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白腐菌对焦化废水中喹啉的降解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白腐菌BP降解喹啉,研究了白腐菌在不同培养基中对喹啉的降解过程和机理,以及喹啉的降解与白腐菌漆酶活力、生物量比增长速率、培养基pH值的关系。结果显示秸秆滤出液培养基中生长的白腐菌对喹啉具有最高的去除率89%;喹啉的相对去除率与白腐菌漆酶活力、生物量比增长速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白腐菌BP最适pH为6~7;2-羟基喹啉是喹啉降解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2.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白腐菌降解吲哚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氨氮、苯酚和喹啉作为吲哚的共代谢基质,通过白腐菌BP对共基质体系的降解研究了白腐菌在秸秆滤出液培养基中对不同共基质体系的代谢过程,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考察了不同共代谢基质物质对白腐菌漆酶分泌和吲哚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降解体系中的白腐菌都可去除99%以上的吲哚.充分的氮源可提高白腐菌的活性和漆酶酶活的峰值;共基质苯酚和喹啉可以增加白腐菌漆酶产量,为吲哚的降解提供较多的电子,同时苯酚和喹啉也能得到较高的去除.在秸秆滤出液中,白腐菌在pH为6~8之间对吲哚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吲哚在白腐菌的代谢过程中,可能首先在吡啶环的2和3位发生一步羰基化.  相似文献   

3.
产酸白腐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的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复杂的黑液污染体系内, 探索了产酸白腐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的机制。用该菌处理碱性造纸黑液5d以后,pH值从8、9降至1,COD去除率为73%,黑液中固形物与可溶木质素随着时间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黑液碱性是影响产酸白腐菌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 产酸白腐菌可以通过产酸代谢调节黑液碱性以适应与改变环境,同时通过木质素酸析及吸附效应降低黑液COD,此时,白腐菌对黑液中木素降解作用处于次要地位,说明使用产酸白腐菌进行造纸黑液的处理具有明显环境效应与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产酸白腐菌CoriolusSp.S1在开放环境下连续曝气处理造纸黑液。在连续50d处理过程中,产酸白腐菌可以稳定的连续处理黑液,与进水相比,出水中COD降幅最高达到53.73%,脱色率平均可以达到73.74%,木质素去除率达到45.66%,为白腐菌应用于造纸黑液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非灭菌条件下酸性蓝45在白腐真菌反应器中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成  文湘华 《环境科学》2009,30(6):1797-1801
在非灭菌条件下维持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运行是在水处理领域实际应用白腐真菌的前提.采用臭氧控制白腐真菌反应器中的污染细菌,以连续运行方式考察了自由悬浮培养的白腐真菌体系中控菌、产酶、pH变化及对酸性蓝45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在白腐真菌反应器系统的控菌单元,以0.0144 mg/min臭氧投加速率,可成功将白腐真菌反应器内污染细菌控制在1×106 CFU/mL以下,其去除率接近99%;成功实现了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合成锰过氧化物酶(最大剩余酶活50 U/L)和对酸性蓝45 的持续降解(40%~80%);发现pH值在6左右时,白腐真菌培养体系仍然具有合成锰过氧化物酶和对酸性蓝45的持续降解的能力;提出在控制污染细菌的前提下,如何维持白腐真菌的持续生长及高产酶是进一步实现白腐真菌反应器连续运行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白腐菌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及其机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本文讨论了白腐菌(Whiterotfungi)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及其机制。白腐菌是目前发现的对芳香化合物有很强降解能力的真菌,它通过分泌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peroxidase)、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de-pendentperoxidase)以单电子氧化、共代谢及脂肪过氧化等途径进行降解活动。白腐菌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在污染的原位修复(insitubioremediation)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白腐真菌去除阳离子红GTL,考察了温度、投菌量、阳离子红GTL浓度、pH、葡萄糖投加量等因素对阳离子红GTL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阳离子红GTL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0℃,阳离子红GTL初始浓度200 mg/L,投菌量10 g/L。在此条件下,阳离子红GTL模拟废水经白腐真菌降解45 h处理后,脱色率达98.9%,COD值下降了75%。该菌降解阳离子红GTL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白腐菌附着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沥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煤渣为填料 ,在自制反应器内利用白腐菌生物膜对垃圾渗沥液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在停留时间为 97h、葡萄糖浓度为 2 0 0 0mg·L-1、氨氮浓度为 84mg·L-1左右时 ,白腐菌生物膜对渗沥液深度处理的效果最佳 .此外 ,将白腐菌生物膜反应器在上述条件下的处理效果与普通活性污泥SBR法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前者的处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 .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4,(6)
正芬兰阿尔托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白腐菌可用于净化受工业有毒物质污染的土壤。研究表明,白腐菌是一种能降解枯败树木的普通菌类,能净化受污染土壤中难以通过传统方法根除的毒性有机化学成分。在三个月里,白腐菌分解了高达96%的芳烃碳氢化合物和土壤中64%的二恶英。该技术或将降低受污染土壤的净化成本,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场所或废弃工厂里,例如煤炭气化厂、伐木场、木材加工厂、垃圾处理中心等。  相似文献   

