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宏春 《环境保护》2007,(6B):26-29
“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突破口。针对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的现实,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力求取得实际成效。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7,(4):16-17
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这一问题,他充分肯定一年来节能环保工作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又坦率地指出这两方面的指标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温总理的报告实事求是,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展示了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郑重提出:“‘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  相似文献   

4.
“减排”和“降耗” 有本质属性差异,又具协同作用 减排指标和节能降耗指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两个约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有本质属性的不同,又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7,(4):16-17
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这一问题,他充分肯定一年来节能环保工作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又坦率地指出这两方面的指标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环保规划主要指标由“十五”的27项减少到5项,规划指标大幅精简,约束性更强。其中,总量控制指标两项,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0%,这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之一,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如何正确认识节能减排形势,准确探索和把握其规律,从而科学地指导节能减排工作,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认真分析其成因,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钰 《环境保护》2007,(4A):9-12
三月初春,首都北京迎来了“两会”的召开。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在分析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后,郑重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两个约束性指标。如何能够在中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实现污染物减排目标,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于飞 《环境保护》2012,(19):27-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并首次将其作为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以空前的执行力度得到贯彻实施.正因如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2):18-18
2006年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实现,加大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难度。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接受记采访时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将采取八项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节能降耗,污染减排首次作为两大约束性指标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虽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但是节能,减排的指标并没有实现.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在2007年的两会上众多代表和委员纷纷献策,为坚定不移地实现两个约束性指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我国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明确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约束现实的准确判断,也是为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我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2006年度的减排指标任务尽管没有完成,但据了解,自2006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开始下降,这说明宏观调控开始发挥作用,经济结构出现了良性变化。那么,这段时间以来,河北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如何?省委、省政府有哪些战略构想?各级各部门包括减排企业如何谋划落实?环保部门又将怎样覆行监管督导职责?请关注本刊的特别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有专家指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完成,借助的是行政手段强力推动,而作为市场手段的排污权交易仅在个别地区试验,并未大范围开展。这种论断被很多人认同。那么在"十一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周宏春 《环境保护》2007,(12):26-29
"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环境工程》2007,25(2):71-71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实现两个约束性指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大问题.为此.“十一五”初始,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的目标,并明确指出:“节能减排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为此,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等规范文件,都提出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这充分体现出清洁生产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从“十一五”开始,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开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按照规划,到“十一五”末,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比“十五”末消减15%,主要污染物减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环保工作的统领,整个环保工作都围绕“污染减排”这个目标来展开。这里所说的主要污染物,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实施总量控制的两顶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那么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具体含义什么,我省这两顶指标排放情况如何,“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减排目标实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节能减排是国家和我省“十一五”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2006年,国家提出把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其列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4月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部署,2007年6月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两个约束性指标有本质属性的不同,却又有密切的联系。节能降耗指标的实现促进了污染减排工作,但仅实现了50%左右的任务,可以说节能指标的实现只是减排指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污染减排指标并非单纯的环保指标,而需要全社会参与、全过程推进、全方位考核。在近期,需要夯实基础,加强监管,避免形成“有总量、无控制”的数字游戏状态;在中期,需要加大投入,严控新增量,加大存量削减力度,把握动态变化,务求实效;在远期,应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运行质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两个约束性指标有本质属性的不同,却又有密切的联系.节能降耗指标的实现促进了污染减排工作,但仅实现了50%左右的任务,可以说节能指标的实现只是减排指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出是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成"十一五"环保约束性指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重污染企业退出对促进污染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作用非常突出,电力、钢铁、建材、电石、焦炭等重污染企业集中行业是我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主要“产生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