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西南强地震影响区生态恢复重建的背景下,探明不同气候区不同恢复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的恢复率以及空间异质性及其演变规律,对准确认识生态恢复作用下灾害干扰区的土壤恢复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汶川地震灾区干旱河谷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受损治理区为研究样地,以邻近的未受损区为对照,分析地震后恢复期受损治理区土壤SOC、TN、TP的恢复率以及空间异质性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气候区内受损治理区SOC、TN、TP的含量整体上显著低于未受损区,说明地震后受损治理区的养分状况尚未恢复至震前水平.养分恢复率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TN(53%-58%)、TP(51%-58%)高于干旱河谷季风气候区TN(32%-36%)、TP(41%-49%),SOC的平均恢复率在两个气候区表现基本一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更高的养分恢复率.干旱河谷气候区受损治理区和未受损区的养分变异系数均高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说明干旱河谷气候区土壤结构稳定性较差,受灾害破坏更为严重,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发生水土流失及次生灾害的可能性更大.干旱河谷气候区受损治理区的C:N值大于未受损区,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则相反.上述研究表明灾区土壤养分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而气候可能是影响土壤恢复的主导因子,结果可为灾区生态恢复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图2表4参38)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地震灾区不同气候区的初期生态恢复过程,选取汶川地震重灾区汶川县(干旱河谷气候区)和绵竹市(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的受损治理样地与未受损样地,对比研究表层土壤(0-20 cm)全养分(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养分(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生物量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气候区内,不同土壤层次SOC含量和0-5 cm、5-10 cm层土壤TN含量均表现为未受损区显著高于受损治理区(P0.05).其中,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损治理区的水解性氮(AN)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在不同土壤层次显著低于未受损区(P 0.05),真菌数量与速效钾(AK),放线菌数量与土壤SOC,TN与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在未受损区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在干旱河谷气候区,未受损区不同层次土壤有效磷(AP)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高于受损治理区(P0.05),MBC与AN、AP,MBN与SOC、TN,细菌数量与AK在受损治理区存在显著相关(P0.05),真菌数量与AP在未受损区存在显著相关(P0.05).典范相关分析发现,土壤中AK、TN含量与细菌数量、MBC含量,AK含量与真菌数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震后受损区土壤速效养分、生物肥力不及未受损区,需加大土壤培肥力度,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从而改善土壤健康状况,促进生态恢复.(图3表5参41)  相似文献   

3.
Pb/Zn矿冶区植被恢复地土壤酶的活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韶关铅锌矿冶区植被恢复地的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植被恢复地(ZR)的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高于人工植被恢复地(RG)和无植被覆盖地(GB),其中脲酶、蛋白酶在ZR的活性极显著高于其在RG和GB的活性(P<0.01).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植被盖度、生物量等特征呈较高相关性.建议用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作为Pb/Zn矿冶区植被自然恢复的指示指标,过氧化氢酶作为参考指标.图1表1参18  相似文献   

4.
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裸荒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和乔木群落4种类型表示恢复的4个阶段,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不同恢复条件下0-10、10-20、20-40 cm土层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以及土壤酶活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的进行,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2)随着土层的加深,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减小(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3)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与土壤含水量、物理性黏粒、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及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4)过氧化氢酶与脲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及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 pH 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5)土壤脲酶、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可敏感地反映植被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植被恢复可改善表层与深层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地震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循环发生明显变化,这对震后植被恢复有重要影响.选取两处受汶川地震影响的森林植被区,分别设置4个处理,即地震迹地、地震迹地枯木旁、邻近未受损森林、邻近未受损林窗,对比研究表层土壤(0-20 cm)物理因子、有机质、速效养分以及微生物等.结果显示两处研究地点有大致一样的趋势:地震迹地与地震迹地枯木旁温差与p H值浮动变化显著大于未受损森林与林窗,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未受损森林和林窗;震后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损失高达50%,速效养分损失高达80%;速效养分(铵态氮和硝态氮)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邻近未受损森林、邻近未受损林窗、地震迹地枯木旁、地震迹地;震后枯木在地震迹地形成养分热点,其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高于地震迹地,在生长季节较为显著,其速效养分硝态氮含量最高是地震迹地的5.88倍.本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导致受损森林系统表层土壤有机质等的极大流失,同时震后迹地土壤有效养分、微生物生物量显著降低,地震迹地枯木旁形成土壤"肥力岛",震后生态系统恢复将经历养分富集和植被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6.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贾国梅  王刚  陈芳清 《生态环境》2007,16(5):1466-1469
