环保压的增强,未来5~1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走进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并将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上将遵循节能(降低总能耗)、环保(减少污染物排放)两大趋势,逐步实现对化石类传统能源的替代。欧美汽车大国均不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市场化投入,使得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从国际比较经验来看,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性举措大体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车用替代燃料的开发和推广对关键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对生产和使用的补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抢占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0.
要闻     
《环境教育》2012,(11):5-5
中央3380多亿元支撑节能减排带动社会投入上万亿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年来,全国财政经建系统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创造环境"的节能减排工作思路,把节能减排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陆续出台30多项财税制度和办法,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380多亿元资金,加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共同带动社会投入上万亿元,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中国网)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指出,除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都要有专职的环境保护机构以外,乡、镇政府也要有人专门做环境保护工作。时隔一年有余,各地乡、镇环保机构建设进度迟缓,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乡、镇专职环保员的活动经费来源难以解决。对于乡、镇环保机构活动经费及专职环保员的报酬,目前一些地方采取从地方财政事业费和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中补贴的办法来解决。我认为这两种办法都有弊病,主要是这样做不能发挥乡、镇专职环保人员的积极性。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乡、镇环保工作的活动经费来源,从当地所属企、事业单位(包括县、乡、村联办)所征收的排污  相似文献   

12.
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环保投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环保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构建环保投入机制的基本思路是:畅通现有的环保投入渠道,开辟新的环保投入渠道,增加环保投入的供给;加强对环保投入资金、环保项目及工程的管理,提高环保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压缩环保投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李华芳 《绿叶》2007,(11):49-49
"企业没激励、官员没动力、民众没能力",这是环保在现阶段遇到的困境。企业没激励,自不必说。地方官员为何没有动力治理污染?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官员"向上负责制"。当前的选拔机制使官员不可能产生动力去治污。其二,地方政府也是一个理性的行为主体。如果治理污染要耗费大量的地方财政,治污成本过高的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为例,研究了以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转移支付范围的关联性,将现有生态转移支付县(市、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占比情况进行空间分类研究,提出超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平均值水平的区域应纳入生态转移支付范围。结合河北省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对占比高的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应将15个县(市、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环保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有45.3%的居民为了保护环境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环境关心对于居民环境支付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社会地位,最后是消费支出。具体而言,对环境问题越关心的居民,其环保支付意愿越高;社会经济地位中的个人收入及主观阶层地位越高,居民环保支付意愿越高;消费支出越高的居民,环境支付意愿也较高。提出增强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和环境关注度等措施提高居民环境意识,改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让高科技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主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市政当局或污水处理公司通常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其废水处理能力。各级政府投入资金(运转费用通常不属于最重要的考虑范畴),市政当局一般会提供扩大规模所需要的占地。90年代以来,随着财政紧缩政策和政府职能的转移,使得市政部门和企业的主管人员开始改变态度...  相似文献   

17.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4,(2):5-5
正江苏:拨款进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江苏省日前出台《江苏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暂行办法》,由省财政厅每年拨付资金给为了坚守生态红线而发展受限的地区。2013年,江苏省级财政共安排近9.88亿元补助资金用于生态红线区域保护,2014年,此项资金预计将达到15亿元。具体包括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15类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约为2410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科技投入体系的构成及环保科技投入的衡量指标基础上,研究政府和企业分别在环保产业科技投入体制中的机制;结论显示:必须强调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并发挥其纽带作用;政府直接支持的科技投入具有杠杆作用,能够支持、引导和鼓励环保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我国环保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确定环保投入的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环保投入运行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江苏常州人许某从浙江台州将1OO多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燃烧过程中排放出高致癌物质二噁英)非法转移至镇江,用作浴室的燃料.经受害村民举报,镇江丹徒区环保分局将剩余的近20吨遗留废弃物进行专业处理,当事人许某为此支付了3万元的处置费用.(<扬子晚报>2010年12月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