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知识天地     
《绿叶》2003,(Z1)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这次会议提出响遍全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通过交流,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并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一建议后来被联合国大会通过。确定世界环境日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并发表环境现状的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第一次将“环境”与“教育”连起使用时是否意味着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出现了:全球变暖、沙漠扩展、土地退化、洪水、干旱、酸雨……面向21世纪,全世界开始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环境教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迅速地规划了环境教育战略,如我国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今天,关注环境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认识。就正规教育领域而言,环境教育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如何深入探索学校环魔教育管理,提升学校环境教育品质,树立学校环境教育品牌,以促进环境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崭新的实践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13个国家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讨论了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会上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也就是《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会上还通过了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会议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  相似文献   

4.
1972年由联合国在瑞典斯得哥尔摩召开的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至今“世界环境日”活动已踏入了第25个年头,9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旨在使地球成为人类、动植物共同生息繁衍,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5.
6月5日是“六·五”世界环境日。20年前的这天,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保护提到了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深切理解《宣言》的思想和含义,很多国家开始把环境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努力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2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再次发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并在巴西召开全球首脑“环境与发展大会”,以纪念《人类环境宣言》发表20周年,同时,迎接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的挑战,探讨建立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目的是提醒告诫人们,随着人口  相似文献   

6.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运行不能不受制于自然的法则。本文基于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和生物多样性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社会系统进行分析,揭示了社会竞争与社会多样性在人类社会领域各自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二者关系建立社会发展的生态新模式,指出社会竞争的极限是不以牺牲社会多样性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联合国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以后,每逢“世界环境日”,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8.
潘骞 《绿色视野》2012,(8):44-46
专职报道环境新闻记者的出现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70年代初,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之时,“环境保护”一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十分陌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80年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的矛盾开始凸现,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趋于理性与科学。因此,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保大会,宣布“向环境污染宣战”。  相似文献   

9.
“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一些环保热心人士相聚香港,共同商讨进一步推动中国环境教育的深入发展问题。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的环境教育专家、学者、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专业人士以及东道主香港教育学院的专家们,共同就有关中国环境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此次会议是继 2000年 8月份在吉林长春召开的“ 21世纪环境教育与环境科学趋势论坛”之后的一次“环境教育领导人论坛”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一次会的成果、经验与不足,确定了 2002年第二届会议的目标定位,会议主题以及参加人员。 “ 21世纪环境教育论坛”活…  相似文献   

10.
国际儿童环境会议见闻刘木廷去年,我有幸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在英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儿童环境会议。来自五大洲85个国家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各国环境教育的经验,我从中看到了──各国环境教育的“不等式”会议期间,北美、西欧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积极宣传世...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5日是第25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讨论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3年6月5日,人类迎来了第  相似文献   

12.
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座落在南美洲的东北部。6月3日至14日在这里正召开着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6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与会,其中约有近百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各国际组织、非政府团体、各私营企业也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首次把环境问题提上议程,向全世界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从此,揭开了全球环境保护的序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只求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生存危机四伏,虽然人类为保护这个“唯一的地  相似文献   

13.
世界环境日是为了纪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而设立,也是提醒地球公民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设立的纪念日。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便依赖于自然环境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地而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  相似文献   

14.
1991年,由江泽民总书记首倡每年“两会”期间召开“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1997年连续召开6次的“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第一次正式将同样也是基本国策的环境保护问题纳入议题,并更名为“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并且一开就是9年(1999年开始更名为“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这个由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的会议,显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对落实环  相似文献   

15.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为纪念这次会议,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指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正式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口号。自此,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学科教育...  相似文献   

16.
苏静 《环境教育》2007,(5):77-78
我国高校环境教育起步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会议制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试行草案)》中要求“设置环境保护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上好环保课的一些做法南京机电学校张国泰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代表团和102位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这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当年11月我国召开了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提出“环境教育是整...  相似文献   

18.
金秋十月,第二次全国环境法制工作会议在美丽的滨城──大连市召开。会议研究了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确保“九五”环保目标实现;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落实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会议总结和交流了近5年来全国环境法制工作的经验教训,部署了“九五”全国环境法制工作。会议还讨论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讨论稿)》和国家环保局《关于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人会议表彰了环境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议认为,1992年第…  相似文献   

19.
1.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起步于本世纪7O年代末期,开展已经20多年了。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过程的加快,环境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环保事业由此产生和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环境教育也随之起步前进。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自70年代开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门)初期阶段。1971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环境教育开始起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通过多次会议,倡议和宣传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并开始实施普及…  相似文献   

20.
何茂春  孙爽 《绿叶》2010,(1):131-134
哥本哈根会议让中国由主要承担地区责任变成了承担全球义务.角色的转变要求中国必须更富智慧和远见。“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所观望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的崛起.而更是一个有着核心价值观、有着完整的文化体系、能够让人类对未来看到希望的新文明的崛起。在这中间.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这条路中国是避不开的.因为绿色、节减、高效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