土壤生物学特性在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降解、营养循环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植被的恢复演替显著影响土壤生物学特性,尤其影响土壤酶活性。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脲酶和转化酶的活性逐渐提高,17 a达到最大值,随后有所降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特性和微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转化酶和脲酶不仅互相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它们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碳氮之间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紧密相关,与微生物的大小紧密相关,所以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生物学肥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纯樟树林(CC)、纯杉木林(CL)、杉木樟树混交林(CLCC)、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NR)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附近的疏草荒地(GD)作为对照(CK),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人工林型中不同土层(0~10、10~20和20~4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不同林型下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均显著增加,依次为微生物总数(CLCC)微生物总数(CC)微生物总数(CL)微生物总数(NR)微生物总数(CK)(P0.05)。(2)土壤脲酶(URE)活性在不同林型下的大小顺序为脲酶(CC)脲酶(CLCC)脲酶(CL)脲酶(NR)脲酶(CK)(P0.05);蔗糖酶(INV)活性的大小顺序为蔗糖酶(CC)蔗糖酶(NR)蔗糖酶(CLCC)蔗糖酶(CK)蔗糖酶(CL)(P0.05);酸性磷酸酶(APE)活性的大小顺序为酸性磷酸酶(CC和CLCC)酸性磷酸酶(NR)酸性磷酸酶(CL)酸性磷酸酶(CK)(P0.05)。(3)在剖面层次上,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也有明显的层次性,即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小。(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真菌与脲酶、酸性磷酸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P0.05或P0.01);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和有效氮(AN)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可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和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6种不同树种的防护林带,采集0~10、10~20、20~40、40~60cm四层土样为研究材料,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防护林地土壤养分因子、微生物因子和酶活性因子中每两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组变量土壤养分、微生物、酶活性中,每两者之间均有显著的典型相关变量存在,而且基本能够代表变量总体相关信息;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间的相关主要由全氮、速效磷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磷引起;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主要由全氮、有效磷、水解氮含量与脲酶、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性引起;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与脲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引起;不同林地不同土壤层次的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在各对典型变量上的聚集趋势可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的树种选择与土壤健康诊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取重大洪涝灾害干扰下受损自然恢复3种不同林地(毛竹林、杉木林、次生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以未受损林地为对照,测定不同林型土壤基本性状指标(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在内的物理性质、主要养分含量),并运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分形维数D值,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3种不同林型土壤均以粉粒含量占比最大,分形维数在2.58-2.70之间,0-10 cm土层分形维数表现为毛竹林杉木林次生阔叶林,受损自然恢复林地未受损林地,其中次生阔叶林的受损自然恢复林地与未受损林地差异显著.(2)毛竹林与次生阔叶林土壤容重表现为受损自然恢复林地显著大于未受损林地,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与总孔隙度则相反,受损自然恢复与未受损杉木林间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较小;各林型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受损自然恢复林地显著低于未受损林地,总体恢复状况表现为杉木林次生阔叶林毛竹林.(3)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含量、土壤容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及总毛管孔隙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分形维数能够客观地表征土壤的结构特征以及土壤养分肥力特征;受损恢复林地土壤条件还未达到未受损林地的水平,对恢复状况较差的毛竹林,可以适当地进行人工植树造林,优化群落结构,进而改善土壤条件,促进灾害干扰下受损植被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忠梅  宋长春 《生态环境》2010,19(5):1215-1220
选取三江平原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于5—9月采集0~20cm土壤样品,分析了小叶章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其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叶章湿地土壤脲酶、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变异系数分别为13.1%、7.9%、13.6%、9.8%、5.0%、27.0%。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具有相似的动态规律,均在6月份出现一个波峰值,但最大值出现的月份不同,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在9月份时的酶活性最高,而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在6月份时酶活性最高。淀粉酶活性动态规律表现为5—7月酶活性降低,而后酶活性升高,9月份酶活性最高,此时淀粉酶的水解能力最大。并且,随着季节变化,小叶章湿地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淀粉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福建省南平市洪涝灾害受损区不同林型自然恢复过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以该区毛竹林、杉木林和次生阔叶林等3种主要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板技术研究林地受损、受损自然恢复7年(自然恢复)和未受损3个阶段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结果表明:对不同林型而言,杉木林和次生阔叶林自然恢复样地对6类碳源利用情况优于受损样地,微生物整体活性优于未受损样地,而毛竹林仅对3类碳源利用较好,微生物整体活性低于未受损样地.杉木林和次生阔叶林自然恢复样地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E和D显著优于受损样地(P 0.05),而毛竹林2个样地差异不显著.林型与恢复阶段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除多聚物外的其他碳源与H、E、D.对3种林型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和羧酸类.综上所述,3种林型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总体活性上升,但次生阔叶林和杉木林微生物群落恢复程度好于毛竹林.(图1表6参31)  相似文献   

12.
