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针对定期检验中遇到的缓冲距标识问题作简要讨论,对重缓冲距的标识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在日常维护保养中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之一,但在《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检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中将其作为B类项目有明确的检验要求和规定。文中论述了缓冲距标识的意义即它可以直观反映出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文中最后给出了对重缓冲距标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影响电梯对重缓冲距离的各条件参数、推导出对重缓冲距璃取值区间公式、提出了对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验的正确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曳引式电梯对重运行上方安全空间的尺寸计算涉及到轿厢缓冲距、对重缓冲距及其最大允许值、缓冲器压缩行程等测量和设计数据,监督检验时稍不注意,很容易出现判定结论错误。本文对TSG T7001—2009 3.2(2)展开讨论,分析此项目检验时应考虑的风险,结合两例检验案例,提出对重上方安全空间应满足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的要求。以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难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即使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也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很快,会导致轿厢撞击上极限开关前,对重就已经撞击到对重缓冲器了。电梯维保单位则会通过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以使对重缓冲距保持在较大值,这样可以很长的时间都不再需要裁剪钢丝绳。而这样做则忽视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6.
高压问题在工业企业中是常见问题,它非常重要,因为它极大的影响到相关人员的安全问题。压力缓冲技术是关于压力变化规律的科学,它能够指导我们处理高压工作和出现的相关问题。压力缓冲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常见的压力缓冲方法为对象,从数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压力缓冲的实现原理,从本质上对压力缓冲技术进行了研究。对于压力缓冲设备的设计、选择和操作等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还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能够在压力缓冲和相关问题处理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秦健  杜睿  何宇 《安全》2015,36(12)
分析了雷击引起氢气缓冲罐的危险性,在对某制气基地氢气缓冲罐遭受雷击发生火灾、爆炸危险辨识的基础上,运用喷射火模型和蒸气云爆炸模型对氢气缓冲罐雷击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气缓冲罐发生喷射火时的伤亡半径不大,发生爆炸的伤亡半径达近50m,可造成严重事故后果,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尽量避免氢气缓冲罐发生雷击爆炸。  相似文献   

8.
李波 《安全》2007,28(8):36-36
某氯气使用单位有一台氯气缓冲罐,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该罐在检修中从底部排污阀排出380kg酸液,判断罐体内可能有较大腐蚀,随即进行了内外部检验. 检验结果为,罐体外表面完好无腐蚀.对罐壁50点测厚,在距下封头与简体连接环缝80mm~220mm范围内壁厚减薄较大,测厚值在1.8mm~6.1mm之间.  相似文献   

9.
安全阀校验时空气缓冲罐通常当作气瓶使用。结合一例高压空气缓冲罐施工图,从制造的工艺审图角度对缓冲罐的设计参数、设计准则及安全附件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安全阀校验用空气缓冲罐的建造应考虑对疲劳失效风险的控制。建议安全阀校验用空气缓冲罐施工图完善设计参数、管口接头、设计准则及技术要求,以保证安全阀校验时缓冲罐的本质安全,供安全阀校验应用缓冲罐建造与使用等相关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桂林市区大气气溶胶离子组成分布及酸化缓冲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桂林市区3个测点不同季节的大气颗粒物样品的离子组成分布酸化缓冲能力进行研究,探讨了该地区TSP和PM10的质量浓度、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研究显示,Ca2+在小颗粒中起主导作用,PM10缓冲能力强于TSP并且夏季气候酸缓冲能力强于秋季气候,同时以Ca2+为主要阳离子的喀斯特地区在大气颗粒物中能起缓冲酸雨作用的碱性成分不多,最后分析了不同的粒径分布以及无机离子组分特征。  相似文献   

11.
孔板与缓冲罐均是通过消减气流脉动对振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的装置,且二者常常组合使用。孔板的安装位置及缓冲罐的容积大小均对气流脉动有很大影响,然而相关研究却未见报道。鉴于此,本文对孔板安装在缓冲罐前、缓冲罐后、前后同时安装三种不同工况及两种不同容积大小的缓冲罐对气流脉动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缓冲罐后添加孔板对气流脉动的抑制作用总体效果最好,在缓冲罐前添加孔板则可以使缓冲罐后的管路气流脉动明显降低,而缓冲罐前后均加孔板与只在缓冲罐前添加孔板的作用效果相同;缓冲罐对压力脉动的影响相比孔板更加显著,其容积是决定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最小容积依据API-618给出的公式确定或利用Bentley PUL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现代软质防弹防刺服缓冲材料种类、使用的作用及目的,研究了缓冲材料的厚度、密度、拉伸强度、顶破强力等性能,比较了其与各种防弹防刺材料搭配后的防护效果性能,最终筛选出合适的缓冲材料。  相似文献   

