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1月13日,装载着7.7万吨燃油的“威望”号油轮在距离西班牙西北部海岸5海里处破裂漏油。如今,从沉没的“威望”号油轮上泄漏的燃料油漂到法国西南部海岸,威胁到当地著名的海边度假胜地。法国海事部门说,目前总共有17公里的海岸线受到影响,从海滩上采集的油污被迅速送到实验室检验,检测结果证实,这些油污的确是“威望”号泄漏的燃油。“威望”号外泄油污危及法国海岸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12日上午,一艘马耳他油轮“爱丽卡”(一译“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沿海遭遇暴风后,船体断为两截,造成约3000至5000吨的重油外泄入海。据报道,这艘载有2.6万吨重油的油轮于当地时间12日早晨6时在法国布利塔尼附近海域发出了“船体出现严重结构问题”的求救信号。当时海上天气极为恶劣,海浪高达8米左右,不久之后,该船在布雷斯特港以南100公里左右的海域断为两截。事故发生后,法英两国海军迅速派出直升机进行营救,将全部26名船员安全撤往海岸。12月15日,首批四艘法国海军舰船抵达“爱丽卡”号油轮失事海域,开始对该断裂沉没后溢出的…  相似文献   

3.
北海自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以来,每年可捕十万吨鱼的2374平方公里海域逐年变成“不繁殖区”。目前已无鱼可捕。1978利比里亚藉的23万多吨的巨型油轮“阿墨柯·卡笛时”号在法国北部布里塔尼半岛附近的布勒斯特海湾触礁,溢油沿海岸造成了长达2百  相似文献   

4.
溢油处理剂     
一、油轮事故溢油及处理技术海上石油运输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油轮事故溢油,如同油罐、输油管破裂以及海上油井事故一样,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石油倾泻在大海中,流出油量集中,危害最大。据估计,每年因航运作业及船舶失事而泻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00~150万吨,其中油轮事故溢油就有50多万吨。1978年3月,“阿莫戈、卡迪兹”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海区触礁失  相似文献   

5.
对于处理玻璃瓶碎片和浇铸钢筋混凝土时产生的淤渣问题,人们一般将其填埋了事。近日,日本东京都立产业技术研究所成功地使这些废物变成了一种理想的装潢材料。经测试,用此法生产的材料,其弯曲强度约为大理石的1.65倍,耐酸性则是大理石的8倍。虽然目前这种材料因成本较高,还不能成为装潢市场的主流,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技术有助于处理都市废弃物,今后有望普及。“威望”号外泄油污危及法国海岸2002年11月13日,装载着7.7万吨燃油的“威望”号油轮在距离西班牙西北部海岸5海里处破裂漏油。如今,从沉没的“威望”号油轮上泄漏的燃料油漂到法国西…  相似文献   

6.
清除河口或港区内因油轮失事、或是海上勘探事故所溢出的大量石油似乎很困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因此,人们早就考虑在失事地点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溢油进行处理。在水面紊动不定的海区,采用围油栏或机械集油等方法,其效果很有限。此外,洒在石油上面的吸油材,只能吸附它本身重量5—10倍的碳氢化合物,而在岸边回收吸油材与石油的混合物尚存在困难。在《Amoco-Cadiz》号油轮失事期间,人们采用橡胶粉末和聚苯乙烯粉末进行了若干试验。某些沉积性材料(如沙子、白垩等)倒在碳氢化合物表层上会污染深层水。  相似文献   

7.
为了消除在公海上失事的船舶溢出的大量石油,苏联利用现有万吨油轮,改造成多用途海洋保护船,并将其命名为“净海号”。 “净海”号船长149米,宽18.2米,吃水8.4米,船速11节,续航力7500海里。进行回收石油作业时航速为2节。该船石油舱容量为7000立方米。 “净海”号回收系统中设有伸出装置,以便对较宽范围内的浮有石油的表层海水进行截流。伸出装置可根据风速、石油膜厚度、船舶运动速度等变化因素进行调节。在浪  相似文献   