植物群落对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尾矿废弃地为对象,研究了铜尾矿废弃地上植物群落发展与表层尾矿微生物量C、N和脱氢酶、过氧化氢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植物群落-微生物量C、N_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群落的发展,铜尾矿废弃地表层尾矿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在不断增加;铜官山老尾矿废弃地白茅群落下表层尾矿(TBM)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与杨山冲尾矿废弃地及铜官山新尾矿废弃地表层尾矿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铜尾矿废弃地表层尾矿微生物量C、N与土壤有机质、总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脱氧酶、碱性磷酸酶及脲酶与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土壤有机质、总氮之问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过氧化氢酶与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土壤有机质、总氮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长期棉花连作对北疆棉区土壤生物活性与酶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瑜  梁永超  褚贵新  冶军  刘涛  郑旭荣 《生态环境》2010,19(7):1586-1592
以长期连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15年连作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的测定,揭示北疆长期连作对土壤主要肥力性质、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棉花(Gossypium spp)连作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显著,表层土壤(0-20cm)肥力明显高于亚表层(20-40cm)。长期棉花连作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呼吸等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脲酶、碱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均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而下降,棉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轮作(CtR-AR)处理各酶酶活性均高于棉花连作处理。微生物量碳(MBC)随棉花连作年限逐渐下降,而微生物量氮(MBN)随不同棉花连作年限并无一致性变化。不同棉花连作年限处理之间的呼吸商(q(CO2))有很大的差异,15年棉花连作非病区(CtN15)土壤呼吸商最高为19.00g?mg-1?h-1,CtR-AR处理的呼吸商最低为13.64g?mg-1?h-1。土壤微生物商随棉花连作年限延长呈现下降趋势,CtN15处理出现最低值,为0.81%。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不利于土壤健康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烧除是森林防火与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探究云南松林计划烧除后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化,可为科学实施计划烧除提供参考。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照壁山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计划烧除后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与酶活性(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的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松林计划烧除后,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急剧下降,但这种影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越来越小。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0-10 cm土层、真菌数量在0-20 cm土层未烧除样地显著高于烧除样地;细菌、放线菌在11-60 cm土层、真菌在21-60 cm土层受火烧影响小。(2)计划烧除导致大部分表层土壤酶失活,随土层深度增加受影响程度越来越小。土壤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0-20 cm土层未烧除样地显著高于计划烧除样地,脲酶、蛋白酶在0-10 cm土层显著高于烧除样地,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60 cm土层显著高于烧除样地;磷酸酶活性与其它酶不同,在0-10 cm土层未烧除样地显著低于计划烧除样地,在10-20 cm土层未烧除除样地显著高于烧除样地,在21-60 cm土层,受计划烧除影响小。(3)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未烧除样地比较,计划烧除样地细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蛋白酶的相关性变化不明显,而与蔗糖酶、纤维素酶的相关性减弱;真菌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相关性变化不明显,而与脲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的相关性减弱,与磷酸酶的相关性增强;放线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的相关性变化不明显,与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相关性减弱,与磷酸酶的相关性增强。因此,计划烧除使土壤表层微生物与酶活性受到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土壤酶活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的特征,选取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为对象,采用滴定法、比色法研究了0~40 cm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4种酶活性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盐渍化程度加剧,4种酶活性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蔗糖酶活性变化在0.65~36.55 mg·g-1、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在2.76~3.35 mL·g-1、脲酶活性变化在0.003~0.018 mg·g-1、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在0.10~0.98 mg·g-1;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随土层加深酶活性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20~40 cm土层高于0~20 cm;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不同,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碱性磷酸酶随时间的推移酶活性逐渐上升,且土壤酶活性出现峰值也不同,蔗糖酶和脲酶出现在8月,过氧化氢酶出现在7月,碱性磷酸酶出现在9月;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在一个生长季内变化幅度表现为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不同盐渍化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脲酶、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酶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土默川平原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酶活性及其季节性变化差异显著,土壤盐分含量影响着该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江河源区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和6种土壤酶活性,分析人工草地建植年限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多呈高—低—高、杂类草生物量低—高—低、莎草生物量增加的趋势;土壤养分变化为高—低—高、容重为低—高—低、pH下降的趋势;土壤脲酶、转化酶、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蛋白酶活性呈逐渐上升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人工草地不同建植年限之间,6种土壤酶的活性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植物的物种数、高度、地下生物量及土壤湿度对大多水解酶类表现出直接的正效应,容重和pH对所选的多数酶活性显示出直接的负效应.