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对电厂周围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多次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维温度场和水动力场耦合求解的温排水模型预测电厂温排水的影响范围,结果是:电厂温排水将引起排放口附近海域最大影响面积为6.69 km2,最小为0.16 km2.分析发现,电厂温排水的温升对滩地植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均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相反在水温较低的季节,会提高海洋生物的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为保护区鸟类及其它物种提供丰富的饵料.但余氯对排放海域中的浮游生物有致命的威胁,对其他物种无明显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潜在影响.本文研究可以为电厂温排水的环境影响评价、温排水排放的有效管理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宝钢自备电厂的"排水处理装置"是由日本"三菱重工神户造船所排水处理部"提供.其主要特点是各类排水经过处理后成为符合排放标准的清净水和污泥滤饼送出.而我国电厂现有的排水处理水平(包括从国外引进发电机组的电厂)仅仅局限于对化学水处理车间的离子交换器的酸、碱再生废液进行中和,尚未达到像这套引进装置这样综合性处理废水的程度.电厂的废水进行综合性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设计角度对这套引进装置进行总结.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沿海地区电厂温排水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对附近海域温度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电厂温排水的影响范围,模拟受纳水域的温升分布,评价温排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期为近海海域热污染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Fluent为平台,编译UDF程序,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选取典型工况,对受潮汐影响下的电厂差位式布置方式取排水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以探讨潮汐对电厂取水温度及温排水对受纳水域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典型工况最大温度在潮汐影响下的变化特性。对电厂取排水布置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渤海辽东湾附近海域在严寒季节海冰分布广泛,核电厂向受纳海域排放的温排水带有大量乏热,将导致海域内水温升高而引起海冰融化。某核电厂址西侧海域有一斑海豹国家自然保护区,电厂温排水及其融冰效应可能影响斑海豹的生存、繁殖环境。文章根据核电厂温排水融冰模型对其融冰量的预测和环境影响分析,表明了电厂温排水对斑海豹保护区的影响是在较小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6.
三亚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针对数值求解浅方程中的难点问题,运用嵌套方法模拟计算了三亚电厂附近海域潮流场。运用建立在对流扩散理论基础之上的输运扩散模型模拟了被动扩散过程,给出了三亚电厂温排水各个方案的温升场特征值。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燃煤中氟化物的转化迁移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火电厂燃煤中氟化物的转化迁移问题张家骅,李素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430072目前国内不少燃煤电厂的灰场排水氟化物存在着超标问题,不仅污染了水环境,而且也增加了电厂污染物排放费用,为了顺利地开展灰水氟超标的治理工作,有必要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燃煤电厂生...  相似文献   

8.
瑞典四大湖(维纳恩、韦特恩、梅拉伦和哈马伦湖)的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分布有红点鲑、鲑、鳟、白鲑、河鲈、梭鲈,、白斑狗鱼和鳗鲡等经济物种.研究表明,筑坝、航运、富营养化和过度开发等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会对湖中的经济物种产生影响,导致湖中原有物种资源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由于近年来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上述湖泊中原有鱼类组成中的优势种群发生了变化,一些物种消失了,一些新的物种在湖中出现,其原因主要是富营养化、鳗鲡和龙虾丰度的改变以及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在某种情况下是大湖的渔业生产引起的--在一个捕食者和竞食者同时存在的环境中,如果食物资源非常充足,鲑科鱼类以及梭鲈等鱼类在生活史上会倾向于在性成熟状态下生长,但在常规可捕规格的选择性调控下,这些物种会因产卵群体太小而导致资源量急刷下降.  相似文献   

9.
电厂温排水对两种蚤类的毒性及生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模拟电厂温排水,研究了温度及余氯浓度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及蒙古裸腹蟤(Moina Mongolic Daday)的毒性及生殖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余氯对受试蚤类的半致死浓度显著降低,但是该致死浓度远远高于目前电厂温排水余氯浓度;受试蚤类对电厂温排水余氯浓度敏感,产生了明显的回避效应;被余氯浸染的蒙古裸腹蟤发育期延长、繁幼数量减低,产幼间隔变长。  相似文献   

