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_2-CH_4-N_2包裹体在-180—+35℃范围的等容相变包括一些新描述的类型。所有的转变都可以分类为最初或最终的冰融、均一化、部分均一化、升华或亚稳均一化。以相变的顺序或相数区分,相系可以分为9类。相转变的多样性可用流体组成和摩尔体积的不同加以解释。相组合可用CO_2-CH_4和CO_2-N_2二元体系等容相图说明,该二元体系包括了对天然流体包裹体有影响的各种组分范围和摩尔体积。两个二元体系的(?)TX图的拓扑结构是不同的,并可解释两个体系的唯一的相性质,而这两个体系通常只能以其相行为来区别。这里讨论了等容相图(TX)和等温相图(vX)。利用显微热分析与喇曼探针分析资料可以从相图上确定摩尔体积。而CO_2-CH_4-N_2三元体系相图仅能半定量地估算其摩尔体积。  相似文献   

2.
在低温显微测温分析过程中,笼形水合物可能会形成于含水的、富气体的流体包裹体中。气体在笼形水合物和残留流体之间的不均匀分配,是温度、压力和总成分的函数。尤其是在含多成分气体的包裹体中,各种气体在笼形水合物中的选择性分配会强烈影响显微测温资料的解释。气体在残留流体中亏损(被笼形水合物吸收)的绝对程度,依赖于气体成分以及水和富气体流体的相对比例。笼形水合物体系中的平衡相关系可以模式化,以便作笼形水合物存在的校正。CO_2-CH_4-H_2O的定量模拟以及CO_2-N_2-H_2O、N_2-CH_4-H_2O和H_2S-CH_4-H_2O的研究,指示了气体不均匀分配的方向和程度以及笼形物的温度-压力-成分的稳定性。例如,在地质上合理的压力范围内,H_2S和CH_4在笼形水合物中的分配远比N_2强而在CO_2和CH_4之间,及在CO_2和N_2之间的分配方向则是温度、压力和成分的相对含量的函数。 单气体系和双气体体系之间的实验数据的对比以及John等(1985)的模式表明,该模式能正确地预测笼形化合物稳定性,因而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很有用。  相似文献   

3.
<正> 石盐晶体中的含水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可以根据冰、水石盐和钾石盐的观测熔化性质来加以精确测定。在实验室生长的石盐晶体(NaCl-H_2O、NaCl-KCl-H_2O、NaCl-MgCl_2-H_2O和NaCl-CaCl_2-H_2O体系)中观测到的一些流体包裹体的熔化性质,与预测的稳定平衡关系不一致。在NaCl-H_2O和NaCl-KCl-H_2O  相似文献   

4.
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烃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期次、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该方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成藏年代分析时 ,一般应采用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认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成藏年代的准确性 ,一方面取决于储层埋藏史和热史模型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后期构造热事件也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期热事件可能使包裹体最初形成时的均一温度发生再平衡 ,造成所测的均一温度高于成藏时实际的古地温 ,由此确定的成藏年代将比实际的成藏年代偏晚。  相似文献   

5.
山东沂南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出发,讨论了沂南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各成矿阶段的矽卡岩矿物、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类型有气液水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晶质熔体包裹体,其中熔体包裹体在较早期的石榴石、绿帘石和石英中发育。Ⅰ、Ⅱ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和高盐度的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30~520℃、340~430℃,盐度分别为56.7 wt%NaCl2、2.2~53.5 wt%NaCl,代表铁矿化时的流体特征;Ⅲ成矿阶段流体具有中低温(190~250℃)、盐度范围变化较大(6.45~53.5 wt%NaCl)的特征,代表了Cu,Au矿化时的流体活动情况;Ⅳ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100~190℃,盐度为2.07~15.76 wt%NaCl。根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流体的不混溶性是导致大量金属沉淀的主要原因,岩浆热液在成矿流体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根据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了大西洋北纬26°区现代海底热液系统中矿物结晶条件的第一手资料。结晶温度270~340℃,溶液盐度5.7~7.0eq.mass% NaCl,CO_2浓度9.0~53.5g/kgH_2O,烃浓度7.3~18.2g/kg H_2O。未发现溶液沸腾标志。将最近获得的关于现代海洋成矿系统和大陆黄铁矿矿床(二者均发现有CO_2水溶液即液态CO_2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并未获得将该矿床归入古海底热液矿床的足够证据。  相似文献   

7.
气液包裹体研究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包裹体的体积太小,以致长期来局限于用常规化学方法进行某种测量来分析包裹体的成分。不过,矿物学家们总是试图用物理学方法确定包裹体的特征,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显微测温计(显微镜下测定相转变温度)。 目前,关于H_2O、CO_2、H_2O-CO_2、H_2O-NaCl、CH_4和H_2O-CH_4系的物理化学方面已经有许多实验数据。很显然,这些  相似文献   

