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进入水体的工业废水和毒物对水生生物仅产生并致死效应时,以大型(氵蚤)死亡率为依据建立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指标,其灵敏度难以满足实际监测工作的要求.而慢性毒性试验指标灵敏度高,但较繁琐且试验周期长.为了探讨简单、灵敏的监测方法,近年来利用大型(氵蚤)行为和生理变化指标监测分析污染物的工作日益受到重视.Burky等首先采用聚乙稀甲苯悬浮微粒.建立了定量测定小型无脊椎动物滤食率的微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南京市某典型企业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将在线监测结果和便携式仪器监测、手工监测结果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线监测系统线性误差与量程漂移可以满足现阶段管理要求,实际样品比对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采样分析仪器,监测结果差距较大,便携式分析仪结果相对误差较小(为3. 72%),手工监测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为48. 3%)。建议加强污染源废气手工监测的质控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管理,推进污染源非甲烷总烃CEMS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全尺度室内环境模拟箱,以及研究开发的与室内实际空间尺寸相仿的大容量环境模拟箱具备的对试验条件的调节功能.在标准试验条件(箱内温度23 ℃,相对湿度45%,换气量30 m3/h)下,箱内温度、相对湿度和换气量的波动误差分别为0.21 ℃、0.35%、0.15 m3/h.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模拟箱的气密性和混合性良好,本底浓度较低,能为室内空气污染研究提供环境条件稳定、背景干扰小的室内仿真环境.对大芯板甲醛释放测定的结果表明,环境模拟箱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室内污染物的释放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档案分类管理原则和组卷方法 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的原则。在明确专业特点,兼顾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永续利用于监测工作的前提下,按六个大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科技档案分类图》(略)。大类下设有属类若干,除执行《大纲》中规定的属类以外,根据监测业务的实际情况,将方法试验、专题报告、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列入到了L—城市建设科研类中的属类;M—县(区)镇建设类则是以区域为保管单位,执行  相似文献   

5.
间断采样和旧监测网络数据与新测点、新方法(24小时连续采样或自动连续监测)所提供的数据可比性如何?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替代?新监测网络设计是否能用实测结果加以验证?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1989年我们在新监测网络按连续采样法开展监测的同时,对旧监测网络仍按原来间断采样的规定,同步运转四个月(1、4、7、10月)以便分析。 一、监测条件及设备 新监测网络四个测点。用上海长城仪表厂生产的CW—1A大气连续恒温采样仪进行连续采样,每天早上9:00~10:00到次日早上9:00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常规大气环境例行监测时,根据规范和有关的监测质量管理规定,采样用吸收管除了要有一定的吸收效率外,其阻力应在(40~50)百帕范围内.每次例行监测前,随机抽查20%以上的吸收管,要求合格率在90%以上.实际工作中,90%的合格率往往难以达到,因为前次采样过程中吸入的尘埃极易滞留在吸收管的筛板微孔中,使吸收管被淘汰而需添新管.另一方面,因吸收管生产技术所限,在选用合乎阻力要求的新管时也将  相似文献   

7.
利用罐采样-低温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冷柱箱技术,建立了一次进样同时分析环境空气中116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利用苏玛罐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液氮低温冷凝浓缩进样,经配有冷柱箱的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通过优化冷凝参数和程序升温条件,最终用-35℃初始柱温成功保留住低碳组分,实现用一根色谱柱同时分离低碳和高碳组分。该方法仪器设备简单,无须安装中心切割器、辅助检测器等复杂配件,方法线性良好,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质控要求,检出限为0.03×10~(-9)~0.10×10~(-9),能够满足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8.
恒湿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微粒(TS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颗粒物是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我国已将TSP监测规定为大气环境监测的必测项目。测定TSP的方法为滤膜采样——重量法。该法是以微孔玻璃纤维滤膜为捕集TSP的介质,由于滤膜和颗粒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在样品采集、存放和称量过程中,其重量不可避免地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在空白滤膜与样品膜重量差不是很大时尤为显著。因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称量误差是普通实验室难以克服的。所以本文提出了采用恒湿法测定TSP。即:选用43%(V/V)的硫酸溶液作为调湿剂,置于密封的调湿恒湿箱中,将空白滤膜及样品膜在采样前后分别在相对湿度为50±2%的恒湿箱中平衡24  相似文献   

9.
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简称“自动站”)在实际工作中规定:值班员每天早八时,对各子站一次仪表的零值和标值进行检查.若发现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应立即派员去子站对仪表进行人工校准,别无其他办法.因此目前运行的所谓自动质控系统,实质上属于自动质量检查系统,仅有测量功能.本文介绍如何使该系统成为真正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以“零点” 自动校准程序作详细说明.一、质控系统中.气路的工作过程:如图1.1.采样:当仪表采样时,气路中的电磁  相似文献   

