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适用于国内垃圾焚烧的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技术路线,适应日益提高的NOX排放要求,本文以国内某垃圾焚烧厂为例,采用CFD模拟等方法,研究了EGR系统再循环比例、取风口位置等工艺设计要点,并通过工程试验评估了EGR系统的脱硝效果及其对锅炉效率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CR+EGR”工艺能够将NOX值降低至100 mg/Nm3 (11%O2、干基)以下,且相比传统工艺焚烧线,采用EGR工艺的焚烧线吨垃圾产汽量提高3.29%。另外,EGR系统运行时,焚烧炉燃烧充分,CO浓度稳定达标。同时,炉膛温度可降低约50℃,有利于减少炉内结焦,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但是,系统运行控制要求较高且存在设备腐蚀风险。本研究为垃圾焚烧脱硝工艺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NOX<100mg/Nm3的地区,可采用“SNCR+EGR”工艺,对于NOX<50mg/Nm3...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保产业》2010,(7):62-63
<正>由清华大学和河南省沁菱冷却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防冻降雾节水型冷却塔,适用于石油、石化、煤化工、冶金、纺织、造纸、火力发电及制冷空调等所有使用冷却塔的行业。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防冻降雾节水型冷却塔综合了传统湿式冷却塔和空气冷却器的特点,在收水器上方塔体侧壁开设上进风口,在上进风口紧贴内侧设置空气预冷器,与常规湿式冷却塔不同,需要冷却的循环水首先进入各空气预冷器  相似文献   

3.
SIEMENS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在电子束脱硫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SIEMENS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性能及其在电子束辐照烟气工业化试验装置中的应用,对其工作特点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中可吸入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公路隧道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化学组分特征,笔者于2006年9月1日在交通繁忙的石黄隧道中间及入口处进行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步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根据PM10质量浓度监测以及样品的元素、OC\EC及离子成分分析结果,对隧道口及隧道中的PM10的污染状况和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PM10浓度监测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黄隧道环境空气中PM10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隧道外的浓度,隧道内PM10污染比较严重;隧道内PM10的离子浓度明显低于隧道外,而OC、EC浓度则又明显高于隧道外,另外其元素中Ca、Al、Si等浓度也明显高于隧道外,这些化学成分特征显示,隧道内的PM10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及道路扬尘。  相似文献   

5.
烟气脱硫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控制二氧化硫的成熟技术,其中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电厂烟气脱硫装置中占到20%~30%。该工艺的核心是将燃煤烟气绝热增湿,以促进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而进行的。其衡量指标之一为烟气相对湿度,烟气湿度大,烟气脱硫效果好,但不利于烟气排放。为此,本文分析了相对湿度的概念、对脱硫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相对湿度对烟气监测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空调房间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挺  许雅娟  刘益 《四川环境》2005,24(2):87-89
建立了描述空调房间流场的k—ε湍流模型,并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送、回风口的位置相同,房间的湍流结构大体相似。文中还对房间的给风速度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微生物烟气脱硫方法的介绍,综述了微生物烟气脱硫原理、工艺和技术。叙述了烟气吸收和吸收尾液的处理工艺所利用的脱硫微生物种类,并阐述了氧化亚轶硫杆菌、硫酸盐还原茵、丝状硫细菌、光合硫细菌、无色硫细菌和脱氮硫杆菌的代谢途径、作用效果和关键影响因素,并且指出其优缺点。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在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今后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下穿隧道在改善城市交通的同时也引发相应的噪声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隧道开敞段噪声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投诉的热点。以某市城市道路下穿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道路及下穿隧道开敞段的纵向断面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下穿隧道路段道路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对道路两侧建筑的影响。结果表明,临街建筑交通噪声从低楼层至高楼层先增大再降低、再增大再降低的趋势,下穿隧道段噪声水平比地面段高3d B,交通噪声的频率范围基本一致,在1 000Hz处出现峰值。在城市下穿隧道段有必要采取降噪措施,以降低下穿隧道噪声,并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墙壁帖吸声材料、声屏障控制开敞段噪声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现场实测,获取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深圳市横龙山隧道内CO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堵车、缓行及正常行驶3种情况下,隧道入口、隧道中及隧道出口的CO浓度均逐渐升高,堵车时隧道内CO浓度最高,正常行驶时的浓度最低.采用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关于在用车综合排放因子的研究成果中第3阶段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计算隧道内CO浓度,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符,CO在纵向全射流通风隧道内扩散规律符合一维纵向空气质量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重量法和冷凝法测量烟气含湿量计算公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书林 《四川环境》1997,16(2):32-34
