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召开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这是近30年来,国家部委第一次围绕农村能源召开的专题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用三大抓手撬动农村能源建设:一是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二是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是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在近日发言中称,未来五年,中国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钱智民在此间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低碳示范城镇论坛上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绿色能源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3月,英国政府公布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提出了绿色能源基本战略,并试图通过创建基于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低碳经济”,使英国处于“领导世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针对绿色会计视角下能源企业的成本核算优化,介绍了绿色会计视角下能源企业的成本核算,由于能源企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危害,也导致能源企业由于本身成本过高,这才提出绿色会计,这样才能优化能源企业的成本,可以保证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保障了能源企业生态的稳定建设.基于绿色会计视角,探讨了能源企业的绿色成本优化研究,主要包括能源企业坚持绿色会计,确定绿色成本原则,能源企业绿色成本优化条件和能源企业加强绿色会计实践.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I0001-I0001
<正>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必须加强全局谋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控制消费总量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伴随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不断凸显。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节约优先战略,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变暖日益严峻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我国是一个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分布广泛,尤其是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可以为低碳绿色乡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占国土面积57.59%的乡村在低碳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加快低碳绿色乡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低碳社会建设的全局。  相似文献   

7.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校侧能源淌耗的问题日趋严重。发展绿色能源.建设绿色校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能源问题的日益突显,使得发展绿色能源、建设绿色校园成为更多高校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能源约束和环境污染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不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成为突破口。而推进节能减排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自原国家环保总局、银监会等部门2007年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来,绿色信贷已经成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盲目扩张,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04,(4):22-31
火电在带给人类大量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仅中国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对生态环境损害和人体健康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100亿元左右,今后这种污染损失还将持续不断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更加关注绿色能源一世界未来的重要替代能源。本刊以《风力12——关于2020年风电达到世界电力总量12%的蓝图》一书为基础框架,立求全面地介绍世界风力发电的现状和推广应用的可能,并以大量的资料展示“绿色能源”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I0008-I0009
<正>2013年我国的节能工作重心开始向宏观规划、政策调控、能源改革等方面转移。与此同时,多地区被雾霾笼罩,节能形势严峻,因此,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低能耗战略新兴产业成为突破关键。TOP 1《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限定能源消费总量1月23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提出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控制目标。为保证目标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气候问题,由中央政府制定并实施的农村能源政策倡导农户使用多种清洁能源及技术。同时,商品能源逐步成为当下农户生活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举式”的能源政策是否造成甚至扩大不同能源、技术的需求差异,这一结果是否符合政策的初衷和目标?基于此,论文研究并分析2005—2014年农村能源政策以及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能源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存在替代关系的能源、技术需求间的此消彼长;政策的溢出效应促进了部分商品能源需求;收入的提高对部分能源需求产生了正向作用。建议制定兼顾清洁能源以及商品能源的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实现政策的精准发力,同时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合浦县通过农村沼气的推广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紧缺的现状,改善了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循环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加快了合浦县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简述了天津市农村生物质能源的推广利用.分析评价了农村生物质能源的资源现状.论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开发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结合沿海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今后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与预期效益,并探讨了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对策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这是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针对能源危机而提出来的。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及其能源供需结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商品能进入农村市场,农村能源面临着结构升级和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原十六字方针因缺少生态观和市场观,已不符合现时和未来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文章提出了农村能源发展的十八字方针“因地制宜,生态兴能,市场调节,讲求综合效益”,并逐一对新方针中的论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应以生物质二次能源与商品能源整合的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实施新方针的有关举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农村沼气池建设在过去的30多年中蓬勃发展,沼气利用不仅为农村节省了大量能源,也减少了时环境的污染.这时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而能源资源却十分贫乏,长期以来能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本文从分析本地区的能源资源出发,提出合理开发资源、适当控制工业发展速度、大力建设核电、解决交通接纳区外能源调入、长期坚持节能、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制定正确的能源开发政策等 10大战略措施,以促进能源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了我国农村能源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农村生物能源发展的4个特点指出生物能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催仍是我国农村生活能源的主要来源,提出应大力开发和推广包括沼气技术,省柴节能灶、薪炭林和秸秆气化等生物能源技术。实现农村能源多元化供应,以增强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20日,《2013生态城市绿皮书》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在社科院举行。报告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以下五大问题。一是太阳热水器的生产规模不小,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雷同的问题,真正质量过硬,特别是与建筑能很好结合的产品很少。而且从事基础研究的队伍十分薄弱,投资少,潜心研究的氛围不浓。  相似文献   

19.
陈漫 《环境保护》2007,(3B):30-32
黄鸣,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案人,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2006中国绿色年度人物。 黄鸣带领中国太阳能踏出了一条可供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参照的模式——“皇明模式”。他率领皇明人10年如一日地唤醒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提出并推动“新农村、新能源”运动;他让全球能源产业静下来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让叫嚣“中国能源威胁论”的西方人感觉到了来自中国的力量,让“皇明模式”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相继出台诸如《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但严峻的能源形势使得一部能源领域的基本法的制定成为迫切需要.美国《能源政策法2005》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能源法》的构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中国要制定《能源法》首先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对《能源法》进行科学定位.能源安全观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对把能源安全放在首位的《能源法》来说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个基本理念将对《能源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理性建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