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综述了洗毛废水的来源、性质以及处理洗毛废水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洗毛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各自的洗涤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用超过滤——离心法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工艺组成及处理洗毛废水的效果,通过治理及回收羊毛脂,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两级气浮+A/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级气浮+A/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洗毛废水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工艺对洗毛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并可部分回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离心—双气浮工艺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离心-双气浮工艺处理洗毛废水的工程情况及处理结果,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GB9878-1996三级标准,符合绍兴市截污工程进管网要求,通过回收羊毛脂,既有效地降低了后续污水处理的难度,又实现了变“废”为“宝”,取得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临界技术的印刷线路板资源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线路板的回收由于其结构和组成材料的复杂性,被认为是电子电器产品回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提出了将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回收工艺,研究出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废弃印刷线路板回收方法。建立了回收模型及回收实验平台,并使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实验进行设计,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实验结果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反应生成物进行质谱分析,推测出了生成物的主要组分,并据此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适宜洗毛废水的生物絮凝剂,并用筛选的生物絮凝进行洗毛废水生物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300 mL废水中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5 mL、温度为20℃左右、pH值为9、反应时间45 min,搅拌采用先快速搅拌5 min后慢速搅拌40 min的条件下絮凝效果最好,对COD和SS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毛虽然用作阴极氧还原产电生物反应栅(CORE—PRB)的电极材料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反应电流较小。尝试对不锈钢毛进行酸蚀处理后用作电极材料,并分别研究比较了4种不同电极组合的产电反应性能。酸蚀处理显著提高不锈钢毛阳极的反应性能,并对提高不锈钢毛阴极的反应性能有一定作用。酸蚀的作用主要是使不锈钢毛表面变得粗糙,有利于提高电极表面积和材料的生物亲和性。虽然生物产电反应对COD降解的直接贡献不到10%,但是不同电极组合下COD的去除率与它们生物产电反应的贡献率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超声波破乳(UA)和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联合处理洗毛废水的效果,选取UA功率、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3种影响UA的因素,应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复合设计模型对UA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确定最佳的破乳参数条件为104.0W、15.0min、63.0℃,最佳条件下破乳效率为93.55%,操作参数对破乳效率的影响为:UA功率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确定SCWO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525.0℃、氧化系数1.1、反应时间5.0min、压力25.0MPa,此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9.52%和32.20%,其中氨氮难以降解。根据实验结果提出,UA和SCWO联用的组合方法能实现高效回收羊毛脂的同时对废水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洗毛废水的生物絮凝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生物絮凝剂代替化学絮凝剂处理高浓度洗毛废水的絮凝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化学絮凝剂 ,可以使洗毛废水的COD的去除率达到 85 %。SS去除率达到 88% ,水的颜色由灰黑色变成红褐色液体 ,更为重要的是微生物絮凝剂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回收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回收结晶硫酸镁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在抛弃法脱硫系统上所作的工业试验证明了吸收液循环提浓MgSO4的可行性。参照工业硫酸镁生产工艺对130t/h燃煤锅炉烟气脱硫作了回收工艺的投资效益分析和整体工艺的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回收工业硫酸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转炉磷酸法生产糖炭过程中工艺废气的治理方法,采用三级吸收治理废气,回收了其中有用的磷酸废气,获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洗毛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含固率高,主要成分是羊毛脂、羧酸盐和土杂,由于强极性物质的存在和胶体强的负电性,导致洗毛废水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本试验通过加入硫酸改变洗毛废水的有机组成,降低体系的Zeta电位,破坏体系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有机物发生凝聚沉降,达到去除COD的目的.硫酸加入量达到0.2%或以上时对洗毛废水中SS的自然沉降性、絮凝性和极性有很大影响,比阻从远大于9.81×1013m/kg,下降为5.54×1010m/kg,COD去除率达到86.8%,SS去除率达到98%.因此,洗毛废水加酸处理后通过机械脱水,实现固液分离,以降低原废水的色度和大幅降低COD的方式,是可供考虑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进行工艺研究。通过分析温度、压力、蒸馏时间、打孔数目4个因素对镉金属回收比重的影响,确定了真空蒸馏回收镍镉电池中镉金属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950℃,压力133Pa,蒸馏12h,打孔4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对镉金属回收量进行估算,为镍镉电池回收的中试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处理和回收氨基J酸生产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鑫 《污染防治技术》1996,9(3):174-177
初步研究了处理和回收氨基J酸生产废水的方法和CHA-111大孔吸附树脂对氨基J酸吸附、脱附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CHA-111树脂对工业废水中氨基J酸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回收的氨基J酸和废酸可望获得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金属的4种主要处理技术(即机械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湿法冶金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其优、劣势,机械处理技术工艺简单、易规模化,且产生的二次污染相对较小,迎合了商业发展和环保的需求,但无法将各种金属彻底分离;热处理技术一般会污染环境,金属回收率较低,但对富集金属含量低的废物中的金属具有良好的效果;湿法冶金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化学试剂耗量大、且易腐蚀设备,但金属回收率较高;生物技术具有投资省、回收效率高和环保等优点,但已知菌种少且难以培养,生产周期过长。因此,应当在不断追求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金属回收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技术进行交叉优化组合,扬长避短,组成一个各种技术相互协调的环境友好型回收系统,实现清洁高效地回收高纯度金属。  相似文献   

16.
洗毛废水是洗毛生产工艺排出的兼具高COD、高悬浮固体浓度、高色度、难固液分离等典型特征,且对环境存在潜在污染的一类工业废水。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预酸化条件下,生物沥浸技术对洗毛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洗毛废水经预酸化至p H 5.5、营养剂浓度≥4 g/L、回流比例为1∶1的情况下,3个批次实验内复合菌群生物沥浸过程稳定,洗毛废水能够很好地完成生物沥浸过程。反应结束后体系p H稳定在3.0左右,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色度由原来的1 875倍降到20倍,沉淀中油脂去除率高于65%,且比阻降低至原来的0.2%~0.3%。而在对照处理中,体系p H值稳定在8.0左右,COD去除率小于10%,油脂去除率不足10%,洗毛废水比阻仅降低20%。因此,采用预酸化及生物沥浸作用有利于洗毛废水酸化处理的连续运行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硝基苯乙酮洗涤废水采用冷却、沉淀、超滤法处理,从其沉淀物中回收对硝基苯乙酮,洗涤水实现了循环利用;采用逆流套洗工艺等方法回收油洗涤水,使得工艺废水从50m^3/d减少到3m^3/d。  相似文献   

18.
膜蒸馏-结晶工艺是一种新的回收纯物质方法,尤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晶体。对于膜蒸馏-结晶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优点,以及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膜蒸馏-结晶的起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膜蒸馏-结晶在高浓度无机盐废水中应用的优势,预测其在该方向上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铜酞菁生产中的三废综合治理及其资源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铜酞菁化工生产企业三废治理及其资源化工艺改进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用酸化工艺废酸的资源化新方法,不但从中回收了高价值的铜泥;同时利用废酸吸收生产工艺中的高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整个治理工艺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该回收工艺的改进,使上述三废不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从而解决了传统铜酞菁生产废水的高酸度、高盐分、高含氨、高难处理的矛盾,使铜酞菁三废处理易于实行。  相似文献   

20.
利用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治理二氯甲烷废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介绍了一种化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二氯甲烷废气的治理装置-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和治理工艺,由于采用了优越的吸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设计,使吸附回收率达97%以上,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