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危险性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体损伤、致病甚或死亡的可能性。一切化学品暴露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危险。已知有许多健康危险比较容易确定,例如皮肤暴露于诸如硫酸一类腐蚀性化学品,肯定会受伤。但更多的化学品暴露所造成的健康危险却不易估计。那些不能立即观察到损伤或疾病的化学品暴露,要进行健康危险性评价,的确是个十分复杂的任务。健康危险性可以将其定量化。取值1~0,危险性“1”表示肯定会出现损伤,危险性“0”则表示实际上不出现损伤。几乎所有的化学品,在一定的暴露条件下,都会产生毒性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化学品都具有潜在的毒性。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污染场地(所)”这一术语是德国在1978年首次提出的,当时它是指西德境内50,000个已废弃的废物填埋场地和30,000个业已关闭的原工业生产装置或公共设施,因为它们对土壤或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对人体和周围环境构成潜在的危险。后来“污染场地(所)”这一概念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泛指对环境或人体健康已经构成或可能构成危险的已废弃的废物堆场和工业生产装置。它们包括已关  相似文献   

3.
丘医生 《环境》2001,(2):17
丘医生: 近期,新闻媒介不断报道大米市场销售“毒米”。作为市民,很想了解这些“毒米”对人体健康有那些危害?又该怎样识别“毒米”,不会上当、误吃“毒米”? 广州卓裘芝卓裘芝读者: 去年11月27日,广州白云区一位市民在市场购买了一袋大米,吃后引起腹泻。此事经新闻曝光后,各地卫生、工商和公安等部门紧急行动,追查掺有工业用石蜡油的“毒米”。仅1个月时间,广东地区就查获145多吨。有关部门的紧急行动,狠狠地打击了不法商贩,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消费权益。在大米中掺入石蜡油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正常  相似文献   

4.
新华 《环境》2002,(3):36-37
人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废物,其中掺杂了不少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或传染性的“危险分子”。如果人类处理不当,它们就会变成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杀手”。 1998年我国发布了危险废物名录,共计47大类,来源主要是各工业企业和医院,包括各种有机废溶剂、高浓度化工母液、热处理电镀废渣液、二恶英等卤代化合物、化工废渣、防腐剂、废电池、医院手术临床废物等。在众多危险废物中,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静脉产业”——再生资源产业,即对社会生产过程和生活消费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加工利用的产业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指出世界“静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为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实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采取了构建社会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对"静脉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认为世界“静脉产业”将呈现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出口量逐步减少,技术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加强,企业规模结构趋向合理、各具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不断发展,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到春季 ,不少人会出现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等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作“春困”。“春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适应环境所造成的。众所周知 ,在漫长的冬天 ,人的皮肤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 ,血流量减少 ,同时大脑和内脏血流量增加 ;而进入春天后 ,随着气温的升高 ,人的皮肤血流会增加 ,流入大脑的血流却相应减少 ,因而一时无法适应 ,便出现了“春困”现象。“春困”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隐患 ,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 ,还可能引起各种事故。如汽车司机出现“春困” ,在驾驶车辆时 ,就会因昏昏欲睡和头脑不清造成判断失误而发生…  相似文献   

7.
霍寿喜 《环境》2001,(9):35-35
夏季高温高湿,蚊虫活跃,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人数一般多于其它季节。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就是因为睡凉席后,躯干、四肢等接触凉席的部位,出现分布不均的红斑、丘疹,奇痒难忍,有的搔抓后还出现红肿、溃烂等感染症状。民间将此病称为“谷痒症”,医生们则常称  相似文献   

8.
《环境导报》2003,(8):21-21
“洗洁精”早已成了餐馆、集体食堂和家庭厨房的必备品,由于生产厂家在其产品说明中都标明其无毒无害,所以使用者从不对它的安全性产生怀疑。然而,被人认为“安全”的洗洁精也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用“洗洁精”洗涤的餐具若没有冲洗干净,其残留的洗洁精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起结肠炎、胃肠炎和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等病症。一般来说,洗洁精进入人体的数量极微,所以短时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胃肠不适等病症的出现。同时,经常使用洗洁精的人(如餐馆、食堂的工人)约有30%发生过皮肤损害,症状以皮肤干燥、粗糙为多…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刚刚过去,在这期间,“安全”这个关键词也再次成为全社会“特别关注”的字眼,“遵章守法,关爱生命”主题渐入人心。走进一些单位,随处可以看到“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严禁违章操作”、“安全第一”等标语、横幅及宣传牌,有的单位还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以及《人身安全十大禁令》等制度上墙。  相似文献   

