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童莉  贾学桦  姜华  曹亮  王立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12):121-125,138
2008年6月颁布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与原标准(GB 3544-2001)相比,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目,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也大幅提高,传统的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新标准要求。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调研及现场监测的资料和数据,提出目前制浆造纸企业通过有效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废水三级深度处理流程,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但不可避免会增加企业建设和运营成本,大中型制浆造纸企业尚可接受,对小型企业的冲击则相对较大。同时提出目前制浆造纸企业废水处理仍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尚需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强化环境监管、深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等多方面对策,优化制浆造纸行业结构调整,确保行业污染物减排。  相似文献   
2.
从"十一五"末至今,中国石化行业安全事故及环境风险事件频发,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从产业布局来看,中国石化企业及与之相关的化工园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布置在沿海沿江地区。中国石化行业目前存在的布局分散、单体规模小等突出问题,如不加控制,行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应开展全面梳理排查隐患,提高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水平;大力支持集群化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缓解结构性环境风险;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强化管理,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以减缓石化行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愈炘  曹亮  屈仁超  黄杰  胡圣  周正  王英才  张静 《环境科学》2022,43(8):3998-4007
在长江流域河流区域共布设了130个采样点开展着生藻类调查,范围涵盖了自长江源区至入海口的干流重点区域、八大一级支流和三峡支流.长江干流着生藻类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长江上游、长江源区、长江中下游和金沙江,整个干流自西向东着生藻类群落空间格局呈现硅藻门和蓝藻门交替占优的形式,硅藻(舟形藻)在干流具最大竞争优势,干流着生藻类群落分布与总氮、总磷和pH密切相关.长江支流中,三峡支流着生藻类密度显著高于八大一级支流,所有支流着生藻类群落主要为蓝藻门,蓝藻(鞘丝藻)在长江支流具最大竞争优势,支流着生藻类群落分布与溶解氧和pH密切相关.着生藻类的多样性分析及水生态评价显示,长江源区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均匀度指数较高,因此是α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也是水生态评价较好的区域(β中污型);长江中下游尽管评价也为β中污型,但着生藻类群落均匀度显著低于源区,导致其α多样性低于源区.水质评价显示长江流域各区域均为良好,但区域间的WQI指数仍具显著差异,而且其差异结果与水生态评价结果不一致,因此建议结合水生态和水质两种评价结果从而更全面地评价水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4.
5.
以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碳源、氮源、起始pH值、金属离子种类及浓度条件下对孟加拉红和水溶性色浆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以豆芽汁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甘油为碳源、(NH4)2SO4为氮源、初始pH值为6.0~8.0条件下的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刘永叶  陈鲁  乔亚华  杨阳  曹亮 《环境工程》2016,34(11):60-63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厂循环冷却水(温排水)的余热排放对受纳水体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热影响(即热污染)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基于国内现有的温排水排放控制标准可执行性不强的现状,对我国电厂温排水的热污染控制标准的基础技术要素——温排水混合区边缘温升限值进行了研究。以我国北方某典型滨海核电厂址邻近海域的代表性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以各季节不同受试物种最大临界温度(CTM)的统计分析结果,作为确定该厂址温排水混合区边缘温升限值的主要依据。并结合法规调研法,最终确定该典型滨海核电厂址温排水混合区边缘温升限值的推荐值为3.6℃。  相似文献   
7.
运用污染风险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了2010年5月(春)、8月(夏)、10月(秋)和12月(冬)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Cr、Zn和Pb含量均呈现春季低于其他季节特征,秋季Hg含量是其他季节的4倍,Cu、As和Pb含量无显著季节差异。表层沉积物中Cr、Cu、Zn、As和Cd最高值出现在莱州湾中部及小清河河口等西部水域,来源呈现受自然作用影响较大的特征;而Hg和Pb最高值出现在龙口和界河河口等东部水域,来源呈现受周边工业污染物的人为排放影响较大的特征。基于地理累积指数、生态效应浓度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综合评价表明,13%~29%的研究区域的表层沉积物受到轻微程度的Cd、Hg和Pb污染,Cd和Hg高值水域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Hg和As在65%~68%的研究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达到可能对沉积物底质环境及生物群落产生不利生态影响水平。基于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评价结果,莱州湾表层沉积物质量较好,局部区域存在Hg、Pb、Cd和As的潜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钾水玻璃为激发剂、偏高岭土和粉煤灰为主要硅铝原料制备地聚物,测试了地聚物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常温和高温后抗折及抗压强度,并与矿渣硅酸盐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地聚物热重分析以及高温后地聚物试样的收缩变形量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及解释。结果表明,配制出的地聚物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抗压及抗折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无论是常温还是高温后,其强度都基本能达到或超过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相应强度;高温下地聚物收缩而骨料膨胀,两者变形的不一致将导致地聚物混凝土高温开裂。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现有的温排水排放控制标准可执行性不强的现状,对我国电厂温排水的热污染控制标准中的关键参数-温排水排放口的最高排放温度限值进行了研究。以我国北方某典型滨海核电厂址邻近海域的代表性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以各季节不同受试物种高起始致死温度(UILT50)的统计分析结果,作为确定该厂址温排水排放口控制的高温限值的主要依据。并结合法规调研法和水温极值预测法,最终确定该典型滨海核电厂址温排水最高排放温度限值的推荐值如下:冬季为31℃,春、秋季为32℃,夏季为3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