8.
(一)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统计,每年约有500~600万吨油流入海洋,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海洋船舶运输,而船舶事故性污染占据了相当的比重。1967年3月18日,利比里亚油轮“托利·凯永”(Torrey Canyon)号在英吉利海峡触礁,所载9.3万吨科威特原油流入海里,严重污染了英吉利航道、法国北部海岸以及比斯开湾,引起世界航运界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巨大震惊。防治船舶大面积溢油的问题开始提到了各国政府的面前。七十年代是世界油轮船队大发展的年代,油轮溢油事故也更加频繁。1976年  相似文献   

9.
柳叶媚 《环境》2003,(1):38-38
2002年11月13日,一艘挂有巴哈马国旗的油轮“威望号”从拉脱维亚驶往直布罗陀海峡的途中,在途径西班牙加利西亚省海域时,遭遇强风暴,加上船只过于陈旧,油轮在强风和巨浪的侵袭下失去控制,在距西班牙加利西亚省海岸9公里处搁浅。随后船体裂开一个35米长的大裂口,燃料油大量外泄。19日油轮被大风吹向葡萄牙海域方向,在离葡萄牙海域约50海里处断裂成两半,沉没到3520米的深海中。这艘油轮载有7.7万吨燃料油,在搁浅时船体裂开,燃油外泄就形成一条5公里宽、37公里长的污染带。11月20  相似文献   

10.
1978年3月16日,美国石油公司的AMOCO CADIZ油轮航行在英吉利海峡西端时,在大风浪下轮机发生故障,漂到法国西北部的Brittany海岸外搁浅断裂,20多万吨原油溢出,使当地90个乡镇、岛屿的几百公里海岸遭受世无前有的油污染。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保护的总课题中,与用于清除海运溢油及海损溢油工具的制造有关的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1967年“托里·坎昂”号油轮失事以后,水面石油回收装置受到极大的关注。由于企图消除该油轮失事所造成的后果,为了和溢油进行斗争,得到了关于必须完善现有回收工具和制造新型回收工具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协定促进了这一结论的形成。在这方面,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作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海协的努力,制定了防止船舶污染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1978年补充议定书。目前,在海协组织范围内,正在拟定建造石油回收船的计划。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 ,2 0 0 1年 9月 8日 ,距越南胡志明市 12 5公里的头顿海滩附近发生了油轮相撞的事故 ,数千吨柴油从被撞坏的油轮上泄漏到海面上。有一艘肇事油轮是越南石油进出口公司维塔科子公司的“利梅 0 1”号油轮 ,载有 1 9万吨柴油。另一艘是利比里亚的“费莫萨 1”号油轮 ,载有 2万吨柴油。两艘油轮当时都在执行向越南运送进口柴油的任务。两轮相撞后 ,“费莫萨 1”号安然无恙 ,而“利梅 0 1”号则被撞出一个大洞 ,柴油汹涌而出。附近船只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赶赴出事现场 ,人们用泵将未泄漏的柴油从“利梅 0 1”号贮舱内抽出。待柴油被抽光时…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海洋石油运输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巨型油轮的增长,增加了海上的石油污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次的油轮(以艘计)发生搁浅、碰撞和触礁等海损事故。每年因船舶失事而流入海洋的石油平均约5万吨。因装卸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及操作失误等造成的漏油约占总装卸量的万分之一。此外,每年混在压舱水中排入海洋的油达70万吨。通过船底污水排  相似文献   

14.
雅坤 《沿海环境》2001,(12):4-5
在海底沉睡了一年多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被打捞上来时,被固定在大型驳船“巨人—4号”的底部,由拖船拖往位于科拉湾畔的一个干船坞。至此,历时近百天的打捞工作画上了句号。“库尔斯克”号“上岸”了,但由其引发的核辐射泄漏的恐慌却远没有停止,甚至还引发了新一轮的“恐库”浪潮。“核炸弹”搁置浅海“库尔斯克”号是俄罗斯最先进的导弹核潜艇,去年8月12日,该艇在巴伦支海参加演习时失事沉没,艇上118人全部遇难。沉没时,艇上仍载有18枚鱼雷、24枚飞航导弹和两座核反应堆。“库尔斯克”沉没后,有关人员旋即赶到事发地点…  相似文献   