13.
GB12623-90《防护鞋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了鞋后跟缓冲性试验。德国皮尔马森斯制鞋检测技术研究所(简称PFI)在《制鞋技术》上发表了论文《深入探讨鞋底材料的缓冲性能》。该文所述的研究与我国标准有些什么区别,本文将就此展开对鞋后跟缓冲性试验方法的探讨。 1 我国标准关于鞋后跟缓冲性试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分析蜡沉积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灰色理论和相关数据变换方法建立了改进GM(1,1)模型.在掌握传统GM(1,1)模型建模步骤的基础上,基于弱化缓冲算子的基本原理和线性变换方法对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均方差比、小概率误差及平均相对误差对比分析了传统模型和改进GM(1,1)模型的精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弱化缓冲算子作用后的改进模型较传统模型有更高的精度;采用缓冲算子结合线性变换方法所建改进模型的精度较好,其精度高于仅考虑缓冲算子时的改进模型;线性变换函数中常数R的改变会影响改进模型的精度,合理选择R有助于模型达到更高的精度;应用弱化缓冲算子结合线性变换方法建立改进模型来研究管壁结蜡厚度的增长规律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在恒温器中利用工业上常见的工业原料合成高分子物质,筛选出溶解性能合格的高分子物质作为脱硫添加剂,对添加剂的缓冲性能进行了系列研究,并且在液气比L/Q=5.0、石灰浆质量分数w=3%的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烟气进行脱硫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作用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缓冲性能;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脱硫效率上升4%;添加剂还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Pb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土壤污染的影响,用Pb、Cu、Cd和Zn模拟污染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黄壤(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后,分析模拟污染土壤中Pb的有效量变化.利用缓冲性指标分析土壤抗铅污染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Pb的缓冲能力不同,由大到小顺序为:缓冲能力石灰性紫色土、黄壤和酸性紫色土.3种土壤对铅的缓冲能力随加入的单一污染物或复合污染物Pb、Cd、Cu、Zn的浓度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展状况,并据此制定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在民航不安全事件灰色预测的基础上引入离散灰色预测和弱化缓冲算子理论,基于中国民航2004—2013年不安全事件数据建立了弱化缓冲算子修正的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通过中国民航2014—2015年不安全事件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弱化缓冲算子修正的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和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其中2阶平均弱化缓冲算子修正的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高,采用该模型对2016—2020年我国民航不安全事件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14 095、14 910、15 773、16 685、17 650。  相似文献   

18.
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分析和预测是空管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利用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对2004—2012年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模型的残差分布情况进行状态分类,建立了空管不安全事件的灰色缓冲算子马尔科夫预测(GBO-Markov)模型。通过预测2013、2014年空管不安全事件数,对模型进行了交叉检验,灰色缓冲算子马尔科夫预测(GBO-Markov)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从57.31%(传统GM(1,1)模型)降低到15.77%,该模型可用于民航空管的不安全事件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冬季处理效果,建议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构建缓冲单元,并将天然蛭石作为缓冲单元的主体填料.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4 m3/(m2·d)和蛭石层填充高度≥60 cm的条件下,对于经初沉处理的生活污水(COD值为150-350 mg/L,NH4 -N为10-30 mg/L,TP为1.0-1.5 mg/L),无植物天然蛭石缓冲单元至少可在45 d内保持其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从而可基本满足人工湿地在植物换季时期的处理需要.另外,适当增加系统含氧量和蛭石用量可提高体系缓冲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起液化天然气(LNG)公交车维修中发生的车载缓冲罐爆炸事故进行调查,从罐体材质、断口特征、介质特性及人为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调查认为:疑似供气管路或换热器出现故障,导致低温LNG汽化不完全,气态管路及缓冲罐出现LNG积液,并形成严重冰冻。使用常温水进行常规除冰处理,导致LNG积液在封闭空间内发生快速相变反应,气体急剧膨胀造成局部压力突跃,超过罐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最终造成缓冲罐爆破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