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环境教育》2012,(11):10
"核心问题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尽快改变目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成为应有之意。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11月12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周生贤在十八大新闻中心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上与记者分享了他对"美丽中国"的看法。当记者提及与环保相关的群体性事件时,他不但没有回避,还提醒说,"你还没说PX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正很荣幸可以成为绿色小记者。我们的职责,就是要用我们手中的笔,来说服更多对环保还只停留在"口号"阶段的人们。环保,有人觉得它太空洞,但是我想,当这个词被赋予一种责任时,它便不再空洞。为什么要环保?简单举个例子吧:当你望望窗外,灰蒙蒙的一片,低头看你的手机天气,空气指数一个"爆表"的数字,你一定会埋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天气,为什么要影响我的行程?"当你这样想的  相似文献   

3.
李军 《环境教育》2013,(3):47-52
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他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是公认的武汉市环境教育带头人和环保NGO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环保为何物时,他却一脚跨进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孜孜不倦,从未间断。别人说他是"环卫工",朋友说他是"环保发烧友",在记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快乐的环保人。他,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徐老师的徐大鹏,一个从心灵上与自然交朋友的环境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姜厅长乐意接受采访,当公众需要的时候。姜厅长不见记者,当宣传他本人的时候。这着实给记者出了一道难题。写这个人物,真不知从何着手。这又是姜厅长的性格。宣传事业可以,能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宣传个人有什么用?自娱自乐?再说,还有那么多关涉全局的事等着去做。作为省级环保厅长,他究竟要操心多少关涉全局的事?说实在的,外人真说不清楚。身为记者,我也始终只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感受他给环保工作带来的影响。或者说,他把环保事业"推"出去、带给别人的影响。因为,这个无须他说。从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到省级环保部门"一把手",他给环保工作带来最为深刻的影响,就是将环境保护由一种部门作为推向  相似文献   

5.
一身蓝色的校服、一束可爱的辫子、一脸的稚气未脱,面前坐着这样一位青春可爱的小姑娘,犹如邻家小妹妹,正在侃侃而谈着心中的环保梦想。她就是著名环保小明星、第一个创办自己的学生环保网站、倡导成立环保儿童节的学生——曲珍。当其他小学生向父母撒娇的时候,当他们在业余时间玩游戏的时候,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曲珍,便已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时她刚满十岁,看到别人随便乱扔纸屑和果皮时,她都会主动去阻止他们或者自己主动捡起垃圾扔到垃圾箱。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都来关注环保,她又发动同学在学校成立了地球村环保社团,组织同学们去捡…  相似文献   

6.
正我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买了一只龟去放生,每次把龟扔到海里,那龟都会自己游回来。最后,他把龟远远地扔了出去,龟终于消失在了大海里。后来有动物学家告诉他,那是一只陆龟,把它扔到海里,八成会被淹死。这只陆龟就这样死在了这样缺乏理性的爱心之下。可见做一个理性的环保者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7.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环保的例子,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比如:在大街上,你就有可能看到有些人随手捡起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去。再比如说:有些人主动把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些事情都是环保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多方努力创新环境宣传方式,群众环境意识大为提高,全民推进低碳环保。"原先以为家中的垃圾扔到村边是应该的事,觉得脏但没办法,通过学习才知道国家正加强农村治理,还有专项资金帮助,回去后赶紧跑这事,尽快在村建垃圾回收站!"魏县泊口乡生庄村支部书记生荣杰在参加完该县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后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年孩子高考,金明水还坚持奔波在环保第一线,他妻子抱怨说:"孩子考大学,你就不能请假停一两天?"他一句话顶了回去:"污染企业不停,我的工作怎么能停下来!"在江苏省阜宁县环保系统,有一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基层工作者,他曾是一位技术兵,退伍安置到环保系统。他脱下军装,穿上环境监察的制服,一直战斗在环境监管执法的最前沿。他就是阜宁县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金明水。金明水1989年入伍,1992年起从事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绿点 《环境教育》2005,(9):69-69
刚去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有一件事很不习惯,那就是烦琐的垃圾分类.由于其中有许多条条框框,尽管许多留学生以入乡随俗的态度认真而谨慎地对待,但还是会在不少场合受到批评.一名中国学生将装牛奶的纸盒扔到了装废纸的桶里,结果他的德国邻居毫不客气地说因为牛奶盒的表面有一层塑料薄膜,所以它应该被扔到装塑料的垃圾桶里.另一次,他白天将香烟盒扔到装废纸的桶里,晚上回来房东为此专门找其“谈话”,原来他的错误是没有将香烟盒里的锡纸取出来.许多到过德国的人感叹那里的生态环境如此优美,殊不知其中包含着诸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5,(7):26-26
公众是环保的主力军环境保护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事关你我他的大事。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一个人扔一张纸,就有13亿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中国的环保能走多远。公众是中国环保的主力军,只有唤醒所有国人的环保意识,我们的环保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沙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6,(11)
正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官职有多高,名声有多大,也不在于他为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别人付出了多少,他帮助了多少人,他得到了多少人真正的尊重。也有人说,人生的价值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一个简单道理,因为那是别人认定的生活意义,并不是你的生活意义。只有你自己通过一种灵魂的追索,真切感受到一种可以影响生命体验的意义时,你才真正找到了能够坚持一生的生活意义。一个人在达到一种终极自由的时候,才  相似文献   