10.
痤疮是由脏腑“内病”所致,一旦形成面部粉刺状,就会破坏面部皮肤结构及油脂分泌,形成面部“外病”。因此简单美容不可能治疗这些“内病”、“外病”。有的人只要冒出一小颗青春痘就坐立不安,有的人却长出好几颗时才失引起注  相似文献   

11.
这里讲述的是科技战线上的一个“兵”的真实“故事”,之所以把“兵”字用引号引起来,是为了与手持钢枪保卫祖国的人民子弟兵的兵有所区别;而科技战线上的“兵”则是指日夜辛劳在科研战线上的千千万万个科技工作者。他们虽然职位不高,但都担当着建设共和国大厦的重担;他们虽然远离奢华,但却充满了为国家强盛而献身科研的高尚精神。在他们中间,有的人正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有的人正在破译DAN人体基因密码,但更多的人则从事于应用科学方面的研究,并为此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雷廷宙,就是科技战线上的一个“兵”。雷廷宙是一…  相似文献   

12.
博闻     
IBM的超级电脑“沃森”在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危险》(Jeopardy)上与两位人类冠军选手——肯·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对决,这场人机智力的大战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你看人家IBM多会炒作!事实上,《危险》的对决并不是第一场人机大战,人类长久以来便与机器展开较量,这种较量有的在现实世界出现,有的则在科幻影片中上演。  相似文献   

13.
雨佳 《环境》2004,(7):27
夏日来临,许多亲朋好友都觉得有些不适,有的甚至处于生病状态。但归纳起来,基本都属于“暑温病”的范畴。暑温病乃中医名词,指的是夏暑之季感受暑热邪毒所导致的病症。现代临床上的“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暑气感冒”等病,均属“暑温病”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工业部门。随着现代工业、交通的迅猛发展,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并不断产生成千上万种的化学物质,以及噪声、振动、辐射等,因此引起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盲目发展工业,滥用自然资源,一度“公害”成灾。大气、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给自然界带来的损害是普遍的、长期的、潜在的、严重的。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遗传受到影响,加上出现的“公害”病,人类的  相似文献   

15.
企业“替工”现象不容忽视编辑同志:近来有些企业因管理不善,引导不当,放任自流,致使一些职工想尽办法发家致富或追求自己的乐园。其表现之一是雇人做工。如某市化肥厂工人。有的“下海”,有的“搞第二职业”,有的生病有事等。不能两头兼顾,为求“两全其美”;于是...  相似文献   

16.
《环境》1999,(11)
唐小妹读者: 目前,电子厂使用的“洗板水”,其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烯。三氯乙烯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可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体内。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20克就可造成急性中毒。三氯乙烯属中等毒性,主要是对人体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引起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心室颤动、心搏骤停等。而且,  相似文献   

17.
土埌与疾病     
众所周知,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但是,土壤与人类疾病是不是有关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斯曾认为“土壤、水和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地方病理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土壤对人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其表现有三个方面:一、土壤矿物质天然含量异常(遇剩、不足、或比例失调)引起所谓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二、土壤受到污染,而污染物经由食物链危及人体,出现诸如日本“骨痛病”等公害病;三、土壤是许多生物病原体的温床,它  相似文献   

18.
一些老人洗澡时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眼花、头晕、心悸等症状……医学专家把这种由于在浴室洗澡而引发的口渴、胸闷、心悸、恶心、目眩、四肢乏力、呼吸急促,甚至出现晕倒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症状统称为“浴室综合征”。特别是在冬季,室外气候寒冷,浴室内池水水温较高,湿度呈过饱和状态,水汽压较大,门  相似文献   

19.
氯气也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大气中氯气的主要来源是制氯厂、制碱厂以及利用氯制造农药、漂白剂、消毒剂、塑料、合成纤维等工厂排出的废气。氯气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它能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当其浓度为1~6毫克/立方米时,对人有显著刺激,30~60分钟可致严重中毒;120~170毫克/立方米时,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当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可迅速麻痹呼吸中枢,出现“闪电性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氯会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化。对氯敏感的人接触氯气会发生皮炎或湿疹。氯气对植物有危害作用,对…  相似文献   

20.
"全球公域"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公域”是超越国家主权和管辖范围,使一切人共同受益而存在的区域,对其保护关乎全人类利益。“全球公域”的保护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国家主权观念存在不协调之处。国际法目前不接受用国内环境法的域外效力来实现“全球公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