10.
一、TSP监测数据的不可比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标准分析方法”上已规定了TSP的监测方法,但受我国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存在两个问题:1.实测数据的监测方法与“标准分析方法”有差别,这是较普遍的现象;2.监测仪器设备的型号不一致。据调查,几年来的监测数据基本上可归纳为由两种方法获得的。一种是用直径40毫米(有效直径30毫米)的滤膜,以30升/分的流量采样称重的(本文称之为小滤膜采样),所得TSP浓度用C_(30)表示。这种仪器一般具有交直流两用的功能,广泛使用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初期;另一种是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为独立评估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维质量,掌握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准确性等信息,我国开展了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性能审核工作,通过分析影响审核结果的相关因素,提出,性能审核标准气体浓度应接近实际监测空气中的气体浓度,性能审核时间的选择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性能审核气体压力应保持恒定并接近实际采样时的气压,标准气体进样方式应通过日常采样管路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性能审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了解环境空气数据质量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超低排放改造的固定源在线监测设备二氧化硫(SO_(2))全系统校准工作的开展情况,保障其自动监测数据的质量,利用标准物质对不同测量原理的自动监测设备进行分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热湿法自动监测设备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高氨、高湿测量环境中适用性更强;造成冷干法自动监测设备SO_(2)全系统校准示值误差超标的原因为冷凝器铵盐结晶的吸附干扰;当待测烟气为高氨(>2 mg/m^(3))、高湿(>12.3%)测量环境时,14 h后SO 2全系统校准示值误差开始超过±2.5%的限值要求;在11%~13%的高湿测量环境中,磷酸滴定装置的氨逃逸水平<6 mg/m^(3)、除氨器+纳分除湿管装置的氨逃逸水平<15 mg/m^(3)时,解决铵盐结晶干扰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在用(Ag—DDC)光度法测定As的监测分析中,通过条件试验,改进了吸收液的配制过程,在实际环境水质监测中比较省时、快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锅炉烟尘监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多年锅炉烟尘现场监测实践 ,提出在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供参考。1 采样位置的设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 ,为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 ,要尽可能将采样位置放在烟囱或地面管道气流平稳的管段中。实际上 ,设置采样位置时 ,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还应注意以下情况 :(1 )湿法除尘器。要将采样位置设在垂直管段 ,且尽可能远离除尘器 ,以防止湿法除尘器中的污水随着烟气进入采样器 ,堵塞采样嘴 ,污染监测探头。(2 )干法除尘器。要优先考虑将采样位置设在引风机与除尘器之间的负压管段上。主要防止引风机及风门调节装置处…  相似文献   

15.
1.采样周期和采样数的合理选择把噪声作为随机现象.按照采样定理,采样周期应满足t≤1/2F_N.式中F_N称为Nyguist频率,是被监测噪声级频谱中的上限频率(注意:不是噪声频谱中的上限频率);又据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当统计的精度为ε时,采样的样本长度T(s)应满足:T≥1/F_Nε~2.由此可见,监测时间特征不同的噪声级,应该有不同的采样周期和采样样本长度(即采样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仪器的不确定度试验,可以检验分析仪器引起的误差是否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从而知道仪器对分析方法的适应性,同时可以知道作某一分析项目时,同类仪器中哪一台误差最小.监测分析仪器的不确定度试验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基于质谱技术的全组分痕量重金属分析仪器开发和应用示范"项目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研发、低温等离子体样品引入ICP-MS联用系统、ICP-MS监测汞的采样与预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ICP-MS应用发展及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保局开发监督司于1992年11月17日至21日在杭州召开全国生物监测技术会议,研究制定八五后三年和1993年全国生物监测工作计划,拟定“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生物监测部分的编写大纲和技术规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为了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要尽快开展污染源生物监测工作,尽早研究制定我国生物监测评价方法.会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的规定和当前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研制了ZC—1000型大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和ZC—150型中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一、理论分析 (一)采样气速:根据总悬浮微粒的定义,采样器采集的样品必须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0μm以下的微粒。为了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必须保持样品气体垂直上升速度(即采样气速)等于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0μm的微粒的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20.
国家环境保护局在一九九一年颁布的《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第十五条中规定:“新建项目在试投产或使用前,老污染源治理设施建成后,建设单位必须向项目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申请‘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或处理设施的验收监测,其结果作为正式验收的依据”.几年来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深感这条规定是从定性管理走向定量化管理、把好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投产质量第一关的重要措施,可以检验环保投资的效果,充分发挥环保投资的效益.这里就我们的工作实浅,谈谈对“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