13.
<正>当你听到环保这个词语的时候,一定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能做到时时环保的人又有多少呢?每天捡一片废纸,每天节约一度电,每天节约一滴水,这些都是环保行为。践行环保很简单,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就只有一个家园,如果我们破坏了它,我们就别无去处。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4.
4月21日,中国环保年度最高奖——“地球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发。在9名获奖者中间,一位来自河南的中年农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为保护家乡环境奔波十几年的“黄河卫士”宋克明。在颁奖辞中,有关宋克明的介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发起成立全国县级和黄河流域第一家民间公益性环保组织;自费召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万人环保动员大会;在黄河滩区湿地建立3个鸟类保护站, 并筹建黄河民间环境监护站。这些干涩的文字很难让人对宋克明有一个准确的印象, 而真正了解宋克明的人一定知道,这个“黄河卫士”、“环保村主任”在美誉背后,每一步都走得是怎样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钟勤建 《环境教育》2013,(11):23-23
根据这次会议的内容,我重点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建立与公众媒体良性互动的常态工作机制,这里结合我们四川的实际做了一些探索,这项工作真正要做好,我的意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是要加强媒体的沟通互动。我们今年邀请记者参加了两次培训,目的是让记者了解到行业管理不是环保,是住建、水务部门,有的还涉及国土、林业、农业,我们是综合的监督执法部门,真正的有手段的是这些部门,最后出了环境事故,不能把所有的矛盾都指向环保部门。  相似文献   

16.
金鑫荣 《环境教育》2014,(12):22-26
正也许许多中国人不了解,公众参与环保,这个近两年骤然普及的概念,其实在中国不只是火在官员报告中和媒体报道中,而是已经在一些人居环境中得到落实。最近,记者就分别采访到了一些公众参与环保的成功范例。这些成功范例既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也各有不同。但记者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当公众得到信任时,当公众获得权利时,他们比任何人都会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云南老君山:带农民走出去,让农民看到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2,(8):83-84
阳春三月,草长茑飞,当你走进我的学校——青岛市南仲小学的校园里,你会发现,这里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息会立即使你心旷神怡,和雅的校园环境会立刻印入你的眼帘,这就是我们环保小记者们在绿色三月开展系列绿色环保活动的成效。绿色的三月里,我们不仅迎来了第34个植树节,而且还迎接来了第41个世界森林日和第19个世界水日。学校正是把握这些绿色节日的契机,组织我们小记者开展了一系  相似文献   

18.
当我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的时候,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时候,当“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的时候,回头看看那些曾经为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做出巨大牺牲的勇士,看看那一本本在环境保护史上仍旧闪烁着光芒的经典著作,也许你会对环境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本刊将连续为读者介绍环境保护史上的经典书籍,以求“温故而知新”——  相似文献   

19.
李宝军是相声大师李金斗在西北地区惟一的关门弟子,能说会道,口才极佳。不过,他的职业身份是陕西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新闻宣传部部长。4月22日,李宝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目前正在筹集资金拍摄一部环保题材的电视轻喜剧。据他讲,这部环保喜剧需要资金300万,目前他已经筹集了一部分,还有部分缺口。“王木犊”变身环保宣传员李宝军最近正在忙活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筹备拍摄20集电视轻喜剧《王木犊的现代生活》,这是我国首部环保题材的电视轻喜剧,也是李宝军进入环保领域以来最大的一次举动。这部戏的剧本由陕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国…  相似文献   

20.
微博     
《环境教育》2011,(2):7-7
冯永锋(光明日报记者,资深环保人士):今年1月1日下午,记者对中关村E世界排队购买iPhone4的34个人进行采访。当记者说"苹果"公司苏州联建生产线上职工中毒时,排队者纷纷摇头表示怀疑;半个小时,有人请求再讲一遍;40分钟后先后13个人走开;剩下的在1小时内陆续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