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铁路应急物资配送的快速响应能力,将应急物资配送与失效线路抢修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指出了在应急救援初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铁路网随失效线路抢修时间会不断变化.以追求最小化配送物资总延时和总的物资未满足量为目标,加入了线路抢修时间窗约束,建立了铁路应急物资配送和失效线路抢修的多目标集成优化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2.
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对于未来灾害点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各受灾点对应急资源的需求量不同,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应急车辆调度能否及时对救灾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一般的应急车辆调度模型进行改进,结合实际中发生的灾害点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点,建立了以带权重响应时间成本最小和应急物资未满足量最少为目标函数的应急车辆调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模型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后为应急车辆的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应急物流突发性、非周期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提出应用层次任务网络(HTN)规划方法来求解复合型应急物流配送问题。为了使HTN规划能够快速地识别应急物流领域知识,设计了战术推理过程和操作优化过程,即战术推理过程通过逐层分析将配送任务目标细分,不断增加新参数对识别出的特征进行记录,并归类梳理应急物流需求;操作优化过程通过调度模型匹配选择配送方式和优化策略,得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在HTN规划器SHOP2的基础上开发了HTN规划方法的应用程序,用来求解荆江防洪中的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应急物资配送中战术决策和操作决策的无缝对接,可扩展性好、响应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城市消防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合理布局,可以为救援力量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提升重大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本文分析了应急救援形势下储备库选址的特点,研究建立了城市消防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设施的效率性、安全性、应急恢复能力及对区域内消防力量的补充能力,满足了消防部队重大灾害处置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势变化、山体走向、水系发育、河网密度等地质环境对应急救援物资运输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而江河作为线状水体,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应急救援物资运输中有利有弊。鸭绿江是老岭区域的大型地质水体,作为山区大河,在实际应用中属于横向河流,具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因此充分认识现存的地质环境,可为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物资运输时利用地质环境提供合理的建议。通过对影响江河渡涉性能的因素与规律的分析,结合鸭绿江老岭区域地质背景与水文状况,从规划应急救援物资的渡江通道、徒涉通道和应急通道3个运输路径对鸭绿江老岭区域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物质运输的通行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6处舟桥架设适宜区、4处徒涉场地、3处应急通道的渡涉场地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震应急救援现场需求分析及物资保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后勤物资保障工作战备化、科学化。本文介绍了应急救援队构成和工作界面,对地震应急救援队现场物资需求进行量化分析。根据灾区情况,通过设计数学概念模型,将需求量化表达出来。在得到应急物资需求后,制定物资配送流程,实现应急物资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溢油发生后实施及时合理的应急物资调运计划对减轻灾害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理想点法"对渤海石油平台溢油应急资源调配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应急开始时间最早"和"出救点个数最少和应急开始时间最早"的溢油应急物资优化调运模型,最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完成了渤海石油平台溢油应急物资调运系统的开发,为有关部门实施及时合理的溢油应急物资调运计划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8.
救援装备物资应急物流体系是否能够科学高效运行在突发灾害救援行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研究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应急物流体系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该领域领先机构的业务概况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灾害救援装备物资应急物流体系现阶段的实际,探讨未来突发灾害应急物流发展趋势,对救援装备物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运行机制、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规划以及物流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本文在如何提高突发灾害救援应急物流保障行动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装备物资保障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突发灾害救援行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理论和方法等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事件的发生会造成多个应急救援受灾点的巨大物资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应急资源和运输能力约束下,为了提高救援效率,需要按照需求点的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进行应急资源的调度和配送的优先级安排。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改进TOPSIS方法的基本思想建立受灾点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分级模型,并以湖北省2016年7月发生的洪涝灾害各受灾点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分级为例,对所建立的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受灾点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分级研究,通过将该评价结果与传统TOPSIS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为应急救援物资配送提供有效支持和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整体灾害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对备灾、应急工作至关重要。中国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宣传培训与演练、信息传递系统等。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也存在应急预案的不健全和缺乏针对性、物资储备系统有待健全、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救护体系不协调等不足。