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2004,(8):8-9
联手共进,已成为泛珠江三角区域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区域环保合作不应是行政辖区间环保工作的简单叠加和各自重点工作的平行推进。而应围绕跨流域、跨区域的重大环境问题,总体规划,分类指导,防治结合,各尽其责,联手共进,推动流域、区域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5,(3):67-67
《环境》杂志作为中国环保先锋媒体和泛珠三角区域环境宣教的重要阵地,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的环保合作,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环境宣教合作计划,从本期开始特开设“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专栏,现将本栏目的主要版块及稿件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综述近十年来环境背景值、环境容量、区域生态环境的系统分析、大气污染与酸雨,海洋环境,以及地方性环境病因与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等专题环境地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环境科学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区域环境质量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环境区划与规划,全球的环境变化与预测,以及环境地学在协调人地关系过程中的作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区域环境规划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根据环境的区域性特点,实行区域环境规划,着眼于宏观,具有整体性,长远性和科学性的工作,是环境保护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在区域环境规划方面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经验,但还应进一步加强,必须建立起多层次的相互协调的区域环境规划,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区际环境关系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际环境关系是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烯缺资源纳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局部环境利益的差异,不同区域的环境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势必把环境成本转嫁与其他区域,这就促使原始的纯粹的区际自然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区际环境关系发育和建立,文章认为,区际环境关系受社会经济诸多因素的影响,应从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方面着手调控区际环境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区际环境协作关系,以实现环境资源的集约化使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整治。  相似文献   

6.
ISO14000国家示范区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符合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要求的区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是运用经济学原理.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实施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为基础,以建立和实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为平台,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区域PERE系统的通用自组织演化模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建立了区域PERE系统的通用自组织演化模型,并把模型应用于山西省某市,预测了市未来的人口、经济和环境状况试图解决在区域PERE系统中应用自组织理论时建模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目前全球以及七大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区域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展望了未来世界环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排污权转让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祥民 《环境保护》2002,(12):7-9,28
排污权转让制度立足于环境容量。环境区域管理机关执行排污权转让制度可以实现环境区域与管理区域的一致、管理权限与管理责任的一致,有利于实现政府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排污监督是排污权转让制度发挥设计效能的关键,许可排污量、实际排污量和环境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排污监督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其中人口容量是区域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一个最实际最首要的问题。本文从资源与环境角度出发,结合人口学对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和量化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发展的趋势,旨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尼尔基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无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安全与保障,但其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不可小觑。本文结合尼尔基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指导思想,从植物选择、水体处理与分区设计3个方面介绍了尼尔基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的主体方案构思。  相似文献   

12.
山西煤矿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详细论述了山西煤矿因采煤而引发的区域性自然灾害,水环境污染,水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部高原地区公路改建项目环境地质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高原地区改建公路项目冻土等环境灾害地质特点,结合国道219线新藏公路西藏境内区界至红土达坂、公路改建工程,研究探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地质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环境     
陈而加 《环境工程》2000,18(4):57-59
引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 ,对建筑设计中采用环保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列举了建筑与环境、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循环再生建筑、健康的室内环境以及建筑与历史、地域、人文环境的关系。并介绍了国外建筑环保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的莫瑞-达令盆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两条最重要的河流——莫瑞河(River Murray)和达令河(River Darling )横贯其中。近年来,由于“千年干旱”引发了流域内盐度上升、鱼类大量死亡及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下游阿德莱德地区的淡水资源供应更加紧缺。本文吸取下游亚历山大湖水库设计失败的教训,试图通过多用途海洋水库技术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及供水环境,增加阿德莱德地区高质量淡水供应量,缓解区域河流干涸现象,力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恢复区域环境流量。此外,通过海洋水库技术研究,为改善我国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供水环境提供相关建议,从而实现我国入海淡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蔬菜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云南省蔬菜产区的基本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提出了菜区污染的防治对策,认为菜区面临的化肥、农药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可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以及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编制导弹贮存使用环境谱,聚类分析导弹贮存使用环境,指导各地域导弹贮存及战备部署工作。方法针对不同环境因素对导弹寿命的影响,收集各地域温度、湿度等影响导弹可靠性的自然因素数据,编制导弹贮存使用环境谱。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将导弹贮存使用环境进行分类,并基于一定阈值确定最佳分类。结果收集南部某地域温度等影响导弹贮存使用可靠性的环境因素数据,编制温-湿度环境谱,发现该地域比较潮湿,对导弹寿命影响较大。整理10个地域的腐蚀环境数据库,采用最大树法将贮存环境分类,确定最佳分类阈值为0.9,将贮存环境分为7类。结论通过编制导弹贮存使用环境谱,并对贮存使用环境进行聚类分析,可以为各战区评估导弹寿命和调整导弹部署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滨海新区资源丰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也面临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分析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主要原因包括缺少科学规划引导、管理矛盾突出等.最后从建立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直接管制与间...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南山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分析研究环境管理与分析信息系统的设计、建立与应用,首先,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基本业务管理,环境评价分析模型和系统定义5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概念模型,其次,在Windows环境下,以FoxProw为主要支持工具,结合其它GIS软件,建立了全中文界面的深圳市南山区环境管理与分析信息系统,其中有数据库、业务管理、环评模型、统计分析、空间分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干旱区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坡度、 坡向、 地形起伏度、 植被指数、 水文、 气候、 交通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人居环境指数(HEI),利用GIS的叠置分析、 缓冲区分析、 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7.13~84.32之间,整体分布格局为:从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适宜性依次降低,适宜、 较适宜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中游和中下游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区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很大。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区主要以带状和斑块状分布在石羊河各支流周围,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与流域内居民点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吻合。石羊河流域人居环境状况与人口密度呈对数关系,确定系数达到0.851 2,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居环境评价值与单位面积GDP确定系数达到0.845 4,与道路网密度关系不显著,受道路制约程度较小。一些居民点分布在人居环境恶劣区域,一些村镇分布在靠近沙漠区域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滞后,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这部分村落需要异地搬迁以便改善人居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