10.
刘永叶  陈鲁  乔亚华  杨阳  曹亮 《环境工程》2016,34(11):60-63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厂循环冷却水(温排水)的余热排放对受纳水体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热影响(即热污染)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基于国内现有的温排水排放控制标准可执行性不强的现状,对我国电厂温排水的热污染控制标准的基础技术要素——温排水混合区边缘温升限值进行了研究。以我国北方某典型滨海核电厂址邻近海域的代表性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以各季节不同受试物种最大临界温度(CTM)的统计分析结果,作为确定该厂址温排水混合区边缘温升限值的主要依据。并结合法规调研法,最终确定该典型滨海核电厂址温排水混合区边缘温升限值的推荐值为3.6℃。  相似文献   

11.
湖泊蓄水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湖泊污染致使湖泊水质恶化、水体鱼类种类下降,对湖泊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威胁,尤其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镜泊湖水环境现状分析以及时水质进行预测、评价,分析镜泊湖水污染特征,并为解决镜泊湖水环境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洱海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9月,洱海蓝藻暴发,水质恶化,湖泊从8月以前的中营养突变为富营养化湖泊。洱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引种太湖银鱼,导致酷渔滥捕,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围湖滩养鱼等,导致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明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显示,2002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粪尿207290t,大部分被作为农家肥处理掉,平均使用率为85%,但几乎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对周围区域水体及湖泊造成严重污染.政府应对畜禽养殖业进行宏观监挖,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加强畜禽污水监测排放,并进行减量化治理,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循环发展,实现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环境约束的抚仙湖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污染水体,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 在考虑水环境容量农业分配量、农业面源污染削减、粮食及副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建立抚仙湖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置惯性发展和目标导向2种发展方案进行仿真模拟. 结果表明:目标导向发展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流域内污染物入湖量,TN和TP分别削减了221.45和24.74 t,处在允许的水环境容量农业分配量范围内. 根据调整优化结果,建议在抚仙湖流域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形成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建立集中养殖小区,采用立体式生态饲养畜禽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与生态恢复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转换的过程、稳态阈值、稳态恢复力等方面介绍了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理论,总结了浊水稳态与清水稳态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相互转换的驱动力,分析了富营养化引起的植物群落演替和稳态转换的过程.根据稳态转换理论和太湖五里湖的生态恢复实践,提出以改善生境条件为稳态转换驱动力进行生态恢复,并阐述了降低营养盐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清除某些鱼类、改善基底、调节水位、软围隔消浪等生境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普者黑湖滨带恢复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者黑近年由于旅游业快速发展,湖滨带遭到严重侵占和破坏,为恢复湖滨带功能,须尽快对沿岸50m内的农田、鱼塘、农舍实施“三退三还”的生态建设,同时建立一套良好的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荡湖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湖泊之一,分析了引起该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进入湖体的关键措施,采取压缩网网养殖规模,推广轮牧式养殖工艺,实施全年封草并培植沉水植物,防止长荡湖由草型湖泊向藻型湖泊的转变,逐步恢复长荡湖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洱海湖区非点源污染与洱海水质恶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云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04-105
洱海湖区由于农用化肥、畜禽养殖和农业水土流失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对洱海水质由贫营养化过渡到中营养化,向富营养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使用化肥农药减量提效,实现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控制污染转移过程,综合防治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19.
治污工程对武汉东湖生态恢复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武汉东湖水域水质污染现状的调查 ,东湖已成为浮游植物响应型的城市富营养湖泊。对东湖入湖污水几乎全部截流 ,并通过长江补充新水 ,辅之换水 ,挖除部分底泥 ,污水处理 ,利用水浮莲的作用及生态调整等措施 ,湖水经大约 2 3~ 2 4a时间 ,随着东湖水质的改善 ,必将促进其水生生物的良性演替 ,使湖泊生态功能较迅速得以恢复 ,不断增进湖泊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洱海湖滨区鱼塘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洱海湖滨区有鱼塘149.25公顷,其有机物含量及换水量均与鱼产量成正比,每年向洱海排换水671.6万米^3,输出N、P和CPD分别为33.2T、3.83T、和420.4T。目前鱼塘正由混养型向精养型过渡,污染负荷亦将随之升级,必须及早研究,及早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