15.
国外点滴     
○维基号油轮撞上沉船在比利时海域泄漏燃油 据报道 ,一艘载有近 7万吨燃料油的土耳其船只“维基”号2 0 0 3年 1月 1日在英法间的多佛尔海峡撞上一艘沉船 ,随后在比利时水域抛锚 ,并开始泄漏燃油。“维基”号油轮 1日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出发驶向纽约。当晚在多佛尔海峡撞上上月在那里沉没的挪威“三色”号货轮顶部。“三色”号货轮 2 0 0 2年 1 2月 1 4日在多佛尔海峡与一集装箱货轮在浓雾中相撞后沉没 ,船上载有2 862辆崭新的轿车。“三色”号沉没两天后 ,一艘货轮就撞上了沉船。○石墨———清除油污的“新武器” 据报道 ,目前 ,俄罗…  相似文献   

16.
老仆 《环境导报》2003,(3):10-11
2002年11月13日晚,载有7.7万吨原油的希腊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距岸边9公里的海域遇风暴发生事故。陈旧的老船体出现了一个大裂口,燃油外泄,海面出现了一大片污染带。西班牙4艘拖船顶着8米高的巨浪,拼命将这个瘟神往外海拖,尽量离海岸远点。至19日上午,拖到距海岸95公里海面时,船体断为两截沉没。这次泄漏的是经过加工的燃料油,密度大且有粘性的混合物,比原油更具毒性。泄漏出的燃油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最厚能达到半米到一米厚,海洋生物因此缺氧窒息而亡。海鸟等动物粘上油污,失去保暖、飞翔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美国油轮Exxon Valdez号失事,导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沿岸大面积溢油污染后,美国各方采取了多种清除溢油、拯救海洋生物的方法和措施。所溢出的35000t原油污染了阿拉斯加的1600km沿岸,船主Exxon公司已为清除溢油而花费了20多亿美元。但仍有大量污油未被清除掉,最近,Exxon公司的清除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帮助污油的清除,这就  相似文献   

18.
1989年3月24日零时4分,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迪兹号超级油轮(载油总量为21.1×10~4t),装载原油192,000m~3行驶到威廉王子湾水域时礁搁浅,致使8个油舱破裂。原油以6,360m~3/h的流速溢出。  相似文献   

19.
《交通环保》2005,26(3):30
2005年4月4日,载有119574吨原油的葡萄牙籍油轮“阿提哥”号在大连海域触礁搁浅,并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大连有关部门派出油轮转运“阿提哥”号上的原油,并使用“围油栏”全力阻止泄漏的原油在海水中扩散。4月5日下午,借涨潮机会,总吨位达20万吨的“阿提哥”号在搁浅了近30个小时后,依靠“自然起浮”的方法成功驶离搁浅海域,驶入大连新港码头。在全部卸完船上的原油后,4月16日15时,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岸警备队估计,一旦采用双层壳油轮能防止或减少1989年3月“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60%的原油流入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湾。 双层壳油轮中,货物受到两块由一个大约两米宽的空间所隔开的钢板保护。如果油轮内船壳破裂,该空间也能兼容溢出的原油。美国国会早已对运输危险货品的油轮要求具备双层船壳,而且美国1990年油污法要求到2015年所有在美国海域从事贸易活动的油轮均须具备双层船壳。 双层船壳并非新的构思。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对“埃克森”(当时称为“埃索”)的油轮进行过双层船壳和双层船底研究。美国曾在1973年防止船舶污染的国际公约上提出双层船底油轮的建议。但该建议完全受到了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