各种环境因子之间相互调节,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控制着土壤酶活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pH变化对酸性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酸性土壤,以添加酸或碱的方式,研究酸化或碱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对照土壤微生物C量(Cmic)变化与土壤pH变化密切相关,Cmic大时pH值相对较低,显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加剧对土壤pH下降的影响.除过氧化物酶外,土壤pH值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脲酶、过氧化氧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活性大致呈现酸化抑制碱化激活的规律.前期酸碱添加都抑制了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中期酸碱添加都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后期酸碱添加都抑制了蛋白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呈现前期酸化激活碱化抑制,中期酸碱都以激活为主,后期碱化又呈现抑制作用.纤维素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总体上酸添加对土壤酶活性主要起抑制作用,碱添加主要起激活作用.土壤Cmic变化和酶活性变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存在酸化抑制Cmic碱化激活Cmic的现象,pH变化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是造成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艳 《生态环境》2014,(7):1205-1209
农药污染严重影响了土壤的生态和食品的安全,为了解有机物料对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本文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在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加入葡萄糖、堆肥、秸秆3种不同的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的呼吸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前期(0~3 d)抑制,中期(3~40 d)为促进作用,后期(40 d以后)恢复稳定。加入有机物料后,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的呼吸强度,其中葡萄糖、堆肥、秸秆处理分别在第9、30、40天时的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最高,在第9、30、50天时土壤的呼吸强度最高。有机磷农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土壤脲酶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然后恢复的变化趋势。加入不同有机物料后,堆肥和秸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土壤脲酶都有促进作用,显著提高了其活性。堆肥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分别在0~20 d,20 d为最高,秸秆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都在40~50 d为最高。培养结束时(70 d),秸秆、堆肥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要高于葡萄糖、空白处理。葡萄糖处理在前期(0~40 d)对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到后期(40~70 d)同空白之间差异不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的加入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的呼吸强度,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对于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坡地果园是大渡河干暖河谷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而土壤生物学特性是土壤肥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解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坡地果园的土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黄果柑坡地果园不同经营模式(散户和集体经营)和不同坡位(下坡、中坡和上坡)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并探讨它们与细根生物量、土壤养分等的关系.结果显示:经营模式和坡位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差异明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及酶活性在不同坡位间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与散户经营的坡地果园相比,集体经营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亮氨酸酶活性平均分别增加32%、13%和22%,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39%;土壤多酚氧化酶、β-葡萄糖苷酶以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在不同经营模式间相对稳定.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与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坡位的黄果柑果园细根生物量、土壤通气度、土壤有机质等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措施和坡位微地形导致的植物根系与土壤理化性质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在果园后期应进行地面植物和相关的水肥管理,有助于增加与土壤碳、氮循环相关酶的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进而提高土壤肥力.(图4表2参42)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阶段(Grassplot,GT)、灌草阶段(Frutex and grassplot,FG)、灌丛阶段(Frutex,FX)和乔灌阶段(Arbor and Frutex,AF),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对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进行,4个恢复阶段植被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的平均值显著增加(P0.05),在每个恢复阶段他们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2)4个恢复阶段植被被土壤细菌数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AFFXFGGT,AF细菌数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恢复阶段(P0.05)。真菌数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FGGTFXAF,AF真菌数量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其他3个恢复阶段(P0.05)。放线菌数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GTFXFGAF,AF放线菌数量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其他3个恢复阶段(P0.05)。在每个恢复阶段,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3)细菌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对于构建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