8.
<正> 气相色谱法测定矿物包裹体中 H_2、CO、CH_4、CO_2、H_2O,目前多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或一个附有两根色谱柱的切换系统才能完成。本文报道了只用一根1米长的 TDX-01色谱柱,氩气为载体,热导池检测,用0.2—0.5克样品在半小时内就可同时完成包裹体中上述组份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报道了布什维尔德杂岩石英中的一种新的含水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喇曼光谱和显微测温数据。这些与CaCl_2-NaCl-H_2O体系近似的包裹体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们具有以下的特性:(1)这些包裹体在室温条件下不含有液相,但在高温下均一成含水液体;(2)在反应点温度+29℃发生初熔,而不是象与这个体系  相似文献   

10.
S.E.Manitoba应用显微测温法(MT)、激光喇曼光谱法(LRS)和气相色谱法(GC)研究了坦科(Tanco)花岗质伟晶岩底板接触带电气石和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含CH_4的水溶液包裹体产于底板角闪岩接触带的交代电气石中。用MT法获得的内压估算值低于用LRS获得的估算值(平均差=5.4±1.9MPa)。出现这一差别的原因可能是Th CH_4(V)的测定有误差,以及在Th CH_4(V)条件下CO_2优先进入了笼形化合物。LRS的压力估测值(12.5—18.4MPa)被认为是较正确的。根据该压力估测值得到的水相盐度高于用MT数据推算出的盐度:10—20 eq.wt%NaCl。GC全分析测得的这些包裹体的组成为:97.3 mol%H_2O,0.4mol%CO_2,250ppmC_2H_6,130ppmN_2,33ppmC_3H_8,11ppmC_2H_4,3ppmC_3H_6以及痕量C_4烃类。该组成大致类似于MT算得的组成(92%H_2O和8%CH_4,水相中溶解的7 eq.wt%NaCl和CH_4相中溶解的2 mol%CO_2),据估计,这是由于在电气石中以单一成因包裹体占优势的结果。但是在组成上仍存在两点差异:1)该流体由GC测得的CH_4/CO_2比值为5.33,明显低于由MT揭示的比值(49.0);2)与GC测得的H_2O含量98 mol%相比,由MT估算的H_2O含量为92mol%。GC的分析结果可能是由于受到电气石中次生包裹体的污染。但是,次生包裹体的含量低说明,它们不可能是造成这种偏?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本文拟介绍用显微测温法研究比利时东部一个老铅锌矿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这些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_h)分布极为复杂。一方面测出的温度离散度很大(从30℃至300℃以上),另一方面存在着好几个峰。对同一个样品来说,气-液充填系数变化也很大。我们侧重研究了能导致气液比波动的两个现象:(1)成矿溶液的沸腾,可在不均匀体系中捕获任何比例的两相流体;(2)捕获流体之后包裹体的颈缩分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有关许多地质过程温度的有价值的资料,尤其是矿床形成温度的宝贵资料。假若压力不超过溶液平衡蒸汽压,均一化温度则一直被看作是代表气液包裹体被捕获时的真实温度。如果流体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压力高于平衡蒸汽压,那就需要根据气液包裹体中  相似文献   

13.
陕西老厂铅锌矿床是一个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老厂铅锌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3.3~396.5℃,平均值为235.9℃;盐度为0.4~22.5wt%NaCl,平均值为9.9wt%NaCl。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其具有近似正态分布的特点;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表明,其不成正态分布,且盐度较低。老厂矿床δDV-SMOW‰和δ18 OH2O‰的组成关系反映了其成矿流体为混合热液来源。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所研究的流体包裹体体,产于美国内华达州月坑火山区的复式捕虏体中。该捕虏体是一个被中长石-闪石岩脉切割的含闪石的异剥橄榄岩体。采用显微测温术和显微激光喇曼光谱法对该捕虏体这两个组成部分中单个流体包裹体的组成进行了测定。主岩(即异剥橄榄岩)中的流体成分几乎为纯CO_2(>99摩尔%),而岩脉中的流体其CO_2中则含8.5—12摩尔  相似文献   

