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的基本框架应以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为核心,从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以五个领域为重点,为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域提供初始框架。  相似文献   

2.
沈阳发展循环经济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在沈阳发展的意义 ,提出沈阳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步设想 ,为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提供初始框架。  相似文献   

3.
天津临港工业区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特点突出,是我国临港型工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从港口工业一体化港区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围海造陆特色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公用工程岛资源能源集成共享网路和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多维角度,构建临港型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探索临港型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模式,以期为我国同类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介绍了我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以来,形成的形式多样、适用性强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指出,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较晚,缺少循环经济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用滞后,所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潜力巨大。建议国家抓住时机,通盘考虑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由试点示范推向全面展开的时机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企业、园区和城市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详细论述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要建立的三大新体系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内各县市结合自身特点,在大力推进工业循环化发展中,呈现出传统产业集聚提升、优势产业补链延伸、静脉产业整合改造三种典型的推进模式。依托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循环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绿色政策的有力保障,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态势良好,对中国工业循环经济的推进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6个部门联合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目的是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而在此前的2002年5月,老工业基地辽宁正式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定为我国唯一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经过几年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急需加以解决。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探讨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并以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住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完善立法,推广全装修住宅、钢结构住宅;开发低成本回收技术,以及抓好示范、推广工作等实现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广西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是实现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保护环境。推进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提高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积极推行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示范行业的建设,并做好相关的能力建设,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据悉,在天津市已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基础上,天津市有关部门确定了发展天津循环经济的5大主要任务和5大发展模式,并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城市循环经济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韩威 《环境保护》2006,(12):68-71
编者按: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通常被认为主要包括企业、区域、国家三个层次.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等级组织理论角度阐释,经济全球化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新层次,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循环经济之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阐述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萌芽、定义,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循环经济如何在不同层面上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一系列文件,“十一五”规划也把  相似文献   

13.
乌海市是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短缺将成为乌海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是破解这一瓶颈的唯一途径,也是乌海市未来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型资源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区域三个层面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4.
凌秀潜 《环境》2006,(9):81-81
宝安区采取“试点先行、分批推进、分类指导、带动全局”的工作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着力点,以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为突破口,以资金和政策扶持为助推器,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真转真变,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印发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典型经验的通知》,向全国推广一批循环经济典型经验和做法,推动循环经济全面深入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试点示范工作。"十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2005年以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以下简称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有关申报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1762号),为加快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以下简称教育示范基地)制度化建设,明确了《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管理规定(暂行)》(以下简称《规定》)、《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评选标准》和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标志,标志着示范基地建设制度化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韩威 《环境保护》2006,(6B):68-71
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通常被认为主要包括企业、区域、国家三个层次。本文从生态经济系统等级组织理论角度阐释,经济全球化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新层次,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循环经济之路的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自2005年以来,中国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并在2009年组织了"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以期通过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提高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河北省迁安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是一个关乎迁安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迁安市若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必然落空。为此,对迁安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加快迁安市循环经济发展,把迁安市打造成河北乃至全国的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