10.
垃圾堆肥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康氏木霉、白腐菌、变色栓菌与EM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按一定配比扩大培养制成5组复合微生物菌剂,比较其产脱氢酶、淀粉水解酶和纤维素分解酶能力大小以及在实际堆肥中的应用效果,从中选出一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Ⅴ,其配比为:康氏木霉∶白腐菌∶变色栓菌∶EM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15∶15∶15∶25∶10∶10。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澳门、福建、台湾西部、浙江沿岸,向北达东海北部长江口,黄海北部辽宁沿岸偶有发现.自南向北形成各自的地方种群,相邻种群间可能有基因交流.渔业时有误捕,沿岸屡有搁浅,各栖息地段的种群数量呈现减少趋势.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威胁着本种的生存.为此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但亟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中华白海豚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2.
白泥治理和综合利用是氨碱厂的一大技术难题。白泥用于电厂烟气脱硫既可以消化废弃物白泥,又可以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可实现"以废治废",并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在对白泥的产生、性状以及青岛碱厂白泥成分和粒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制碱企业对于白泥的处置方法,并在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1#发电机组进行了白泥烟气脱硫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白泥脱硫效率大幅度提高,稳定在9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电厂海水和曝气风机的使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碱渣(白泥)和生活垃圾按不同比例混合填埋,模拟真实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降解条件,进行垃圾降解实验以探索白泥存在对垃圾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21周的室内模拟实验,垃圾填埋时填加白泥可以提高渗滤液出水的pH值和电导率DS值,降低出水的COD值。得出垃圾填埋时加入适量白泥是经济有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Cadmium(Cd)isanon essentialtracemetalthathasadverseeffectsonplants,animalsandhumans.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withCdduetoanthropogenicactivities,suchasmining,industry,agricultureandwastedisposalhasbeenincreasingsincethebeginningofthe 2 0thcentury (Alloway,1995) .ResearchoncontrollingCdpollutionassociatedwithassessingandmanagingacuteinjurytohumanhealththroughoccupationalexposureanddisposalofCdfromindustrialpointsourcestolocalpopulationsthroughseveralpathwayshasmadeconsiderableadva…  相似文献   

15.
对黄岛发电厂3#机组白泥海水脱硫示范工程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白泥做吸收剂,脱硫效率可达到90%以上,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脱硫过程中可以直接消耗白泥,从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Accordingtothetraditionalstudiesoflandscapeecology,fragmentationiscausedbycorridorsorsomeelongatedpatchesphysica...  相似文献   

17.
营养源对活性艳红脱色降解体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民生  邱立俊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19-422,431
选择活性艳红X-3B为脱色和降解对象,将白腐真菌固定在生化填料上构建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并以接种活性污泥的生物膜反应器为对照,考察了营养源对活性艳红脱色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对白腐真菌Shu-13采用查氏培养基预培养和在反应器中投加适量蔗糖及酱油废水,均能明显提高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城市污水中的营养源,不足以满足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降解需要,白腐真菌Shu-13对富氮条件存在依赖性。在富营养条件下,白腐真菌Shu-13生物膜反应器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营养源及其浓度、菌种是影响pH变化的重要因素,活性污泥和酱油曲霉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pH变化规律,与Shu-13存在明显不同,Shu-13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降解作用,而这种作用对生物膜恢复其污染物净化功能是至关重要。另外,酱油废水中存在的酱油曲霉属于半知菌纲的白腐真菌,其对活性艳红X-3B也有较显著的脱色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8.
“白色污染”及其消除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峻峰 《环境保护科学》2000,26(6):19-21,25
在介绍“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发展现状的同时 ,重点就消除现有塑料“白色污染”的几种途径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能源危机及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年,可交易白色证书机制在欧盟发展迅速。可交易白色证书机制可以分为两部分:节能义务和白色证书交易体系,是指设定节能目标分配给责任主体,并通过市场交易,促进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主要介绍可交易白色证书机制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则等,在比较分析意大利、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可供中国借鉴学习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