15.
麻粒岩变质级岩石的包裹体的大量研究表明,这类岩石中有富含CO_2的包裹体存在,它们似乎是在接近高峰变质期时被捕获的。据报道,这类包裹体中CO_2的最终熔化温度[Tm(CO_2)]常低于CO_2三相点温度(-56.6℃),有些甚至低于-60℃。这种冰点下降常归因于诸如CH_4这样的第二种挥发份的存在。CH_4的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已为喇曼光谱或质谱分析所证实。CO_2的熔化温度接近于-56.6℃,常被认为是包裹体中含有“几乎纯的CO_2”的证据。然而,也可能存在大量的CH_4,不过它们似乎可使冰点略有降低。 对代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条件的C-O-H流体化学形式的形成所作的计算表明,在石墨存在的情况下,CH_4在高峰变质流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它在富CO_2流体中绝不会成为主要化学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CH_4的量实际上用显微测温法或光谱法是不能测出的。CO_2和CH_4只有在水溶液流体包裹体中才能成为主要化学形式。捕获后的化学形式在质量不变情况下转变为流体包裹体,并不能产生所报道的成分,除非在该包裹体中发生石墨沉淀。因此,所观测到的成分要求在捕获后由于出现成分丢失或获得而产生的成分变化。 通过假定向着温度轴呈凹形和凸形上升的假想的温度-压力曲线(分别为T-凹形和T-凸形曲线,我们从6kbar(1 kbar=100MPa)、800℃起模似了T、P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国内包裹体工作者多习惯于根据冷热台上获得的包裹体冷冻温度或子矿物消失温度的数据在NaCl-H_2O体系相图上量取盐度数据,这不仅会存在测量误差,而且也很不方便。R. W. PotterⅡ等早在1977、1978年便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四极质谱仪能直接插入电离室的固体探针已用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分析。这种探针可容纳一个能被连续加热或用可变的加热速率从30—750℃逐步加热的固体样品,爆裂的气体直接释放到光谱仪信号源中,因而可减少污染。分析应用了一个单离子监测模式程序,这种程序可以分别地检测预选的26种气体,而且可应用这种方法分析Pg级的气体。应用面积求积仪检测并分别分析包裹体的每一个单一爆裂,计算机程序自动地查出背景值以上的基线。对于单一爆裂或不同温度区间的全部爆裂以及总区间之和,都计算了气体比值。应用常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分析测定不同世代的包裹体及其爆裂温度,然后把含有典型流体包裹体或作分析靶的包裹体的两面抛光薄片的细片切下来,送到固体探针内并适当加热。 已分析的主要气体化学形式有CO_2、CO-N_2(未区分)、H_2O、H_2S和几乎所有的轻烃类,还分析了不同主矿物,如石英、萤石、重晶石和硫化物中的流体包裹体。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优点是,分析结果能与特定的包裹体类型相对应,因为只需要少量的样品,可使其从两面抛光的薄片上容易选择特定区域。另一个优点是,能够使石英的包裹体中存在的气相和与石英共生的硫化物中包裹体的气相相对应,因此可确认或否认这两种矿物捕获了相似的流体。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试  相似文献   

18.
罗德奥-德洛斯莫耶斯稀土元素(REE)和钍矿床位于阿根廷中部东潘帕所草原山脉(Sierras Pampeanas)南段拉斯查克拉斯-波德拉斯科罗拉达斯岩基的花岗质岩石中。矿化产于沿复式岩基东北边缘展布的长条形碱长花岗岩(白岗岩)岩体(2km×0.6km)中。白岗岩周围的岩石主要是羔云二长花岗岩。白岗岩及其内分布有限的石英碱长正长岩都是由二长花岗岩的晚期结晶相通过热液蚀变而形成的。REE矿物主要是铈族矿物,包括铈硅磷灰石和褐帘石,这两种矿物在局部都被氟碳铈矿或水氟碳钙钍矿交代。这些矿物与石英、萤石、霓辉石、榍石和Fe-Ti氧化物一起呈团块状产于细晶质-似伟晶质石英碱长正长岩中。铀钍石与第二世代萤石和少量Mn-Ba氧化物一起(但没有见到铈矿化),呈团块状产于白岗岩中,或者产于石英充填的晶洞中。 石英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开放系统流体的运移和流体与容矿岩石二长花岗岩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的历史。使REE矿化、石英沉淀、二长花岗岩蚀变为白岗岩和石英碱长正长岩的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356—535℃),中等的盐度(15-25 eq.wt%NaCl)。萤石中原生包裹体和次生包裹体中存在的CO_2-H_2O混合流体(X_(co)。=0.13—0.07),是引起氟碳铈矿交代铈硅磷石灰-褐帘石,方解石交代榍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利用激光喇曼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中H_2S、CO_2,CH_4气体的初步结果,讨论了包裹体内压与气体谱峰位置、定量分析气体成分等基本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在不打开包裹体的情况下分析半个包裹体(>10μm)的气体成分,其检测限为1—2mol%,定量分析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0.
<正> 测定了在1 atm(=101325Pa)总压力下,具有固定NaCl/(NaCl+CaCl_2)重量比的NaCl-H_2O和CaCl_2-H_2O二元体系以及五个假二元体系中NaCl-CaCl_2-H_2O体系的冰稳定区的相关系。这些测定结果与发表的NaCl-H_2O二元体系的数据完全吻合,但与以前测定的CaCl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