本文对现有文献中用重量法和冷凝法测量烟气含湿量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使改进后的公式更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分析了半干法烟气脱酸系统脱酸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消石灰品质、石灰浆浓度、旋转雾化器转速、反应温度等多种工况优化调整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既能提高烟气脱酸效率,又能降低消石灰单耗的运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烟气脱硫方法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国内主要的几种燃煤烟气的脱硫方法,如干法、半干法、湿法等,介绍了新型的烟气循环流化床的脱硫工艺及主要特点,并对其在烟气处理领域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烧结烟气脱硫净化工程的最适宜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冶金企业带式烧结机烟气净化工程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全面论述。根据烧结烟气有别于锅炉烟气的特点,强调贯彻"一机多效,协同减排"的原则,不可能照搬火电厂传统湿式脱硫和干式脱硝工艺,从当前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烧结烟气净化工程的最适用技术应当首选新型干法和半干法流程,如CFB(循环流化床法)、SDA(旋喷干燥法)和NID(新型一体化),此外,AC(活性炭/焦吸附法)和EBA(电子束-氨法)工艺也值得重视。对于大型带式烧结机,有必要采用烟气分割技术,有选择地实施部分烟气净化处理,既经济高效又可实现协同净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ESNCR(增强型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在某FCC(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硝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叙述了ESNCR技术在原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上的改进,指出ESNCR技术具有经济性高、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等优势。分析了喷氨后、喷氢后以及降温后2~#锅炉烟气中NO_X含量的变化情况,应用实践表明:在适宜温度及采用低氮燃烧的条件下,烟气中NO_X维持在约100mg/Nm~3,脱硝效果显著。验证了低氮燃烧改造和ESNCR脱硝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软锰矿烟气脱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脱硫机理、脱硫装置、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软锰矿烟气脱硫(FGD)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深入剖析了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展望了该方法的研究前景,为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输油气管道穿越河流隧道施工中可能产生大量施工涌水,其影响范围内会出现地下水水位下降,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大。文章以某天然气管道长江隧道穿越为例,根据隧址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计算隧址区涌水量,分析长江盾构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河流隧道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隧址区原有的地下水径流及排泄条件,会导致突涌水发生,对地下水产生较大影响。据此提出了河流隧道施工前做好地下水预探、采取注浆堵水或井点降水法施工等一系列保护措施,为河流隧道建设过程的地下水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徐忠卫 《青海环境》2009,19(3):144-146
文章结合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就山区特长隧道的选址、弃碴、涌水及附属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隧道弃碴的处理和水土流失的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特长隧道施工所带来的环保问题,重点论述了弃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了几种新型脱硫技术的脱硫原理和工艺,并对各项技术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同时,还指出烟气脱硫工艺的国产化是经济、有效减轻SO_2污染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Cadna/A噪声预测软件在隧道洞口噪声预测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cadna/A环境噪声预测软件中的隧道口噪声预测原理做了详细的介绍,将隧道洞口的噪声影响简化为与隧道洞口形状一致的简单垂直面源,利用隧道参数计算面源的声功率级,预测方便,并通过实例应用和演示,为正确使用该软件进行噪声预测和同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郭建芳 《青海环境》2012,22(1):39-41
炭素阳极焙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对厂区周围的大气及动植物都有一定危害,特别是氟化物对动植物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某铝厂净化设施实际运行情况为例,对炭素阳极焙烧烟气的几种净化方法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