本文从改革和健全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大力发展红十字应急组织、深入推进红十字会物资储备库建设、普及全民应急救护、健全红十字应急网络、学习西方国家经验等方面提出加强红十字会灾害应急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演化机理及演变路径,提高应急指挥决策的准确性,本文在定义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和介绍突变理论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轨迹交叉理论对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致因进行分析,建立了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尖点突变模型,并描述了此类灾害事故的五种具体演化模式;同时,基于灾害事故、承灾体、致灾体、应急救援活动四个要素,分析了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几个关键情景的可能演变路径,旨在为针对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可能演变路径而进行应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地势平坦、水流流向不定、上下游关系不明确的特点,以太湖流域为例,根据“十二五”期间流域内各区域COD和NH3-N两种污染物的削减量和削减成本,运用非线性回归获得各区域的污染物削减成本函数.根据污染物削减成本函数,以流域污染物削减总成本最小为规划目标,以区域间污染物转移量不超过30%为约束条件,构建基于单目标非线性规划方程组的流域污染物削减总成本最小化模型,求解模型获得太湖流域各区域间的污染物削减成本优化配额方案,计算行政指令配额方案与成本优化配额方案下各区域污染物削减成本的差额,以此为依据,核算生态补偿金额并确定生态补偿方向.核算结果表明,相比行政指令配额方案,太湖流域的成本优化配额方案能够节省9 897.03×104元的污染物削减总成本,根据成本优化配额方案,江苏省需要向浙江省和上海市提供10 577.86×104元的生态补偿费用,浙江省和上海市可分别获得8 909.12×104和1 668.74×104元的生态补偿费用.这种基于流域污染物削减成本最小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污染物削减成本函数核算生态补偿金额并确定补偿方向,由于污染物削减成本函数有一定的变动性,因此,允许两个区域间根据成本变动情况改变补偿方向,是一种双向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远程数值模拟技术在赤潮应急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赤潮灾害应急监测的需要,以应急监测实施为出发点,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技术和赤潮藻种扩散模拟技术,建立可业务化应用的赤潮应急监测远程数值模拟平台。平台可成为多部门应对赤潮灾害的协同工作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赤潮发生后藻种的漂移方向、扩散范围等信息,并为监测队伍提供监测范围指引。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对突发性赤潮灾害的远程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了赤潮应急监测方案的合理性和监测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改进区间线性规划及其在湖泊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不确定性优化提出了改进区间线性规划(MILP)模型及其算法,从理论上证明了MILP模型的解空间绝对可行,从而弥补了以往区间线性规划的缺陷,为后续决策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可行性条件.针对四川邛海流域综合管理,以水污染综合防治的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总磷环境容量等11个管理目标为约束,建立了20个子流域3个阶段的MILP模型,最终得到10个备选污染控制方案的最优规模、投资和TP削减能力.结果表明:①最优的总投资和TP最优削减量分别达到[620×1061148×106]元和[57.43,59.95]t·a-1重点方案为污水处理厂工程、农村污染控制工程和中度侵蚀水土流失防治工程;②实施基于最优区间解生成的决策方案时,需要严格保证TP环境容量约束,才能实现各阶段的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权重组合模型和情景分析法,对北京市的城市固体废物(MSW)产量进行有效地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垃圾产量增幅不大但处理设施容量存在缺口.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构建以温室气体(GHG)控制为上层目标,系统成本最小化为下层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BLPMGMC).该模型的结果表明,焚烧和堆肥将是北京市MSW的主要处理方式;在3个规划时段内,GHG总排放量达到1.67×106t(以CO2当量计),填埋场的CH4和焚烧厂的N2O是GHG排放的主要贡献者;系统总成本达到7.0×109元,其中,65%的成本来自于焚烧厂和堆肥厂.4种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双层规划能提供综合经济和环境因素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省所面临的极端自然灾害趋强趋重趋频,也呈现出风险隐患日益突出、应急管理基础薄弱、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等特点。本文围绕黑龙江省“8·3”特大暴雨灾害的应急管理展开研究,运用具体案例的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此次特大暴雨的灾情概况进行了汇总,并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出发,对此次灾害进行了问题剖析。通过分析,明确指出了当前黑龙江省存在着城市韧性不足、灾害应急准备欠佳、城市应急响应效率低下和灾后恢复措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在自然灾害情况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预警能力、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煤矿区应急救援站多目标选址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区应急救援站的选址问题是关乎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一环,决策者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和资源等多个影响决策的因素,尤其是需要优先考虑应急救援的时效问题。首先利用p-center选址模型,基于时间目标选择出应急救援站候选地址;然后通过多目标决策模型,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和资源三个目标进行决策,并利用线性加权法求解模型,最终从应急救援站侯选地址中选择出最合理的煤矿区应急救援站的地址;最后引用实例详细说明了煤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决策的实现过程,指导和帮助煤矿区决策者对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问题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8.
从危险品道路运输的特性和需求出发,基于蚂蚁算法针对危险道路运输路线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将安全需求和经济性要求考虑到危险品货物的运输路线选择过程中,在给定运输起点和终点的情况下,以风险和经济总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对运输路径的路程长度、人口密度、环境破坏、应急救援能力和交通事故状况这5个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每条路径上的路权值;最后将路权值引入智能蚂蚁算法中,利用蚂蚁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解算,并借助Matlab程序获得运算结果和优化路线方案。实例分析表明,加入了对运输路线风险度的计算之后,编写的蚂蚁算法程序能使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成功避开风险度大的路段,迅速搜索到最优路线。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划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为城市生活垃圾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深圳市。目前深圳市主要有 2种处理方式 :焚烧和填埋。根据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此就深圳市内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未来 5a内(2 0 0 3~ 2 0 0 7年 )进行了 4种情景计算和分析 ,包括 :保证系统经济投入最小化 ;保证处理过程中大气污染最小化 ;保证处理过程中地下水污染最小化 ;以及结合当地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偏好等。根据结果比较 ,认为第 4种处理方案最为科学。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地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粗糙集理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了地铁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问题。从地铁灾害应急能力的特点出发,构建了准确、全面、有效的地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如何利用粗糙集进行权重确定。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