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李卫东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85-188
用网格实测法对文山城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全城共均匀布设12个网格点,2002年4月,连续20d监测了各点大气中SO2、NO2和TSP的浓度,运用模糊聚类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综合城市规划、人口分布、污染特征等因素,优选出足以反映文山城空气质量状况的3个最佳监测点.经检验,优选点位的代表性较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朱东煙 《环境》2005,(Z1):157-159
用网格实测法对龙门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研究,全城共均匀布设5个网格点,2002年7月,连续20d监测了各点大气中SO2、NO2和TSP的浓度,对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综合城市规划、污染特征等因素,优选出能反映龙门县城空气质量状况的3个优化测点.经检验,优选点位的代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对胜利油田孤岛地区交通噪声普查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 ,优选出日常的交通噪声监测点位。经验证 ,优选出的监测点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胜利油田孤岛地区交通噪声普查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方法,优选出日常的交通噪声监测点位。经验证,优选出的监测点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马慧莹  夏光耀 《环境》2006,(Z1):70-71
根据有关技术要求,在保持江门市区原有3个监测基础上,在新增28.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范围内增设1个优选点位.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监测点位的相关性、变异性,结合地理分布,初定出优选点.经过对优选点评估,研究确定的优选点位为圭峰西  相似文献   

6.
在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中,为反映优化后点位的整体代表性,需要在允许的测定误差内以最少的测点反映区域内较长时期的整体污染水平、污染分布状况和污染趋势.本文以博山城区为例,利用地理变异系数法和Fisher最优分割法对所布设点位进行数理统计.该方法使用简便,分级自然,避免了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优选结果具有较强的整体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数值逼近法在丹东市大气降尘量计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被定义区域的污染密度看成一张超曲面,再把该超曲面划分为形状相同相互连结的小单元,如三角形,在每个三角形顶点上设一个监测点,测该点的污染密度,以此来推导任一三角形的污染密度和整个区域的平均污染密度公式。把它应用到大气降尘上,就可求出大气降尘量。为大气降尘量和其他污染密度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郜涛  谢绍东  薄宇  赵越 《环境科学》2010,31(3):560-565
为辨识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相同的区域,筛选监测网络中表征冗余信息的监测点,使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获得北京市PM10和SO2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M10浓度春季最高,夏季较低;SO2浓度冬季最高,夏季较低.采用正矩阵分解法对PM10监测网络解析出3个因子,对应北京市PM10污染变化特征相同的3个区域,分别为区域1代表监测点为车公庄与石景山古城,区域2代表监测点为位于城东的前门、天坛、农展馆与奥体中心,区域3代表监测点定陵.结果表明区域2监测点密度较大,存在表征冗余信息的监测点,可以考虑撤销或迁移部分监测点.对SO2监测网络解析出6个因子,分别对应北京市SO2污染变化特征相同的6个区域,代表监测点位分别为定陵、古城、东四、奥体中心、农展馆与天坛和前门与车公庄.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和SO2监测网络都存在冗余信息的监测点,可以根据分区结果考虑撤销或者迁移部分监测点,优化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9.
以某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为例,研究了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水量和水质控制效果。采用了同场次降雨对比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低影响开发道路A、B两监测点和传统道路C监测点进行对比监测。比较7场典型降雨下A、B、C监测点的数据表明:A、B监测点出流总量和出流污染负荷得到有效削减。平均径流出流总量削减率分别为64. 37%、54. 79%;平均径流出流污染物负荷(以SS计)削减率分别为90. 23%、70. 94%。因此,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雨水径流水量和水质控制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国内50~500万人口的城市,设置大气例行监测点约8~20个,随着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和监测系统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应用,由于其造价昂贵,一般只选3~5个测点装置自动监测仪器构成系统。如何优选这些自动监测点位,使之能够反映城市大气污染水平及功能区大气污染变化状况和趋势,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现实条件出发,利用按功能区进行大气例行监测积累的大量数据,根据模糊集合论中贴近度择近原则的基本原理,采用多项污染指标综合判别方法,按城市功能区进行优化选点,经优选的测点将具有反映城市功能区大气四种污染物的平均污染水平、污染变化幅度及趋势状况,还能与历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气田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介绍了气田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噪声的环境监测计划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体富营养化驱动因子粗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水质污染因子及其污染特性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水质污染因子及特性分析,建立污染因子评价粗糙集数学模型.该模型仅依赖于数据本身提供的信息,挖掘污染因子之间不确定的分类关系,计算其对水体污染或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性即贡献率大小,科学、快速和客观地揭示水体污染中起主导作用的污染来源,为水体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数学模型分析巢湖12个监测点的水质数据,确定巢湖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率,结果显示TP、COD、TN等是导致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今后应控制巢湖入湖水体的总磷及其有机污染物含量,以改善巢湖水质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污染物组分的分析,考虑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污染做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价。最后,对防治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污染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接纳石油化工废水的水体周围地下潜水的监测,发现纳污水体周围地下水污染因素与地表纳污水体中较高含量污染物一致,即都主要为有机污染,纳污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高,则潜水中该污染物浓度相应较高.说明纳污水体所接纳的含高浓度的石油类、化学耗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有机污染废水对周围地下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污染作用.污染范围是以泡子为中心,向四周呈椭圆形扩散形成污染晕,随着距离纳污水体距离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在泡子溢流口和进水口处污染晕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水体油污染、水体悬浮物浓度、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城区污水等监测方面的应用,并阐述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以期对我国水体污染的监测及控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百重7井区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了考察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我们对钻井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过程中由于进入地下水水层中的污染物总量很小,同时由于所使用的钻井液添加剂的可生化性较好和生物毒性小,进入地下水水层的污染物不会对水源构成严重危害。另外由于地层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地下水水质不会因钻井而出现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部分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资料为基础,对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指数法四种水质评价法的水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各评价方法的特点.经过分析,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特点各有不同,单因子评价法能确保水体安全,综合污染指数法能判断水体污染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科学研究,不宜用于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水质指数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结果一致,能在不同水体不同时期进行对比,,既能判定水质类别,又能找出最大污染因子,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水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浦江上游保护区是上海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上海的饮水安全,分析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水质因子。研究水质的分布特点和近年(2000年-2004年)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对2000年-2004年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常设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黄浦江上游水质保护区的特征污染因子,再使用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等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该区域的水质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松花江流域省界缓冲区典型监测断面数据(2007-2014年)为基础,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流域水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年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探究水质年际、年内变化趋势.根据监测断面数量和Ⅲ类及以上水比例变化情况分析省界缓冲区水质状况.根据水质特点确定主要超标项目,结合单因子评价法分析主要监测断面的水质类型、年际变化情况,并对监测指标相关性和超标率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松花江省界缓冲区的监管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露天煤矿排土场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阜新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淋溶水对附近于家沟地区的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确定污染区域,对研究区内的17眼水井分别采样,进行了水质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每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确定出地下水环境质量等级,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概念更清楚,计算更方便,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